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宇
文题实录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同然动人,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融,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向拟,文体向定,字数不少于600字。
忧文再现
失误点剖析
这篇文章书写自己由喜爱独处到拥有朋友从而感悟真正快乐的经历,主要通过对3个生活片段的刻画结构全篇,层次清晰,内容比较具体。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文章缺乏厚重感,主题表达缺少深度。主要因为以下两个问题:
1层次表达不够充分。文章要表现独处不快乐,实际关于这一点只有一点概述性文字,就使前后变化的对比不够充分。
2细节选择缺少新意。文章写自己的转折点是被球砸中了头后琪的关心,后面又写了与琪一起堆雪人的情景,虽然都清楚表达了主题。但两个情节还是显得太一般化,读过之后觉得文章容量太小。
3细节描写缺少力度。被球打中头之前的环境描写与下文关系不大,过多描写了自己的疼痛,转变也太突然。开篇的催促和堆雪人的细节描写都不够自然,缺乏对生活意境的准确把握。
提升思路
本文作者写作中材料的选择很一般,这样的材料无论怎样写都给人缺乏表现力的感觉。因此进行修改可以有两条思路,一是选择其他生活素材重新写作,但是这对很多同学来说会有难度,如果头脑中的素材不够丰富,就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内容。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干脆运用丰富的细节来充实文章,在修改中可以在转变前和转变后两处进行两组细节描写,回避找不到一个有表现力的事件的问题。过渡处可以重新设计细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新意。这样,文章就会趋近散文化风格。
升格佳作
独处,真的快乐吗?
“嘿,快点,要迟到了,怎么总是慢半拍呢?”琪冲在前面,我紧随其后,上学路上总是洒下我们快乐的笑声。阳光跳跃在树尖上,洒下一片斑斑驳驳的影子,逆光看去,那光明亮耀眼,就如我们的青春,明媚动人。
还记得从前的我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只有影子相伴。上学放学,伴随我的是随身听和单词本;课间当女孩子们叽叽喳喳时,我在写着作业。考试一结束,老师们总会说:“你看爽,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成绩就是好!”班级里几个调皮的男生就会小声嘀咕“超女,绝对的超女!”“高处不胜寒”,每到此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别样的滋味。独处,真的快乐吗?
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老师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要好的同学自然会聚在一起,没有人找我。我心里酸酸的:“老师,我不去了!”“那怎么可以,这样的活动非常少,不去会遗憾的。”“爽,去吧,和我们一组!”是琪盛情邀请我加入他们组。其实,我特别羡慕琪,她成绩虽然不如我,但人缘特别好,同学们都喜欢她。看着她诚挚的眼神,我点点头。那天放学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路伴。“你知道吗?我们都不敢接近你,你总是给人冷若冰霜、高高在上的感觉。可我有时觉得你心里一定挺孤单的。”琪的话戳到了我的痛处,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遇到了知己。
那次春游,我和同学们一同爬山,一同拍照,还在水枪的对射中弄得浑身都快湿透了,我觉得自己第一次笑得那样开心。我忽然发现。与同学在一起原来真的很快乐。从此,我和琪成了最好的朋友,心中的空缺一下子被友情的甜蜜充得满满的,好像德芙巧克力一般,丝丝温暖化在我冰冷的心尖。
于是,下雪的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堆雪人,用糖果做它的五官,琪说:“这代表我们一生幸福甜蜜!”下雨的时候,我们总是撑着一把伞,任凭调皮的雨点打湿衣服,我说:“这是青春的诗意!”当我取得第一名的时候,总能得到琪真诚的祝福;在我失意的时候,又是琪为我发来短信。与琪相处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新的。
独处,其实真的不快乐。无论快乐悲伤,总需要有一个人在你的身边,与你共同分享与分担。走出独处的世界,真的很快乐。
技巧点拨
记叙文是一种写人叙事的文体,许多同学在写作时,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可写的事。于是,或是胡编乱造,或是把别人写过的事挪到自己的文章里。这样做有三个弊端:一是编的事情描写起来很容易出漏洞,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二是模仿别人的故事会使文章没有新意;三是如果是把别人文章中的内容全都拿过来,会有剽窃之嫌——都容易使作文遭失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淡化事件,强化细节。
让我们找到惊天动地、波澜起伏的大事不容易,但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平凡而富有韵味的小事应该不难。于是记叙文写作就有了三个片段组接的方式,这在以前[忧文升格]栏目的记叙文写作中,我都曾讲过。但这种作文有时会给人一种过于模式化的感觉,文章缺少一种灵动性。特别是有的同学选择的片段没有层次性,也会使文章显得平淡。其实,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更大胆的形式,就是片段分组进行组接。比较前一种作文而言,需要更多的生活细节。这看起来似乎难度增大,但其实不然。每个细节只需一两句话甚至几个字,这样就可以真假虚实结合,详写略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写起来会更容易些。比如《独处,真的很快乐吗?》一文在修改中就采用了这种形式,从前的独处、与琪后来的友情都是用细节组合的形式,中间的过渡点选择了学生生活中很真实又不常被想到的事情——春游分组。这样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避免原文选材过于陈旧的问题。
运用这种多细节组合的形式,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一定要给细节分类,要考虑文章的层次变化,这样整个文章看上去,不会显得凌乱琐碎;
2每个细节在写作中一定要抓住最有表现力的点进行描写,要一句到位,要有很强的镜头感,比如写堆雪人、打伞的时候对两个人的语言描写就是既要表现人物,又要突出主题,一举两得;
3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培养自己的敏感度,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
写作有基本规律,但是无固定模式,“浓妆淡抹总相宜”,关键在于只有你平时对生活事件多留意,多积累,并且不断在写作实践中摸索规律。希望同学们能不断尝试运用一些写作技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责编: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