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光 韩亚芳 李云峰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层粘蛋白(LN)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两组Alb、LN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出血组Alb、LN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 Alb、LN对判定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肝硬化; 白蛋白; 层粘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137-0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门脉高压、腹水持续发展、肝功能持续损害被视为高危因素。我们选取120例肝硬化患者,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Alb、LN差异性,结果显示Alb、LN对判定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揭示这两项生化指标与其内在的关联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0例均来自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55.3±18.6)岁,病程(10.2±5.5)年。肝炎肝硬化3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1例。
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86例。男62例,女24例,年龄(51.6±16.8)岁,病程(8.7±4.8)年。肝炎肝硬化78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例。
统计学分析,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处理方法
对每位肝硬化病人治疗前或治疗初均测定Alb、LN水平。Alb测定用贝克曼CX型生化分析仪,贝克曼试剂检测。LN测定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利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出血组与非出血组Alb、LN水平比较(表1)
2.2 两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
以Alb <28g/L为判定值。出血组有31例,非出血组有 26例。则其判定出血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70%。以LN>200μg/L为判定值,出血组有25例,非出血组有28例,则判定出血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67%。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对肝脏多次反复损害的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高危并发症。有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增高的门静脉压和曲张静脉压力、在内镜下曲张静脉的状态、肝硬化的重度和肝炎活动性。实验生化指标Alb、LN能较好地反映肝硬化肝功的状态,且在衡量肝纤维化程度及门静脉压上有内在关联性。
Alb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使血液成分外渗,进入组织间隙及腹腔。水钠潴留扩张了血浆容量,形成高动力循环,最终表现出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高危险性。
LN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肝硬化患者血清LN明显升高。纤维化合成增加的LN沉积于肝窦的内皮间隙形成“毛细血管化”,肝窦腔隙变狭窄,血流受阻,门脉压升高。故LN与门脉压力有正相关系,可用于估计门脉压力的高低。LN水平越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越大。
本实验资料显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lb、LN水平相比于未出血患者差异显著。Alb<28g/L判定其出血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70%;LN>200μg/L判定其出血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 67%。
综上所述,Alb、LN在衡量肝功能的严重损害的同时,在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价值,也进一步揭示出两指标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在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 骆抗先. 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6.
[2]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2.
[3] 赖江琼,李奕鑫,李国安,等.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3):158-159.
(收稿日期:200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