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09-11-11 09:18林秀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要】实施高中新课程也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了解学情,明确目标,创设和谐课堂情境,紧扣文本,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来实现其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但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部分老师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不重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我们应当树立“高效、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了解学情,明确目标,以学定教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仅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更要深入研究学生实际,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某个知识点理解的实际状况。要明确通过教学让学生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研究清楚了学生的实际后,我们就要研究教学内容与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紧扣文本,用好教材

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文本。文本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倾听作者的心音,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他们在与文本真正自由的对话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体验,完善认知结构,形成语文素养。

三、创设和谐课堂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怎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其次,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十分有效的感情投入,更是学生乐学的动力。教师的真诚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再次,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最后,教师还必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不仅要以饱满的激情教学,激起学生的共鸣;还要准确把握教学的动情点,引领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四、精心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提高课堂提问实效性

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好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老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问题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其次,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对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那怎样的提问才算是适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学生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此外,课堂提问也要注重互动,高质量的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疑问、追问、深问。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巧妙的提问一定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想问题、发现问题。老师的问是为了让学生问,类似这样的课堂提问是传统课堂提问的转型,从课堂的反映中看出这种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这种提问应该成为课堂提问的发展趋向。

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林秀娥,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