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芬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被纳入高中选修教材,对于选修内容该怎么上,如何才能在高考指挥棒下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其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一篇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学习文言文基本的能力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的积累,这些恰恰是理解文章的钥匙,现代文教学如此,对于遥远的文言文也是一样。但文言文由于受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积累有限,理解力差一些。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积累尤为重要。而如何积累?关键就在于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例如,我在讲语法时,向学生讲清楚各种句式类型。文言文句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有典型的倒装现象。例如:宾语前置句的类型,①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往往前置,让学生举出学过的典型句子,我适时补充:吾谁与归(吾与谁归)?沛公安在(沛公在安)?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②借助于“之”、“是”将宾语提前:唯利是图(图利),何陋之有(有何陋),何厌之有(有何厌)。③在否定句中,有否定词“未”、“莫”、“毋”、“不”,代词做宾语往往前置:莫我肯顾(莫肯顾我),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己)。除宾语前置,还有判断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被动句等特殊句式,都是理解文章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我逐一向学生渗透。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掌握大量实词、虚词的词义,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拓宽知识面,扩充积累。
二、 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
理解了文章内容,就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关键一步,接下来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提高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如何把握主要观点?“诵读教学”被视为最常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凭借语感,运用所学知识,已经能猜出几分,加上课前有效地预习,画出难点,经过教师的课堂解惑,疑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教师随堂答疑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恰恰此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注重审视学生的思想行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在讲“何谓礼”时,注重用礼的规范来衡量当今的学生行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即克己复礼——克制私欲,回复到礼的规范。我认为“礼”指各种外在要求,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规定,教师心中的礼应该是师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商人心中的礼应该是诚信经营理念,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学生心中的礼应该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孔子希望回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我运用现代观念对这种思想做了阐述,即在各自位置上做到恪尽职守。礼与仁是一致的,即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外在规范,仁是对这种规范的内在自觉而已,也可以称作内在反省,仁推动礼的正常运行,仁是良好品德的潜意识的萌发。理解了这一点,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同样是学生,当年的子路、颜回如何敬重老师,如何践行学生职责,我引导学生以此反思自己的言行,他们为之汗颜。《论语》中,当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对于恕,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宽恕是它的基本义,以一颗慈悲为怀的关爱之心去对待别人,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基于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在课堂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运用课本知识,结合本班学生出现的一些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孔子的处世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懂得,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有效吸收《论语》中的精华呢?我注重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面思考。《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之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唯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孔子认为,仁爱之心来自天赋,做到仁爱并不难,只要心中想到,君子便是这样做了。孔子对仁还做过这样的阐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侍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我在与学生探讨此观点时,重点强调“所欲的”范围,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我明确指出“所欲的”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东西,否定一些不可行的行为,防止学生中产生的消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启发学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的爱国情操;杜甫的忧患意识;陆游的爱国思想都可视为上述思想的延伸,文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正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传承。这种探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对孔子“仁”的思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理解了孔子被尊为“至圣”的原因,学生逐渐具备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在讲授《论语》时,我还注重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信息,从语言中领悟思想精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了难理解的句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我解释:“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些句子该作何解释,我引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直译,继而做通俗的理解,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我在讲解句子时深入浅出,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精神内涵,这些举措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在教学中,面对90后的孩子,面对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我认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更加重要。90后孩子以“我”为中心,多了一份自私,少了一种责任;多了一种苛责,少了一份宽容,更不用说以天下为己任了。
三、评估教学效果
经过教学检测,学生对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处世理念、教育理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他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变化,教室里的粗话、脏话少了,违纪现象少了,代之而起的是文明言行,是和谐融洽的同学情。不知不觉中,我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代了训斥指责,这些微妙的变化应该归功于《论语》思想的渗透。
《论语》以其博大丰富的精神内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教会人们如何立言、立身、立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坚信,那些朴素的生存智慧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