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愤怒吞噬了灵魂
蔡子强
10月,自从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宣布其施政报告,接连闹出两场“茶杯里的风波”。
首先是政府拟派发现金券推动市民把家里的钨丝灯泡换成节能灯泡,却被传媒“揭发”曾荫权姻亲是节能灯泡的代理商,连续炒作近10天,质疑其政策是利益输送。
接着,传媒又再“揭发”曾荫权的弟媳曾购买雷曼债券,却获银行提前和解做出赔偿,虽然这并不是仅有的个案,而且赔偿比例并不特别高,传媒仍质疑他是否介入,以权谋私。
其实,这都是茶杯里的风波,香港不少学者及时事评论员(包括笔者)都指出,两件事均属于理据薄弱的指控。但有两三份向来针对政府的报章,却连续多天头版大幅报道,且标题辛辣。
10月27日,曾荫权终于沉不住气,做出高调反击,责骂传媒那些质疑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近日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肆意攻击,意图削弱对政府的信任”。
结果惹来劣评如潮,批评他作为行政长官欠缺风度、EQ(情商)零蛋,甚至是向传媒宣战。
这令我想起一件往事。
“美国总统杰斐逊曾说,若要美国在有政府没报纸或有报纸没政府之间取舍,他会毫不犹疑选择报纸。”
“身为政治领袖,接受批评,还有偶尔一点赞美,是工作的一部分。为政者埋怨传媒,好比水手埋怨大海。如果受不了带盐的海水扑面的刺痛,那么一开始便不该跑上甲板。”
你猜猜这两段话是谁说的?
传媒?不是。
民主派议员?也不是。
答案是曾荫权。没错,真的是曾荫权,前述那个对传媒宣战的曾荫权。
2005年8月24日,曾荫权当上行政长官后不久,在香港外国记者俱乐部发言,面对一群老外,谈笑风生,引述已故美国总统杰斐逊的金句。
曾荫权有所不知,那段话其实是1787年杰斐逊在写给爱德华•卡林顿的信中说的,当时他尚未当上总统。后来他饱受传媒纠缠,例如攻击他与女仆萨利•赫明斯(Sally Hemmings)有染并珠胎暗结,令他暴跳如雷。所以1801年他当选总统之后,讲了另外两句:
“不看报纸往往令你知道得更多。”(1807年)
“一份报章的内容中惟一真实可靠的往往是它的广告。”(1819年)
从政者往往如此,无权无势时高呼自由,用来激励人心;一旦执政却往往相反,全副心思用来捍卫政权。
当然,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年曾荫权施政顺风顺水,与群众处于刚上任“黄金100日”的蜜月期当中,可以说踌躇满志、挥洒自如;如今诸事不顺,处处碰钉子,就难免怒火攻心、神经敏感,执意要与舆论对着干。
曾荫权大体认为,事情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因“对手”有心炒作,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
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曾荫权向传媒说的那番话,除了令自己心情舒畅之外,对解决问题完全无用。对手绝不会因此收手,他应该心知肚明。
我想起了大卫•葛根(David Gergen)在其《见证权力》(Eyewitness to Power)一书中的一段话:
“优秀领袖的特点在于他能承受别人的痛击而决不放弃自己的灵魂;林肯曾遭受的诽谤不比尼克松少,但林肯内心始终保持沉着;杰斐逊情感上一直承受着严厉的批评,但他却未被击倒而放弃;他认为是敌人的攻击导致他挚爱的妻子死去,他虽十分痛苦,却还是坚持下去。尼克松则让心魔主宰自己,总统职位也毁了。”
那么林肯是如何对付自己的心魔的呢?
暴跳如雷时,他通常会坐下来写一封长信,却并不将它寄出去。这种方式很有助于释放抑郁。葛底斯堡之战后,林肯给乔治•米德将军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猛烈批评后者让对手罗伯特•李将军的部队逃到弗吉尼亚。事实是,后来他在信封背面写道:“致米德将军,从未送出或签署名字。”
这不是惟一一次。对另一位将军安布洛斯•伯恩赛德(Ambrose Burnside),林肯曾气得把礼帽掷到地上,给这位将军写了一封指责的信。然而,他又一次在信封背面写上了“不要送出去”。通过写信,他的愤怒之情得以纾解,感觉会好得多,但他知道,大吵大闹对事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信并没有寄出。
有一次,林肯与下属谈话时说:“一个人没有时间把他的一半生命花费在吵架上。”
另一次,他在告诫下属永远不要和人吵架时说:
“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其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控。”
从政者在高调向传媒宣战之前,应该先看看林肯的故事,或者尼克松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