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从有到好”的科学理念建设美好家园

2009-11-13 03:53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09年16期
关键词:搬迁户大水镇党委

文叶飞 王 庆 任 学

贵阳市开阳县大水工业园区易地搬迁新思路的定位以及其背后丰富的科学内涵,显现开阳县委、县政府及金中镇党政一班人思维模式的革新:以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为金中镇经济社会勾勒美好的蓝图!

悄然间,酝酿一场发展模式之变

金中,一个开阳人几乎无人不晓的地名。

过去,由于长期乱开乱采等诸多原因,地处大山深处的金中镇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

多年来,金中镇以韧性书写自豪,通过对矿山的绿化建设和治理,把大地基色由黄变绿。一个生态文明的新金中正款款走来。

如今,你走进金中镇,映入眼帘的。远远近近都是满山绿色,漫山遍野翠绿流动。

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围绕如何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金中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多策并举。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同时,集聚资源,科学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以期拓展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

结合实际,金中镇党委、政府为了认真办好改善民生的实事,构筑富民长效机制,提高群众幸福感,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决定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对位于金中镇的大水工业园区农户实施生态搬迁工程。

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颇能体现金中镇的“转型”思路。这是一个可贵的“拐点”。

缘何放弃地缘优势,将群众安置到“地贵事多”的开阳县城呢?有人为金中镇的搬迁捏把汗。然而,金中镇党政—班人却是去主动迎接这种挑战。

如此,跳出一个空间,透出别样智慧。因此,有人说,金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为人先,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浸透着胆识和智慧。

“在推进搬迁的过程中,所应对的每一次挑战,所战胜的每一个困难,都意味着我们的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镇党委书记吴永康说。

如何下好搬迁这盘棋?

在位于开阳县城的大水工业园区安置区,一幢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楼在眼前次第展开,与四周的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这里就是位于开阳县城的金中镇大水工业园区被征地搬迁户的安置点——马头寨小区。

为了将安置点打造成为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开阳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安置点建设必须确保被搬迁人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综合各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安置、统一管理”的建设思路,让农户搬得进来,住得下去,逐步富得起来。

“这次大水工业园区生态搬迁工程,一有利于促进住房制度的变革。这种农民低成本迁入县城,会对开阳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深远的影响。二有利于促进身份及户籍的变革。这次搬迁把原来搬迁户农民的身份从制度上转化为城市居民,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政策,使搬迁户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三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的变革。这次大水工业园区搬迁户能享受与县城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镇党委书记吴永康认为。

“千方百计为搬迁群众的生计筹划长远,让搬迁群众不仅及早住上新房子,而且还能住得下去、生存得下去。不仅要让农户富裕,还要让农户幸福!力求让每个村民都心情舒畅,积极向上。”这是金中镇镇长李必勇面对本刊记者讲的工作目标。

坐落于金中镇境内的大水生态工业园区,是开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的四个群落之一。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解决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难题?金中镇决定对当地村民实行异地搬迁,依托县城经济的发展壮大,解决矿区群众的可持续发展。

让上千离开家园的搬迁群众尽快住上安全、可靠、舒适、美观的好房子,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之复杂,也是绝无仅有的。做好项目搬迁维稳工作的难题也摆在金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面前。

“大水工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因环境容量有限,需要对项目占地及其环境影响区约5000人实施搬迁。由于全部属于异地搬迁,工作量大,群众工作十分难做。工作中,我们坚持‘一线工作法:情况在一线摸清、决策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已完成的搬迁中,全部实现了和谐搬迁。”金中镇搬迁办公室主任孙家学说,到目前为止,还有少数农户在等待乔迁。

制度保障让搬迁户“稳得住、富得起”

“在自己的老屋住久了,要搬走还真有点舍不得。起初我们顾虑重重,怕搬出来无地可种,无事可干,致富无门。现在搬往县城,什么都方便了。并且还能将剩余房屋出租出去。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搬迁户王恒权告诉记者。

“走向富裕是搬迁的最终目的,要使搬迁户达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就必须解决搬迁户的制度保障问题。”金中镇纪委书记陈方勇认为,同时,必须集中各方力量。强力推进搬迁安置;搞好协调服务,确保群众安居乐业;强化地企合作,全力保障建设秩序。

基于此,开阳县在制度保障上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一是抓好搬迁户建房服务工作。开阳县政府投入了5000多万元搬迁资金,解决安置点房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二是积极主动抓好搬迁户劳动力就业。通过开展劳动力普查,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已向开磷输出适龄青年239人;并将抓组织化、规模化劳务输出,扩大输出规模,最大力度解决群众就业难。三是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建设。为搬迁户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补贴。通过这些举措解决了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加强合作,实现地企双赢”是大水园区建设之初提出的理念。金中镇党委、政府把这一理念贯穿工作的始终,建立地企协调服务机制,基本实现了项目建设与群众安置相互推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设中的矛盾。

搬迁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因为搬迁工作,一方面要按计划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保证园区项目用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依法保护搬迁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间还夹着征地补偿及拆迁安置等工作,哪头都不能误事。

为此,金中镇政府镇长李必勇有个比喻:“搬迁工作好比一座桥梁,一头拴着金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头系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征地搬迁,责任重大!”

“我们采取了很多惠民措施,如已建安置房10万平米(均已入住),在建5千平米,最终将建12万平米。这些安置旁平均价为400元/每平米。每家还有一个门面房。约30~50平米,临街的每平米仅900元,小区内的400元。这样的价位在开阳县城是充分让利于民的。”金中镇党委书记吴永康介绍,仅仅是把这些优惠政策给老百姓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认真开展搬迁农民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

猜你喜欢
搬迁户大水镇党委
那一年大水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看 秋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奇怪森林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