贾磊磊
新中国电影60年,我们看电影经历了很多改变,从稀罕到震撼;同时,拍电影的方式从真实变得虚拟;放电影的方式也从胶片拷贝变成了数字硬盘。—数字化技术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娱悦性和消费性,电影的世界如今成了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惊险的变得更加惊险,恐怖的变得更加恐怖,美丽的变得更加美丽。
电影是一个“骗人”的玩意儿,让人们混淆现实与梦幻—早期的观众会因为电影带来的匪夷所思的体验吓出心脏病来。而如今,电影观众的心脏已经坚强多了—数字技术创造着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带来了超强的刺激,使得观众的神经也同时变得粗壮,甚至就怕不刺激。
看电影:从稀罕到震撼
看电影一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不论哪个时代都是这样。可能是因为电影里有人的梦想。
我们这一代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的集体寝室正对着的是露天剧场的后墙。每到放电影给大人看的时候,电影的声音就传到我们住的寝室里,电影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梦想。那是一个属于成人的世界,我们想看却看不见。
后来,在文革期间看电影完全是受教育,看《红灯记》、看《白毛女》、看《智取威虎山》,电影院成为我们最理想的“逃学”地点。粉碎“四人帮”以后,放内部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那时候看电影是一种政治待遇,只有相当规格的会议才有可能放电影,所以通常是大家围在一起,听一个人把看过的电影再讲一遍。——那时人们对于艺术的饥渴已经到了极点,难怪后来中国电影的观看人数一度达到天量,这其实都是10年动乱压抑的结果,并不是那时的中国电影有多好看。
1994年11月12日,首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登陆中国内地,在一片“狼来了”的惊呼声中,某些电影公司甚至坚决反对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但是,在中国电影公司的推助下,中国电影史上终于开创了一个“大片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段中,中国观众在银幕上看《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碟中碟》、《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指环王》等一系列由一流的国际明星主演、具有宏大的史诗场面和逼真的特技效果的超级电影商品。
今天我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感觉震撼的也许并不是电影的画面—我们对电影出神入化的视觉奇观可能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最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影院的音响效果。比如两支彪悍勇武的骑兵策马而来的声音会分别在你背后同时出现:一个从左侧不断前行,一个从右侧逐渐逼进,骑兵震天的杀声伴着烈马的嘶鸣由远而近,在一场生死交锋即将展开的时刻,你会感觉到银幕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辽阔的空间,那是你的目光无法尽览的世界。就在这片刻的闪念之间,骑兵风驰电掣般的身影与马蹄踏破坚冰的声音已经同时抵达银幕,在你的面前展现的是一场金戈铁马的激烈战争。
拍电影:从真实到虚拟
电影最初是在露天进行拍摄,在没有任何技术保障的情况下,电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题材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为了扩大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必须营造一种可以进行人工控制的拍摄环境,改变电影依赖自然界的生存状态。—电影的摄影棚从此应运而生,电影彻底摆脱了自然状态下原始的生产方式。
1957年邵氏公司在香港建立了一个“城中之城”—这就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邵氏片场”。走进邵氏片场就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工作的有1000多人。这里虽然没有工会,没有社会保险,但是整个片场里秩序井然。公司人员每年工作350天,每周工作48小时,几乎每10天生产一部电影。
记得有一年我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去看拍电影,摄影棚里堆着一大堆家具,那都是拍电影剩下来的。那时候拍电影非常节省,桌上吃的黄花鱼都是木头做的,然后在上面浇点汁,几乎可以吃一辈了不用换。电影的片场就像一个生产车间,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导演一声令下,全场哑然。
现在的电影片场,明星的豪华轿车进进出出,助理和化妆师你来我往,甚至宠物也会带到电影的片场来陪着主人拍戏。有的明星通宵达旦地工作,为的是赶时间;有的明星的工作时间每天不能够超过8小时,为的是保持睡眠。总而言之,现在的电影片场已经与60年前的完全不同了。
对电影拍摄改变最大的是,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国电影60年,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特技、二维动画,过渡到三维动画、全数字技术的过程。
在视觉影像上最先采用数字化图形技术的影片是1996年的《秦颂》,导演周晓文用数字化技术演绎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悲壮的历史画面。后来朱达公司雄心勃勃地要斥巨资拍摄中国第一部数字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途下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没有完成的这部影片的个别片段。
中国电影首次大量地使用数字化技术是从影片《紧急迫降》(2000年)开始的。当时,为了填补中国电影在数字技术设备方面的空白,上影集团用巨资专门从美国购置了SGI工作站。在《紧急迫降》里一共有9分45秒的电脑特技的镜头。导演张建亚这次用高科技数字技术打造中国的空中救险片,数字技术的关键是要完成对飞机空中状态的逼真再现和想象中的撞机场面,这种在现实中不可能拍摄的场景,是靠数字技术的魔幻之手来完成的。
在电影数字化的历史浪潮中,中国的电影人已不再满足于仅仅用数字化技术去改变影片的某个镜头,某个场景。他们开始打造全新的数字电影。《青娜》(2001年)便是中国第一部全数字电影。青娜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她集合了诸多现实中明星的元素,导演组把这个创作叫做虚拟空间的造星运动。200多台PC机经过40天时间才完成了她的数字化制造,从而制造出了一个“有现代大众审美气质的新形象”。
随着中国电影业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正在越来越普遍地采用。在常规影片的制造中,在那些不经意的情节展现中,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中国电影的表述形态。数码技术制造影片中的许多翻车、追车、爆炸的场面。利用数码技术来增加影片视觉的冲击力,能使汽车翻过来倒过去在空中旋转,从而使电影的观看过程变成了一种视觉和心理的享受过程。无论是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影片,数字技术的引进都会使它更加动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影片开场镜头,一经数字技术的装点,便有一种奇特的神韵贯注其中。
放电影:从拷贝到硬盘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其实最先是从电影院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电影院的音响系统的改造开始的。回望1949年,内地只有650家影剧院,那时电影院的音响系统只是放在银幕后面的扬声器,电影覆盖的观众群体仅仅限于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社会阶层,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几乎从未看过电影。那时的电影院,很多都是机关的礼堂、学校的操场、部队的营房。
如今60年的历史飞掠而过,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进入院线商业运作的影院有1545家,银幕4097块,我们步入今天电影院,全部的影院氛围都充满了流行文化与科学技术相互交织的梦幻色彩。巨型的电影海报,暗调的蓝色光线,闪烁的地面灯光,耀眼的液晶屏幕,还有高保真的数字化环绕音响系统……进入这个空间,你就会被一种梦幻的氛围所萦绕,造成电影的这种历史巨变的最有力的推手就是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在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电影的放映方式。1995年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的影院播放了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电子拷贝。从此,数码影院应运而生。数码影院或称电子影院是指能够播放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电子“拷贝”影院放映系统。它的诞生标志着电影已经可以不再依赖于胶片就能够和观众见面。
这类影院放映系统与传统影院放映系统完全不同的是:电子影院放映的是以数字技术制作的电子“拷贝”,通常以数字录像带(如D5格式)、活动硬盘、光纤传送、卫星转发等为记录媒体或传输媒体。数字影像质量不仅与胶片影像质量相当,而且数字影像对比度为1000∶1,而常规胶片影像仅为400∶1。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现的。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数字化影院有数百家,并且成功研发出中档1.3K的数字电影管理系统和播放服务器,已经在60多家影院试验放映,效果良好。10年后中国将有1000座数字电影院,中国电影正走向全面数字化。
电影数字化:难以拒绝?
电影的世界如今成了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惊险的变得更加惊险,恐怖的变得更加恐怖,美丽的变得更加美丽。现在的电影变得越来越着重于它的视听感官的层面,人们会变得越来越注重于电影那种视听的享受,所以电影会变得越来越好看,会变得越来越好听。总而言之,数字化技术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娱悦性和消费性。
数字化技术的进入,传统电影与观众那种以直观的情感交流为核心的亲缘关系也被无情地打破了。观众从此不再相信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由真实的现实世界所组成的电影天地,电影成了一种真正的数字游戏。
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技术,成龙是第一个公开声明要拒绝采用的人,他的一系列影片公开与数字化相抗衡。成龙在拍摄《龙旋风》时还坚定地说:“我的特别之处是,我不需要用电脑,用特技。我能跳多高就跳多高,我能打多快就打多快,我不需要电脑合成去帮我忙,这样我的电影在世界上就有一定的风格。不管现在美国他们的动作片有多强,我的电影有我自己的特点。他们知道成龙作品是用真功夫,是真动作,是不需要电脑、不需要科技去帮我忙的。”
中国电影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许多电影导演还是希望像过去一样出外景拍电影,因为那样他们才有真实的电影感受。但是,假如有一天,电影不再出外景而全部变成了室内制作,也没有演员在现场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而全部的创作都在数字环境下完成,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数字化技术给电影带来的是革命还是倒退?是腾飞还是殒落?这一切只有等待历史来回答!
新中国60年10大影片
1949年: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问世。
1953年: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完成。
1958年: 第一部中外(中法)合拍故事片《风筝》问世。
1962年: 《红色娘子军》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70年: 第一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摄制完成。
1980年: 《天云山传奇》等一批反思性影片摄制完成公映。
1988年: 《红高粱》中国第一部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影片公映。
1997年: 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问世。
2003年: 《英雄》2.5亿元票房开创了中国电影大片时代。
2009年: 《非诚勿扰》创下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纪录3.4亿。
图注:看露天电影, 是一代人的美好的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