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策略

2009-11-13 03:54兰再兴赵连敏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兰再兴 赵连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那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呢?

一、问题的提出

“活”用教材,学生活化的数学。因此,在教学每一个内容时,都要非常注意重组教材,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了好奇。正如奥苏伯尔的一句话:“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究——实践”,学生活化的数学。

二、数学与生活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实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数学计算本身就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诸如:①你要去文具店买4支铅笔,每支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②一家人去公园游玩,成人每人4元,儿童每人2元,一家3人用12元买票,够吗?这些生活问题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学生可能每天都能接触到。另外,数学有它的应用价值,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应用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三、谈谈“体验—探究—实践”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

1.课前体验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真正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真正去关注学生关心什么,经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将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课前让学生经历、体验生活,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知识,同时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并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在体验学习中学生学得扎实、主动、有效,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2.课中探究

(1)联系生活,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例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课时,在导入时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操作活动中的数量关系的变化编出相应的一步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生活,创新教材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体裁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选取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欲。

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以学生喜欢而又熟悉的玩玩具活动开始,并以动态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观光缆车、升降电梯、风车、飞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平移旋转,使知识从生活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与生活一体化。而平移距离是这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会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距离,针对学生的这个思维误区,我在课文原图的基础上创新教材。

(3)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课的最后,设计了“小小商店”这样一个情境,学生自己扮演营业员,自己去购物,在买卖过程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3.课后实践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1)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

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每天上学要估计一下到校需要多长时间,以免迟到;外出旅游要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来回等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会自觉地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完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学生遇到了购买相同的几件东西计算总价时都会运用乘法来计算。

(2)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体验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载体。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深化知识。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学习完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去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深化感悟,使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在教学完《统计的初步知识》后,我让学生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每人每天的用纸量并统计出总数。然后让学生了解造纸的有关资料,最后展开激烈的讨论:我们班的同学每天用纸量多少?全校同学每天用纸量多少?你有什么感想等问题。一个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节约用纸的必要性,同时很好地应用了学过的知识,让他们深切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学数学,实施“体验、探究、实践”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瞄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