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2009-11-13 03:53焦永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8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教学

焦永生

1979年恢复高考以后,我国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可30年后,基础教育却逐渐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在升学率的重压下,老师们只注重教知识,忽视重情感教育,造成了学生的情感“荒漠化”。极端事例如:马加爵事件;长沙医学院女生李爱娟连砍好友62刀:武汉寄宿学校的中学生给父亲发短信要钱,内容只三个字:“爸:钱,儿。”父亲看罢心酸不已: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三年级的一位女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顺而跳楼自杀……种种令人震惊的现象均暴露出这些学生漠视生命,冷酷自私,心理脆弱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极度低下。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美术教学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的情感教育,高中美术欣赏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任何美术作品中,都渗透和凝聚着创作者所赋予的人格魅力和激情。如果说科学是以理服人的,那么艺术则要以情动人。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情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做了探索和尝试:

一、热爱生活,培养积极人生态度

美国画家罗克韦尔·肯特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来了解社会和生活,进而认识自己并完善自己。所以要让学生通过美术课体会到美丽的事物其实就是存在生活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1.体会世界的美丽

引导学生多注意和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注意挖掘事物中美好的一面。例如壮丽的山河、绚丽的色彩、优美的形象等,通过对美的长久关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使其逐渐形成或加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比如:在教材的《移情草木一花鸟画》、《江山多娇一现代山水画》、《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等章节,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讨论大自然中山水、草木的欣欣向荣、色彩绚丽和勃勃生机,从而进一步体会世界的美丽和生活的绚烂多姿。

2.直面挫折,积极人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舒适安逸,在家都是“独苗苗”,家长的过度娇宠,使青少年形成了事事一帆风顺的错误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正确面对生活坎坷的一面,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接受和认可现实,避免盲目乐观的理想主义。在《古代陶器与瓷器》一课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代工匠烧制陶瓷的艰辛和技术探索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鉴赏油画《梅杜萨之筏》时帮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在海难过后人们与大自然的搏击抗争、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鉴赏雕塑《福罗里达州的顾客》及油画《呐喊》时,在分析和讨论中,与学生共同体会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给人带来的竞争、压抑的残酷事实。帮助学生共同解读雕塑《艰苦岁月》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甚至带来痛苦,但也更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

二、知荣明耻,完善学生人格

《论语·子路》: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即:人要有羞耻心,知耻、明耻、不做无耻、可耻之事,可以称为志士。耻辱感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我们做了逾越人格底线和人文精神所禁忌的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行为可耻、羞耻,就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人有了知耻之心,无论做人、做事,就会有所敬畏。在美术鉴赏中进行“知荣明耻”渗透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耻辱感,培养正直无私、重诺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

在鉴赏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故事》时,除了鉴赏其绘画艺术,笔者还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强烈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和王后贪婪的可耻行为。最后指导学生就该故事的主要情节即兴表演了“课堂话剧”,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体会了九色鹿的纯洁高尚,调达的猥琐、丑恶及王后的面目可憎。在鉴赏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光线处理、表现主题等方面剖析这一宗教故事的思想意义,即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通过分析、辩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义利两字必须旗帜鲜明,光明磊落,崇尚正义,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见利忘义,出卖朋友,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唾弃。

三、感恩知爱,与社会和谐相融

一位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因此,要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必须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之心。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懂得看重别人(包括家人)的付出,并学会为他人(包括家人)付出;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懂得感谢,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就会更加自重。从而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有效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第一次给高一学生上美术鉴赏课时,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就“什么是美”展开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母亲美不美”,大家异口同声说“美”,我又接着问“你认为你的母亲长的漂亮吗”,结果有的说“漂亮”,有的回答“一般”。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美是源于长得漂亮吗?答案是否定的,同学们纷纷说,母亲的美是来自母亲对我们的哺育、对我们的呵护、对我们的关爱、对我们的包容……在讨论中,很多同学回想起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感恩、理解之情溢于言表。在鉴赏《时代风采》和《与时俱进》这两个单元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就素描《血衣》、油画《出击之前》和浮雕《虎门硝烟》等艺术作品深刻体会先辈们推翻旧中国、赶走侵略者的艰苦卓绝,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鉴赏罗中立的《父亲》时,笔者还结合了欧洲现实主义油画《拾穗者》、《麦草堆》及《我们每天的面包》等作品,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艰辛与伟大,激发对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形成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笔者还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的话题尽量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亲友之间、陌生人之间的爱和奉献,进而把尊重、爱心和感恩之心推及他人乃至全社会。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既担负着传播美的神圣使命,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情施教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学生情感的作用:巧设情况,激发情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逐步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积极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鱼霞著。

[2]《滋润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陶冶》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版许燕等编著。

[3]《美术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张春新敖依昌主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教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感移植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