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数学思维培养的不二法门

2009-11-11 09:17蒋文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旗杆树梢松树

蒋文莲

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偏重书本知识、运算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除了零碎的知识,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的还有什么呢?这显然违背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初衷。开展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意义深远。

近年来,我和我校几位数学老师围绕“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调查了解广大学生对参与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态度和想法,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讲座、数学游戏、数学故事会、编辑出版数学小报、举办数学文艺会等,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收到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活动课上,我拎着一捆测绳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目标:测定旗杆高多少米。

开始测量旗杆的高度了,我有意站到旗杆影子附近,想暗示一下。谁料想几个学生一嘀咕,竟直接把测绳的一端系在升旗绳上,三下两下升到旗杆顶端,再把余下的测绳按在根部,测出旗杆高7.8米。我暗自钦佩不已,感叹学生的想象力真是惊人。为了将学生们一军,我手朝操场边的小松树一指,临时增加了一个任务:“测出这棵松树的高度。”松树上面没有定滑轮和绳子,这下看你们怎么办?我悠闲地欣赏着远处的美景,心想:“这下够你们忙一阵儿的。”谁知稍不留神,男生F拽着测绳的一端,眨眼间爬上了松树!学生G在旁指挥:“再向上去一点,马上要到中点了,嗯,差不多了!”学生H在下面读取数据:“2.8米,再乘2,松树高5.6米。”我怕F有什么闪失,忙叫旁边两个学生把他接应下来。

偶尔一抬头,只见几个女生已经上到了一旁的二楼走廊,一个个眯着眼,瞄着松树的树梢,先在外墙瓷砖上做好记号,再从上面垂下测绳到地面,也量出树高约5.6米。

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没完全达到目的。回到教室,我说:“我们从课本上学来的计量单位都是国际通用的,而在生活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其特定的计量单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寻找能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而不能等、靠、要。就刚才测量松树的高度,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吗?”

“老师,我可以借来电工专用的脚爬,攀上旁边那根高一点的电线杆,用测绳量出它的高度。”学生I说。

“那也太不安全了!”学生D说。

“老师,我想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坐直升机悬停在树顶,二是站在消防车的云梯上,垂下测绳就能量出松树高多少米。”学生J说。

“方法不错,可是费用好像高了点。”

“找来一根长一点的竹竿,竖起来靠近松树,看好树梢水平于竹竿的位置,再把竹竿放倒测量一下就行了。”学生K说。

“树梢太柔弱了,吃不消一个人的重量。我会找来一只小猴子,把测绳系在小猴子身上,让小猴爬上树梢。”学生L说。

“我想找来一根长线,系在一只氢气球上,把氢气球升上树梢,然后只要量一下线的长度就行了。”学生E秀外慧中,测量方法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你们自下而上,各显神通,真不简单。”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环视一周,“这些方法都是直接测量,能否间接算出松树的高度呢?”

“老师,我想在松树旁立一根米尺,同时量出米尺和松树的影长,再利用倍数关系计算出松树的高度。”学生M说。终于有人讲出了我期待已久的方法,我暗自松了口气。

“如果是阴雨天,地上找不到影子怎么办?”N反问了一句。

“是啊,地上找不到影子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也没认真想过。

“老师,如果是阴雨天,我会用粉笔在树根以上一米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用照相机把松树拍下来,再从照片上量出松树的树高及做记号地方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松树的实际高度了。”学生D说。

“你真是太棒啦!”我向D伸出了大拇指,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真诚地说:“这个方法我根本没想到,谢谢你!”(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堂课学生们的活跃程度令我和所有观摩老师始料未及,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参与的主动性令我们击节叹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纵横捭阖,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独辟蹊径,真是匪夷所思,让我叹服。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的发展是那么的自然清新,远没有成人的窠臼。

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对数学教育的理解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数学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在功能上相互补充,若能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必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以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旗杆树梢松树
测量旗杆的高度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松鼠如何在树梢间奔跑
旗杆到底有多长
树梢上的月亮
树梢“霹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