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制”篮球赛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09-11-11 09:17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五人制人制篮球赛

肖 云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目的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宗旨。而在中学篮球教学中实行“三人制”篮球比赛,不仅使学生在激烈的对抗中展现自我、获得满足,而且可促使“三人制”篮球赛在中学中的普及和推广。许多学生喜欢上篮球课并不是为了当专业选手,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更是出于对该项目的爱好。

一、“三人制”篮球赛的含义

半场“三人制”比赛是指双方上场队员各3名,在篮球场二分之一的场地内比赛,是一种在规定时间内,以得分多为胜者的小群体篮球比赛,比赛形式具有篮球比赛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中学篮球课中应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三人制”篮球赛的优点

1.与“五人制”比赛相比,更易使学生掌握技术

在高中上篮球课的学生,大多在小学、初中学过篮球技术,但参加过校级、班级比赛的学生不多。篮球是一项有身体接触的集体性项目,它技术的合理运用,是根据场上情况的变化、学生技术掌握程度所决定的。“三人制”比赛省去了“五人制”比赛的部分技、战术,个人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两三人之间的配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与“五人制”比赛相比,更易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人制”与“三人制”的比赛都进行单循环比赛,进行“三人制”比赛的学生,比赛结束后对技、战术掌握程度的自信心有明显提高。中学上篮球课的学生大多数都未经过专业训练,其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较差。比赛起来,常常是为了想办法去抢球,球到哪里,人到哪里,个个围着篮球乱抢,场上的人数多,接触球的机会减少,全场跑几个回合,没摸着球,很容易失去兴趣。半场“三人制”篮球赛,由于参赛人数少,场地面积小,进攻配合只在两三人之间简单进行,防守一般以人盯人为主,参赛人员只要基本掌握投篮、传球、运球和防守队员自己应所处的位置就可以上场比赛,而且初次比赛的学生不需要有位置意识,只要积极拼抢,个人所学技术利用率高,这样不但提高了技术能力,而且培养了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对“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技、战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后,就会把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它,同时对“三人制”篮球比赛产生一定的情感和效应。经常参加“三人制”篮球比赛和锻炼的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更加彻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这种活动的欲望加强,并且会争取条件来满足自己这方面的兴趣。

3.与“五人制”比赛相比,更适宜作为锻炼手段

从上表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三人制”与“五人制”比赛,运动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半场“三人制”篮球赛的运动强度适合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反映学生锻炼效果的关键,采用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较简便易行。一般用220减年龄分阶段分别乘以60%、77%、80%作为适宜的心率。20岁左右的中学生中等强度心率分别为135次、150次和165次左右,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人制”篮球赛更符合健身的生理特点,具有极好的锻炼价值;其次,由于“三人制”篮球赛人数少、场地小、个人控制和支配球的时间相对增加,这些都迫使学生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较强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与“五人制”比赛相比,更容易普及推广

篮球运动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不受民族、职业、性别、年龄等限制,能够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尤其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对于传统篮球运动是一种延伸,它贴近我们的生活。高中生即将进入大学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日后学习和为社会工作的保证。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各个行业的带头人,他们的喜爱和投入程度势必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锻炼的人群中去。

总之,“三人制”篮球赛,简单易学、方便捷利、行之有效,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实践证明是科学可行的,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希望更多的体育教师积极探讨此教学训练法,并多组织比赛,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此项运动中来。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五人制人制篮球赛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小学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平罗县五人制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三人制羽毛球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不公平的篮球赛
5人制足球运动价值及推广策略研究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五人制足球比赛特点——近7届五人制足球世界杯进球分析
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