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09-11-13 03:54谷明元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数学

谷明元

摘要: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学生只有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拥有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以知识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学生只有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拥有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下途径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2.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组织集体讨论、小组探究、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绝不能漠然视之,吝啬褒奖。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新颖解法,教师要以欣赏者的角色,采用不同的形式予以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创新的热情。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需要靠兴趣来维持。

1.展示数学科技,激发创新欲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数学教材中,我们能处处感受到数学科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插图、教材中的“读一读”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展示我国乃至世界重大数学科技成就,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创新的威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以期达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的目的。

2.利用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数学的美无所不在:属性图形的对称之美、组合之美,数学趣题的解法之美……教师应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美,让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3.利用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恰如其分地出示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或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些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既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之为用,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1.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展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反向进行证明,从反方向形成结论。逆向思维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思想框架,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逆向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不受思维习惯的约束,从而可以提高他们从反向考虑问题的自觉性。

2.训练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发展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从知识之间的横向相似联系出发,即从数学的不同分支出发考察对象,或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去模拟、仿造或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侧向思维利用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要求不同分支或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能交叉起来,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本领域中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重视侧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是发展思维的典型形式。它是从尽可能多地方面来考察同一问题,使思维不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多向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三种思维形式,即“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以寻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