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美林
二战后,在电视技术的进步,新闻理念的更新以及接受主体的分化共同作用下,不断催生出新的新闻节目形态。但是,从学理层面探讨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国内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拟从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视角探讨声画关系辩证组合关系,就正于方家。
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争鸣
英国电视理论家格林·阿尔金说:“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然而也没有必要说音响或图像语言哪个重要。制作一个效果好的电视节目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两者中任何一个能独立发挥作用的话,那不是对它的赞扬,相反,却说明这两者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电视艺术大师伊文思说过,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了画面的效果。他们的观点都可以找到中国知音。
20世纪80年代,伊文思的主画论电视观念被奉为圭臬。1991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再次强调“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的观点,以画面为主的电视观成为一时定论。1990年,朱光烈提出“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思想,在1991年中央电视台舟山会议上,他的观点遭到猛烈批判。此后,阿尔金的“声画结合”论或“声画合一”论逐渐取得主导地位。黄匡字率先将语言符号学引人电视学后,设计出“语言符号叙述达义、非语言符号证实表意”的电视语言“双主体”论。1997年黄匡宇发表论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宣称“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双主体(声画)构成”,招致主流的“声画结合”论者的反驳。此后,沉寂了近10年的朱光烈发表《重提一桩历史公案:语言在电视传播中的地位》,从语言哲学角度重申了“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观点。1999年,他在《现代传播》上连发两篇文章对“声画结合”论展开反驳,引发电视节目声画关系的又一轮争鸣。时至今日。不同观点间的“商榷”仍不绝于耳。
电视声画关系为何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呢?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与声画关系分析
电视最为显著的媒介特性就是以声画同步呈现事件现场及其发展过程,再现形象直观的客观真实。电视新闻节目再现客观真实的特质,即源于电视的视听——声画一体的传播优势。对于受众而言,电视新闻的各类节目形态就是他们在电视、荧屏上收视到的声音与影像的不同组合文本。电视新闻分为七种节目形态,即声画形态、政治化形态、深度形态、娱乐化形态、民生形态以及直播形态与杂志形态。其中,前五种节目形态在嬗变中整体上呈演进之势。上述论者正是忽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历史嬗变,将任何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都作为一个不加区分的同质整体来对待,导致各执一词。
电视诞生70多年来,新闻节目形态整体上呈嬗变演进、融合之势。其成果便是受众在电视荧屏上能收视到画面与声音日益丰富的组合文本。这些声画组合文本实际上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外在标识性尺度。因此,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来考察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是一种既贴近对象特性。又合乎历史语境的进路。
在声画两张皮的新闻形态中,出现收音机与电影两种媒介彼此割裂的取向:要么承袭收音机;要么效法电影,形成声画两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画面与电视声音关联度极低,作为视听复合媒体的传播优势缺乏到位认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电视复现简单影像的技术特质与再现人际交流的拟态特质,给传播新近变动信息的电视新闻提供了启示。按照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切换画面和场景再现现场,在政治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实现。此期电视新闻普遍打通声画隔膜,实现声画融合。
深度形态与娱乐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提升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来实现的。深度形态的电视节目产生的契机是对电视肤浅的批评而实施的自救策略。在收集和遴选事件素材、调查和访谈新闻人物时,深度电视新闻很大程度上效法纸质媒介的深度报道理念。但是,视听化的电视与平面媒体的特性有别,电视声画合一的媒介特质在深度形态中难以发挥。因为思想的深度和很多纵深现场是很难用电视画面直观呈现和复原再现,评论类节目和深度访谈节目尤其如此。娱乐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即在新闻文本中糅人娱乐元素软化处理。在电视媒体中,“娱乐元素”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来实现的,包括播音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人情味、忍俊不禁的配音等。新闻表述方式在娱乐化形态中经历了一次媒介“软着陆”运动:由“播”新闻。到“讲”新闻,直至“说”新闻。电视新闻经过软化后,易读性、可读性大为提升。但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注入娱乐元素后,电视的画面优势有被搁置之虞,影像的重要性降低。
民生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一方面继承了娱乐化形态的生动表述,以普通受众喜闻乐见的有声语言演绎新闻故事;另一方面,电视在“民生”这片天地里,发现了展示媒介个性与优势的原生态生活现场。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在一个更广阔的受众层面实现了声音与画面结合,“民生”为源源不断的节目周期生产发现了取之不竭的新闻源。电视新闻在民生的沃土上找到了一片丰富生动、符合电视特性的视听传播天地。
直播形态的电视新闻是与电视历史同样悠久的节目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即电视为这个世界所奉献的有别于收音机和电影的新鲜传播方式——远程即时声画传播。但是。由于现场采访表达的“时间制约”与现场画外音声源的不可控性,直播形态电视新闻节目的同期声一般只在直播画面中片断使用。直播中的有声语言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记者现场出镜,或者连线演播厅主持人进行解说,也就是在直播对象之外植入的声音。可见,直播形态对于电视本质要素——同步、现场、过程和悬念的实现,是以画面为主的呈现方式。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
有两个值得玩味的案例可堪比较。一是网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评论。这场被主流媒体誉为超级视觉盛宴的开幕式,网络舆论电视直播没有尽显现场的恢弘气势。从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的点火方式成为开幕式上难忘的经典。但是,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奔向点火台的过程,观众获得的信息基本上不是来自画面,而是来自朱军和董卿的激情解说。因为,包括李宁手擎火炬和他飞奔线路上具有中国地域风情的背景图案,电视直播没有给我们留下清晰可视的影像。荧屏上的李宁小得像蜘蛛,鸟巢上的背景图案漆黑一片。对于网友认为这是由于现场摄像转播失误的指责,本文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电视传播极限与编导主创人员的视觉定式所致。所谓电视传播极限指电视摄像的极限与电视画面的极限。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台表演,而是一个场面盛大的巨型仪式,电视摄像难以平衡现场全景摄录与精彩看点之间的切换:现场直播往往来不及做细致的后期处理就将现场摄录的影像在电视荧屏上高度浓缩呈现。因此。要么小上加小、浓缩再浓缩,造成精彩“遗漏”;要么独表某一视点,损耗现场恢弘气势。而张艺谋领衔的开幕式主创人员的视觉思维基本来自电影,而不是电视。因为张艺谋的专业身份是以电影摄像起家的电影导演。此处仅从电影有精细、从容的后期制作以及电视荧屏与电影银幕的大小比例悬殊,论证基于巨型全景场面的电影画面经验不适合电视现场直播。二是2006年的世界杯直播。黄健翔的“激情”现场解说被批判为“失态”、“失声”。原因是,对于视觉可以获得的画面信息,他常常进行过度解说制造大量冗余信息,成为噪音污染。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明在电视直播中画面的主导地位及有声语言的限度和边界。
杂志形态节目是一种综合形态的电视新闻,从理论上讲它是以上六种节目形态中的几种节目形态的组合。因此,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形态中,不同新闻节目板块表现出不同的声画关系。如央视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就是一个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里面包括声画两分的读报板块、主画的深度形态以及声画结合的民生节目形态等。
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是内容和形式按照新闻叙事需要组合而成的信息传播产品与收视文本,这给我们讨论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忽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历史嬗变与多元分化的现实,抽象地看待电视节目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声音与画面的主次轻重,忽视了问题的面向,自然难以求解。通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声画组合的辩证离合的演绎关系。由此获得的启示是,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可以从受众的收视习惯出发,找寻适宜的题材内容,发掘相应的形式手段。通过对声画关系的结构性调适来改善节目的收视效果,实现节目创新。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