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俊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高考“3+X”的逐层深入,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新大纲要求: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怎样才能把不同体裁的现代文讲好呢?记叙文体裁应把握文章线索,侧重于人物及事件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事件的意义;议论文重在把握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是用什么材料、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散文则重在理解内容的“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根据散文的不同内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或缕清思路法,或逐层深入法,或根据文眼来把握内容的感情基调。下面我就以孙犁的散文《黄鹂》为例,具体地谈一谈散文逐层深入的分析方法。
1.用设疑的方式提出问题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2)作者共写了几次黄鹂,是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环境、条件下见到的,每次又是怎样描写黄鹂的,对表现文章主题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共四次写到黄鹂,以黄鹂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命状态来说明动物的生命力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一切人和事的生命力要发挥极致,都需要最佳的环境。这个结论是通过作者四次观察黄鹂之后提出来的。
第一次,抗日战争时期见到了色彩艳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由此衬托“我”对黄鹂的迷恋,对黄鹂在战场上飒爽英姿的赞美之情。这是正面写;第二次,前几年在海滨深密幽静的树林里见到的黄鹂,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但“史同志”试枪法,把黄鹂吓跑了。写法是一正一反;第三次,写逛鸟市所见到的黄鹂,被羁绊着、玩弄着,令人惨不忍睹。此为反面写。以上三处,先是从正面,再从正反两方面,最后从反面为表现主题做铺垫;第四次,在江南太湖边,黄鹂又一次出现,它伴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这才让人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作者正是看到了美到极致的黄鹂,才悟出了“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的道理。所以说,这才是表现主题的依托和根据。再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感叹不仅是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美的极致,都只有在美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迪。
2.请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意图及所表达的哲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即外部语境)。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受“左”的错误倾向的影响,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服务”。这就束缚了作家的思想,使文艺不能百花齐放,且有凋零的危险(文中海鸥被枪杀即象征于此),也大大挫伤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影响了文艺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作者表面上写黄鹂,实际上是说文艺,并呼吁为作家、艺术家、人才和一切人的发展创设安定、平和、自由的环境。
3.请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使用的是象征手法,好处在于它富于文学性、形象生动、具有美感。比如我们学过的《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文章,随着作者思维的展开,三峡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未知领域的一个象征。第一个征服三峡的人,成为了敢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精神的化身。象征这种手法,可以使抽象的哲理形象化、生动化,从而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从叙事到说理水到渠成,说理又恰到好处,读者自然心领神会。
总之,《黄鹂》全篇由两大块组成:一是叙事块,叙述“我”与“黄鹂”有关的经历和故事;二是议论块,表达我从“黄鹂”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启迪,寄托“我”对于社会、自然、生命乃至文学艺术诸方面的思考、思想情感等。从整体构思讲,文章的前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实际是“点”的描述,是感性的材料铺叙;后面部分则是文章的主脑,是面的拓展升华,是理性的点染提炼。由点及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黄鹂的生存方式、黄鹂与环境的关系联系到社会生活、人的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正是本文构思要点之所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读课文后四段,让学生学习其语言表达技巧。孙犁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在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排比或对句可使语言整齐。作者勾勒太湖环境,一连说了三个“这里”:“这里的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此外,作者赞美黄鹂与太湖景物融为一体,上下两句对得整齐:
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
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
这里体现了作者的语言美,另外,这种整散句结合的方法,使文章清新、流畅、自然、活泼。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