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妙”字了得

2009-11-11 09:17李玉芬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圈内呼啦圈明白

李玉芬

在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执教的“重复”一课。徐老师的这节课,以“玩”贯穿始终,精彩纷呈。

活动一:“猜拳和抢椅子”

(师拿出两把椅子,邀请两个学生玩游戏)

生:两个人不好玩,还需增加一个人。(师故意叫上来4个人)

生:叫多了。

师:怎么办?

生:下去3个。

师:已经叫上来了,不能就这么下去,为了公平,让他们4个人猜拳决定谁留下,然后3个人玩“抢椅子”的游戏。

师:刚才参加两个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数了数一共6个人)怎么少了1个?玩抢椅子的是3个人,猜拳的是4个人,一共是7个人,怎么少了一个?是谁?快站出来!

生:老师,你算错了,

师:老师还会错吗?(争执了一会,学生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来)

活动二:“套呼啦圈”

师:今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4+3=6(板书)。

生:不对,3+3=6。

师:4个猜拳的加3个抢椅子的,站出来的只有6个人,不会错的。

生:还有一个人参加了两个游戏。

师:那算式怎么写?

生:应该是4+3-1=6。

师:为什么要减1,我不明白,你要解释给我听。(学生还是想不出理由)我有好办法(拿出准备好的呼啦圈),用呼啦圈将参加游戏的同学圈起来,这样就不会错了。(一个圈套住玩抢椅子的3个人,另一个圈套住玩猜拳的4个人)

师:这不还是少一个人吗?(学生急了,于是那个已站在抢椅子圈内的学生又跑出来,钻进猜拳圈内。学生以为:这下老师你该明白了吧。谁知徐老师又去数抢椅子圈内的学生)

师:这边又少了一个。(这样折腾了两三个回合,学生与老师争论半天,似乎学生跑累了,徐老师也被搞晕了)

师:我还是不明白,我不玩了,你们自己玩吧。(两个圈内的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其他学生也帮忙出主意。不一会儿,两个圈内的学生把呼啦圈交叉在一起,让那个既参加抢椅子又参加猜拳的同学站在了交叉的圈内。此时,全场听课教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徐老师指导学生将呼啦圈抽象成集合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重复”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感悟:

这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这节课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听到这,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真是妙哉!

一、妙在老师的“傻”

在第一个活动中,徐老师准备了两把椅子,“傻傻”地叫了两名学生上台,学生马上作出反应:两个人无法完成游戏,要3个人玩。徐老师又“傻傻”地叫上来4个人,学生发现:人又多了,应下去3个。于是引出下面的“猜拳”游戏。整个活动,徐老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徐老师的两次“犯傻”,使游戏顺利地进行,更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如何巧妙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数学,由学生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最终达到真正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如果教师以“知情者”的身份,指挥着学生一步一步认识新知,那就是一种变相的“灌输”;相反,如果教师装糊涂些,与学生一道慢慢地接近知识,学生将调用自身的知识基础给教师讲解、释疑,达到“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教学效果。徐老师在这节课中就巧妙地扮演了一个“糊涂”老师,引发一场认知矛盾,从而引出下面的一系列活动。这样的教学难道不妙吗?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真的需要教师的“傻”——钝感力,让它作为课堂的一种润滑剂,使教学活动的“列车”飞速前行。

二、妙在老师的“无赖”

当学生认为4+3-1=6时,似乎已经明白了重复的道理,但是“为什么要减去1”,学生的认知还没有真正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还需要借助数学模型建立相应的认知体系,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徐老师“赖皮”地说“我还是不明白”,于是学生来回折腾,但徐老师扭头就走,把学生晾在了一边。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退场而放弃游戏,反而将他们推向探索知识的前沿,使他们不得不积极地思考着、争执着,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呼啦圈交叉在一起,那个既参加抢椅子又参加猜拳的同学站在了交叉的圈内。到此,老师的“无赖”达到了目的,不再需要老师过多的语言,学生对“重复”的含义已经明白于心了。

猜你喜欢
圈内呼啦圈明白
彩虹
我终于明白了
山的呼啦圈
“打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我40岁才想明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