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传媒语境中电视社教类节目的话语样式成因初探

2009-11-16 02:47张朝晖
活力 2009年3期
关键词:专题片样式话语

张朝晖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导致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选择性的增强,电视受众分化成众多的、更小范围的收视群体,不同的小收视群体会向媒体生产者发出合乎自身收视品味的电视产品“订单”,而媒体要生存,就得“照单付货”。如此,当下媒体出现了播出指向更明确、面对诸收视小群体针对性更强的差异化传播现象。在这种现象中,无论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还是各类型的电视社教栏目,要在媒体竞争中胜出,就必需顺应媒体发展,作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就要对其自身的话语样式进行相宜调整。拿社教类节目来说,主持人、解说者(配音员)作为节目的同一叙事主体行进于节目,采取不同叙事策略、以不同叙事身份、运用不同的话语样式,叙述同一件事、讲述同一个故事。叙事身份的不同导致了“解说者和主持人”语言策略的不同;语言策略的不同又导致了“解说与主持”话语样式的差异,无论解说者、主持人是否同为一人,无论解说者、主持人分别采取何种话语样式,二者都将力图节目的和谐统一,都将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出发点,求得传播效果最大化。

首先分析解说,从叙事学角度,解说就是叙事,就是给观众讲故事。《通俗文化、媒体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一书中说:“解说者就是讲故事的人。‘解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被弄得理解。解说使人们理解某样事物——比如某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别人创作的,也可能是解说者自己创作的。” 再说电视社教节目,主持人以通俗易懂的有声语言引领受众游走于配好解说词的专题片中,受众带着无限的探知欲,随主持人的视角逐级推进,进入节目主体——双方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于是,我们从叙事学的角度理解到:一些电视社教专题片之所以吸引观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片中事件讲述者即叙事主体运用独到的语言策略讲给受众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讲故事的方法,也是有声语言运用的策略。再从中国播音学角度做分析:中国播音学把解说称作“画外音”,是播音员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电视专题片解说是播音员为专题片配音,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要求音画和谐,讲求艺术美感。在电视专题片解说配音中,其话语样式多采用讲解式——语句舒缓,节奏平缓地来讲解、叙述一个事件的经过;即使片子中有评论性话语出现,但为了声画和谐,解说者在语言策略运用上一般不会脱离整个片子的解说基调,于理性陈述中可捕捉到讲解式的评述性特征。作为解说身份的叙事主体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讲述不同片子、不同时段、延时间顺序发生的不同事件时,每一次、每一时的语言策略、话语样式都会在线性的动态推进中发生细微的变化,也就是说,讲述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无论时间长短,事件总是在时间行进的脉络上发生,解说者总是随时间、随事件的起承转合选择话语样式,精细处理用声技巧。

再从主持人角度说,主持人采用与解说者不同的话语样式,这是由主持人的叙事身份决定的。节目主持人通常被设置在演播室中,他(她)以该节目同一叙事主体的不同叙事身份出现,其存在意义就在于引领受众收看节目,以不同于解说者的视角帮助受众探知故事、理解内涵、说出专题片解说者所没有说出或不便于说出的话。正因为节目中主持人有着不同于解说者的叙事身份,他(她)的叙事则常常在原有专题片解说的基础上,对片中事件做进一步阐释、讲解、评述,以引导受众层层推进,逐级深入。所以,主持人在演播室中采用的话语样式,多采用“语言表达灵活自然、交流感强的”谈话式、“包含讲说、叙述、描写、评述等诸多特征”的讲解式,并以节目推进程度不同做灵活调整。

下面抽取2007年9月18日《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关于山东烟台的朱某伪造银行卡,并通过望远镜偷窥储户密码,以此盗窃他人银行卡中钱财的《第三只眼》节目,以截取部分片段为例,试说主持人叙事身份导致的话语样式差异。

“主持人:今年3月份,在山东烟台有一个姓崔的储户找到了银行反映了一件事儿,而这件事儿银行听了之后是大为震惊。这位姓崔的储户说,自己银行卡里的钱无缘无故少了将近4万块钱。

解说词:小崔今年29岁了,正准备结婚,这10万块钱本来打算作为买房子的首付款,现在钱一下子少了将近4万块,这可把小崔给急坏了 ……

……

主持人:银行已经针对这样一些漏洞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弥补。有人在取钱的时候身旁站个人,或者几个人做个局把你给骗开,然后把密码看到,或者说他把出钞口封上,等你转身走了人家把那个封条一打开钱出来了等等。像这样一些在人的配合之下完成的这种行为怎么去看?

韩玉胜(嘉宾):“那我想作为任何一个公民在输入密码的时候用手挡住或者是用身子挡住。如果旁边有其他的人围在你身边转来转去。这个人你就要防范了,一旦出现问题之后不要离开那个地方,及时地拨打银行的固定服务电话。”

上面第一小段,主持人主要运用以客观讲述为特征的讲解式话语样式,偶用表态的评论性语言,加入主观态度,提出质疑。其中“无缘无故”四个字相对于前后语句来说,重音处理上更为坚实,音长上稍有拉长,四个字错落有致地疏散开来,使整个句子比较自然地表达出叙事主体之一的主持人所承载的——引领观众收视、吸引观众接下来进入主体片子的意途。其话语样式非解说者叙事策略所采用。

上面第三小段,是主持人对嘉宾的提问。表面看话语样式呈灵活自然的谈话式,但其中又暗含有描写、叙述、评述性的讲解式话语样式,总之,主持的话语样式更复杂,更灵活,更不像解说者那样拘泥于片子的解说基调,在节目行进中,可以因叙事身份的需要随时调整语言策略,变更话语样式,以使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

最后,从受众角度。受众在收视过程中,通常不会关注解说和主持之间存在了怎样的话语样式差异,而只是关心节目所讲述的内容。主持人和解说者作为不同的叙事者,分别以不同的叙事身份为受众带来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角度,符合收视心理;叙事身份导致的话语样式差异恰好又形成节目行进中的一种变化的节奏,紧扣受众心弦,受众乐于接受。对受众来说,整个节目就是一场叙事,叙事身份决定了主持人、解说者将分别采取不同的语言策略,运用不同的话语样式来共同完成一个节目或一个事件的叙事过程。二者唯有各尽其责,和谐统一于每一期节目,并不断分析符合自己身份的叙事策略,调整话语样式,电视节目才更具有新鲜感,解说主持才更具有创造性,收视效果才会更好。(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专题片样式话语
画与理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