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千古流芳

2009-11-16 05:40江大林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8期
关键词:元军文天祥正义

编辑导语

大家都知道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字里行间表露出的对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那为了国家利益而毫不犹豫的奉献精神,至今令我们向往和崇敬。今天,我们将在江大林老师的《聆听古语》栏目中,倾听文天祥的正气故事——

你该知道的

文天祥其人其事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汉族,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文天祥于宋理宗宝祜四年中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第一名,翌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此作一鸣惊人,被宋理宗亲拔为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状元”。但不巧的是,4天后文天祥的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三年。开庆初年蒙古进犯中原,文天祥上疏进献御敌之策,但未被采纳。宋恭帝德祜元年正月,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此时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元军虽然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完全控制。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辗转到达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赵呈任命为右丞相。

七月文天祥因为对朝政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开府聚兵,指挥抗元。之后,文天祥转移到汀州、莲城等地联络各地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祥兴元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文天祥被俘后,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

“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让别人背叛自己父母吗?”张弘范一再强迫之下,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从此不再强逼文天祥。

写《过零丁洋》20天后,南宋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元世祖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痛骂之下,留梦炎悻悻而归。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快而去。元世祖大怒,下令将文天祥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地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那天起,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3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朝廷的暗示:只要你投降,你们一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虽苦,可是文天祥仍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吞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文天祥此时在狱中写出的。

元十九年,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于是,次日文天祥就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圣上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千古流芳。

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仅47岁。此前他在狱中写下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气节的象征。

古语

原文: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人厘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俨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屋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摘自《宋史·文天祥传》)

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降将张弘范,他的手下让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跪。张弘范就像招待客人一样对待文天祥。张弘范押文天祥到崖山,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自己的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能那样做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

洋》一诗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诗最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从此不再强迫文天祥。崖山被攻陷后,张弘范派人押送文天祥到京城,文天祥在押解的路上,八天不吃饭,但是没有饿死,于是就停止了绝食。到了燕京,招待文天祥的人招待得很周到。文天祥不睡觉,整夜就坐在那里。于是,又把文天祥转交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文天祥临刑的时候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事情做完了,心里无愧了!”之后朝南方跪拜而死。

名师解读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硕问墨子:“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这就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论辩就论辩,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现在你可能要问:正义是什么?那么,我告诉你:正义就是抵制不平等邪恶势力的最好的利剑。

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丑恶现象。打个比方,今天你去超市买东西,刚想拿出你的钱包付钱,可摸了摸口袋,发现钱包没了。也不知何时何处伸来的一只手,把你裤兜里面的钱包给偷去了。你再问一问周围的人,都似乎知而不答。又或者,晚上你走的路比较偏僻,突然不知哪里跑出一群社会小青年,有人手里还持着刀,面目狰狞地向你要“买路钱”。其实,这都不算过分,那么最过分的是什么?就是这时有路过的行人,他们看见有人被抢劫却都明哲保身,视而不见,甚至退而避之,怕惹事上身。其实这些人比抢劫犯更加丑陋!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所以就要有中国人的风范和形象。作为一名有着社会责任的公民,希望大家都能团结互助,共同抵制邪恶,为正义而活。正所谓绵薄之力,积沙成塔,携手同心,必能成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最喜欢这一句。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有的人会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死得比鸿毛还轻。那些“重于泰山”的人,一定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而那些“轻于鸿毛”的人,活在人世上,也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江老师希望我们的中学生朋友们,能够做一个有正义感、明辨是非的新时代的青少年。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元军文天祥正义
正气文天祥
文天祥的生死之交
正气文天祥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正气文天祥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