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DV创作面面观

2009-11-16 02:48冷冶夫
声屏世界 2009年10期
关键词:纪实纪录片创作

冷冶夫

中国DV现状

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有创作范式对旧有模式的合理性颠覆,DV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以翻番来计算的,这反映在资金上的巨额投入,电视市场的深度开掘,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等方面,但由于宣教式专题片和“纪实主义”的深远影响,纪实艺术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脚步走得艰难。2008年的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中的120部DV获奖节目,是2007-2008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很多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实类节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经历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独立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地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首先,DV创作人员的文化视野不断开拓,DV纪录片题材在选择上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大众化的民生题材外,关于自然灾害、社会犯罪、濒危动物、人文关怀和爱情亲情、生与死、道德与伦理、理智与情感的题材占有不小比例,甚至还有拍摄文物古迹、考古发现的。

其次,不同类型的DV纪实作品融入了不同的创作手段。2007年参评到的500部DV作品中,纯纪实类的几乎占到95%;2008年参评的650多部DV作品中,纯纪实类的占到85%,另外的一些DV作品,或多或少地使用了重演、再现、动画、素描、沙画等多种创作手段。尽管有些作品在多种创作手段的运用上还显稚嫩,如掌握不好重演再现的分寸,但是它们毕竟在DV创作上走出了“单一纪实”的框框。

第三,DV创作开始重视经费的投入。不少个人和大学都在DV纪录片创作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2007年笔者了解到DV创作的经费投入非常低,如江西一位长期从事DV创作的龚先生,每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片投入330元,2008年,这位龚先生平均投入了600元。传媒类大学的平均投入也达到850元(含设备计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南广学院拍摄纪录片《绿牡丹》投入了4千多元。而独立制作人刘珂明先生,为了创建自己的DV工作室,除了添加更高级的DV摄像机外,竟然将自己的“标清非线”整个升级成苹果的“高清非线”,仅这一项就花掉了15000多元。

表现与纪实

独创性与主观性的彰显成为2008年DV纪实创作最为期待的理念。“最好的纪录片艺术家应该做他自己”说的就是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的关系问题。2008年的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上,一批引起评委注意的、表现力极强的DV纪录片出现了。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寻找马克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的《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Q猫日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校园四格》,还有一部高中生制作的《变》等等。虽然这批作品都略有稚嫩之处,但是作者强烈的“表现”手法,表明中国的DV创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表现”发展期。

中国的纪实类节目是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在进入到“纪实时代”后,主要的创作手法就变成了“长镜头,跟腚拍,同期声”。即使进入21世纪,中国的纪录片还是大都打着“纪实主义”的大旗,“原生态纪录”式地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前行。其实,纪录片这种艺术更需要作者的个性化创作和“个体”的深度思考,更需要表现个人的主观意图。法国FIPA电影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先生曾谈到“纪录片是一种思考方式”。2008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先锋派DV人逐步突破“纯纪实”的自然主义怪圈,大胆地在纪录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是作者对被摄者的人生感悟。所以当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观表现”作品进入到纪录片领域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慌张,因为这是“纪实艺术”的一种进步。

曲高与和寡

DV纪录片是纪实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DV是拍给谁看的?在2008年的上千部DV纪录片中,我们发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节目,一类是《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一室之鼠》《零八年,潇洒毕业》等节目;另一类是《留住我们的根》《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前者是非功利性的,而后者明显带有“思想定位”和“主题先行”的意味。在这两类节目的评选中,前者获得了高奖项,而后者则“成绩不佳”。仔细分析,《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节目从拍摄质量到剪辑手法到配音配乐都要好于《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等,那么为什么在评奖和观众反映上却逊色于那些好像没有主题、拍摄随意、剪辑凌乱的纪录片呢?其原因要从DV创作的“民间化”和“个性化”上来探讨。

DV创作是大众的“民间影像”,这里融入了众多的“随意化”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以及思想观念,所以当一名DV爱好者拿起DV的时候,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创作观念。DV与所有的媒体一样,也应该有历史责任感和不媚俗意识,但是由于DV创作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是“民间”,因此我们不能要求老百姓也要拍摄“主流”的DV作品。

电视还是电影

2008年,在DV纪实类节目中突然产生了一大批“电影纪录片”。这些作品主要出现在“专业”DV拍摄人群中,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膜》《梦》《某小店》,中央戏剧学院的《吻》《洛渍》,中国传媒大学的《就一次》《零度逃亡》《在上在下》等。这些作品往往是短片,它们既像纪录片又像“小电影”。如果按照纪录片的标准衡量,这些节目“表演和导拍痕迹太重”;如果从电影的角度观察,这些作品又“太纪实”“演员及拍摄用光等等都太不专业”。

这些“电影纪录片”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并且会产生较高的获奖率。大量产生的这种DV“电影纪录片”与我们日常见到的纪录片有什么区别?其一,纪录片是在纪实拍摄中写解说词,“电影纪录片”是在拍摄前写故事脚本。其二,纪录片是尊重“原生态”纪录,“电影纪录片”是用表演达到作者意图。其三,纪录片是在拍摄中寻找故事,“电影纪录片”是根据现实写好故事再拍摄。其四,纪录片杜绝使用演员,“电影纪录片”会根据现实使用演员进行“重演”。其五,纪录片多采用现场声,“电影纪录片”有时候用拟音完成音响效果。其六,纪录片讲究娓娓道来,“电影纪录片”讲究“高潮、悬念、、情节、冲突”。

在多元融合的时代,我们用拍故事片的手法拍纪录片,用拍纪录片的手法拍故事片,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可以或不可以的问题,只要好看,只要能够愉悦大众,任何创作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尝试,况且DV还是一种“个性化”创作的片种。它在创作方式上的驰骋,一定会给纪录片家园带来一抹清新的绿色!

融入国际潮流

2008年,DV创作群体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走向国际。在2008年获得金奖的30部DV纪录片中,有9部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国外参加评奖。在获得银奖的50部DV纪录片中,也有12部参加了国际各个电影电视节。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2008年获奖的十大纪录片金奖和十大环保纪录片金奖的节目中,有7部是DV拍摄的,其中不乏民间的独立DV爱好者,他们成了真正的进军国际传媒的主力军。

首先,受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的影响。大批DV纪实主义者在创作上摒弃了“纪实,纪实,再纪实”的创作方式,更多地开始了标新立异,进行反传统的独创。我们在《我的大学梦》里看到了动画的介入,在《楼上楼下》里看到了素描的展示,在《洛渍》和《膜》里看到了搬演重现,在《一年》中看到了与节目毫不相干的舞蹈,甚至在《神吃侠侣》里看到了大张旗鼓的“导演”……DV创作上的这种多元趋势,迎合了国际上后现代主义创作理念的方法,使得2008年有20多部(仅是中广协会的统计)DV短片被世界各个电影电视节选中。

其次,“国际化语言”的使用增多。在2008年度获得一等奖的节目中,中外专家和国际电影节主席最欣赏的三部作品是《敬老院》《俄亚纳西人》和《爱》。这三部DV作品的一个共同标志就是“无解说或者很少有解说”,基本上是“画面加字幕”。像广东台山电视台拍摄的《俄亚纳西人》连字幕都很少,但是它“画面语言的故事化”手法让外国观众也能看懂“中国故事”。中国的纪录片是从“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因此多数中国观众养成了“画面加解说”的“听故事”习惯,但是走入国际的纪录片就必须要解决外国人也能“看明白”的问题。

第三,学会了“用悬念结构故事”。为什么电视剧比纪录片好看,是因为电视剧能够“人为地用悬念结构故事”。纪录片不这么做是因为它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是电视剧的“用悬念结构故事”的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在2008年的DV作品中,越来越多的DV人学会了使用“悬念”。比如获奖DV纪录片《敬老院》,作者在创作中,多次用画面表现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如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如何在心理上相互安慰。当所有的观众都以为这对老人只要结婚一定是一对幸福的伴侣时,故事出现了大转折:这对老人开始相互指责对方“心眼小”“对自己关心不够”等等。当观众以为这对老人不会成为“一家人”的时候,他们又在敬老院院长的撮合下同意结婚,但是他们在敬老院的三年多时间里又没有结婚,直到节目的最后,观众也不知道他们的情感究竟发展到了哪个地步。节目结束时,笔者曾经问过30多位关心老人生存状态的观众,一部分人希望这对老人结婚,一部分人不希望这对老人结婚。一对老人的情感故事揪住了许多人的心。

(作者系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栏目责编:陈道生

猜你喜欢
纪实纪录片创作
砚边纪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创作随笔
混乱实验室纪实
创作心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