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首都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实践与思考

2009-11-16 02:47何劲松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课题调研决策

何劲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长期以来,教育决策因其复杂性、专业性、敏感性,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由于教育决策的成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活动的成败和效率,因此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日益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多年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抓住关系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力推动决策科学化,为首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一、不断加强教育决策制度和机制建设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两委合署办公规则、办公会制度、公文处理制度,严格议题提出、审核和审议机制,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坚持决策专家咨询制度,联系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制度,重大决策和文件的合法性论证与审查制度,不断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领导班子的分工协作制度和沟通交流机制,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工作的整体效能。探索建立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专家关于教育财政政策和教育投入方向的意见。

二、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两委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带头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带头撰写调研报告,每人每年都要主持完成多项重点课题。在领导的带动下,机关重视和开展调查研究的风气日益浓厚,干部队伍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建立调查研究工作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机制,加强调研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及总结表彰工作,不断提高调研课题完成质量、效率和效益。

三、加大对决策研究的支持和投入

根据教育决策研究课题的性质和要求,两委分别设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决策委托课题、两委机关研究课题等研究课题系列,并将各类课题所需研究经费纳入专项经费预算。“十一五”以来,每年用于调研课题资助和优秀成果表彰的资金均超过300万元。

四、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确定重大决策

两委调研工作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过程中,都十分注意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各项决策都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都是在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不断完善方案后推出的,充分发挥了调研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

五、充分借助“外脑”提高决策水平

两委充分利用北京地区教育政策研究资源,通过委托、招标等形式,面向全市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开展课题招标,努力提高首都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水平。强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决策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的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作用。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两委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与两委结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两委机关调研成果质量的提高。两委重大教育决策出台前,均召开相关专家咨询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为两委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论证。

六、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的有效形式

在改变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减轻学生负担、缓解择校矛盾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和工作中,以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立法过程中,都尝试通过抽样调查、互联网、热线电话、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对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科学决策和首都教育现代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更加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更加重视对宏观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把握。

当前,首都教育工作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发展战略:如何为首都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如何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发挥应有作用;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都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宏观重大课题。研究这些宏观重大问题,尤其要避免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定势,要善于从教育外部审视教育,善于从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教育,善于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最新趋势学习借鉴。

其次,要更加重视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开展决策调研的根本目的在于成果的运用,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要将调研立项、开展调研和成果转化运用统筹考虑,做到立项为转化运用打基础,调研围绕转化运用来进行,成果质量根据转化运用来衡量。要进一步拓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渠道,加强调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调研成果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更加重视整合利用决策研究资源。

进一步完善委托课题管理办法,提高委托课题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研究制定与有关委办局、科研部门的协作机制,利用各方面研究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政策研究质量和实用价值。成立教育决策专家组,充分发挥好教育咨询专家的作用。建立教育决策研究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论坛和交流活动,整合集成机关和研究单位等多方面教育研究资源,加强宏观教育研究。充分发挥外部优质研究资源的作用,探索领导科研秘书机制,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更加重视公众参与教育决策有效机制的建设。

教育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切和重视程度空前提升。因此,在教育重大决策特别是涉及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时,要主动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座谈会、人户调查等形式公开听取和征集群众意见;必要时召开听证会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政策实施后,还要做必要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这些方式,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教育决策的执行效果。

第五,更加重视教育决策评估和监督机制的建设。

教育决策机关要加强对教育决策事前的风险评估、事后的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决策。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评估机构的作用,提高教育决策评估的科学性。要强化教育决策监督主体的地位,依法依规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立法机关、上级机关、教育督导机构等监督机构的职权,加强教育决策监督,对违反决策决策规则和程序的错误决策,监督机构应当依照权限改变或撤销。

第六,更加重视决策咨询和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

有组织地广泛联系教育专家学者,畅通沟通渠道,充分调动他们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要重视民间教育研究机构的观点和言论,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加快教育决策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教育发展数据、资料、文献信息库,提高决策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效率与质量。

第七,更加重视现代教育决策制度的探索。

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日本的中央教育审议会制度和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英国和我国香港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制度:美国的“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西班牙的国家学术理事会制度;法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等等。这些制度和机构的共同特点,就是重视专家学者的专业看法,重视社会有识之士的意见,重视教育决策的公众参与,强调这些组织机构运行的非官方性、代表性、独立性和规范性,强调其政策意见的公开性。因此,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探索现代教育决策制度的建设,推进教育决策的专业化、民主化进程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比如,为了加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应当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制度,增强高等教育拨款的科学性;探索建立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代表参加的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形成经常性听取政策咨询意见的有效平台和机制;加强教育政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设,为教育政策的规划、制订进行基础性调查研究,提供权威性调查数据、科学性研究结果以及可行性试验报告,为法律法规草案和重要文件起草、实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组织协调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协同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临明:《两委教育决策现状研究及政策性建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调研成果汇编》,2005年。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

编辑王雪莉

猜你喜欢
课题调研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