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受祜
迎来新中国60周年华诞的同时也迎来了《风景名胜》25周年的生辰。
60年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年来《风景名胜》一直致力于讴歌祖国美好山河,把繁荣我国风景名胜事业,宣传普及与风景名胜相关的自然、文化、科学、历史、美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促进旅游事业,为广大读者服务当做自己的使命。《风景名胜》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84年9月本刊在杭州试刊发行。
1994年1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2001年1月由黑白加彩色插页变为大16K全彩。
让我们从《风景名胜》这个不断变化的窗口,来看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
初创与发展
《风景名胜》的前身叫《园林与名胜》,尽管一开始有着明显的园林行业特点,但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在总第4期就把“湖山纵横”、“域中览胜”、“风景史话”、“美与湖山”以及“海外搜奇”等栏目放在前面,而把与园林相关的栏目放到了杂志的后半部分。
《园林与名胜》是我国第一家风景名胜刊物,1988年1月正式命名《风景名胜》。1994年1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同时被评为华东六省一市优秀刊物,并被中国旅游报刊协会推荐为常务理事单位。至此《风景名胜》已经成为一本成熟的刊物。
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风景名胜事业和旅游事业发展更加迅猛,为了适应形势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风景名胜》不仅扩大页面,还把原来黑白加彩色插页改为大16开全彩。面貌焕然一新。
合作与品牌
《风景名胜》与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曾与许多著名景区深度合作,推出特刊和专题,受到景区和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
福建泰宁有着极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是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2004年泰宁县领导找到《风景名胜》,我社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到泰宁深入采访、精心策划。当年第8期推出特辑《中国有个泰宁》,不仅把“地质奇观、丹霞极品”和“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作了全面、生动地介绍,并且把泰宁提升到与世界握手的高度。在后来泰宁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人选“全国十大魅力名镇”过程中,特辑《中国有个泰宁》都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福建省和泰宁县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并一再加印。
与泰宁情况完全不同的是2006年初已经被全人类公认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四川峨眉山与《风景名胜》深度合作在当年第3期推出专辑《世界的峨眉》。我们用大量最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把峨眉山云顶“银色世界”的云海、雪景、佛光、圣灯、日出和金殿、金佛呈现出来,还深入展现普贤道场、四季美景、中国第一氡温泉、仙山灵猴、峨眉武术……真是美不胜收。
记得为写灵猴,我不满足于把人们讲过的零星故事汇集起来。除了现场观察,特地采访了峨眉山老职工潘在全先生,潘先生曾陪同中科院赵其昆教授在峨眉山深山密林中从事“灵长类行为学”专题科研12年之久。我们深夜促膝长谈,他讲了许多亲眼看见的鲜为人知的猕猴故事。我又翻阅了赵教授的论文资料,再转写成有趣的科普故事。峨眉山审稿的人看了高兴地说:“我们在峨眉山工作了几十年,也没有听过这么多灵猴趣事。”
《世界的峨眉》出刊后广受好评。景区领导又委托我社以此为基础充实删改,编印了精美的画册。
我们与贵州龙宫、黄果树、红枫湖,安徽黄山、江苏花果山、镇江、湖南张家界、河南滦川、山东泰山、甘肃麦积山、浙江普陀山、雁荡山、福建武夷山、云南织锦洞、辽宁千山等等都有过深度合作,硕果累累。
视野与深度
《风景名胜》有着广阔的视野,它不把视线仅仅局限在一个景点或景区,常常站到全国的高度去发掘一些重大的题材。
2004年来从杭州到北京1800里难得同时飘雪,我社记者冒雪分赴各地沿大运河深入采访。于2005年第2期推出“特别策划”《三千里申遗京杭大运河》。我们从浙江、江苏、山东直到河北,写到了沿京杭大运河的十五个县市涉及大运河的现状、遗迹、地理状况、历史传承和独特的运河文化、风俗民情。还介绍了大运河的申遗、考古、文物保护、运河博物馆、航运、旅游、文化艺术节、南水北调、谁是中国运河城等热点问题。最后又把大运河大事记以及旅游咨询附上。刊出后广大读者反应热烈,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刊还推出过从福建最南端的东山岛直到山东烟台备倭城的《万里抗倭,海上古长城》。以及关于中国“主题公园”、“中国古镇复兴运动”等相关专题。
2007年第5期用半本以上,68个页面推出“特别策划”《中国观鸟》。我们邀请的鸟类摄影师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全国鸟类自然保护区。
与视野广阔相应的是思想的深刻,2004年《风景名胜》第6期关于西部水利开发之争的主题策划“天问怒江路在何方”,在苏州世界遗产大会上,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与会代表的轰动,产生重大影响。国际河网(International Rivers Network(IRN))将“《风景名胜》杂志专题”作为第一个参考内容处于重要位置,排在国内外著名媒体如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新闻周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之前。
2006年第11期“特别策划”在关注950岁的应县木塔抢救问题、展示古塔文物和风貌之后,从应县木塔引伸到中国的塔,再引伸到中国珍贵古代木建筑。邀请了葛剑雄、罗哲文、陈望衡等权威专家撰文,内容的高度与深度令人信服。
放眼世界
《风景名胜》虽然把重点放在国内,但时时不忘放眼看世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刊就聘请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著名环境美学专家阿诺德·伯利恩特担任我刊顾问。长期以来不仅设立“环球览胜”栏目,还常搞国外专题。
2007年第5期“聚焦”栏目《极致体验国家公园》中把美国、意大利、中国的国家公园加以对比。邀请亲历实地的摄影师、作者分别对美国大西南十大国家公园和意大利国家公园作生动介绍。并把他们的保护和管理拿来与我国风景名胜区和遗产管理制度作比较。文字生动、图片令人震撼。
我刊还多次做过关于南极考察的报道。2002年第1期“特稿”《历险东南极》的作者曾随“极地”号科考船首航东南极。他生动具体地描述了遭遇气旋,眼看同伴险遭不测;“极地号”冲出冰山缝隙,冰封脱险:面对形同“白色原子弹”爆炸的冰崩,指挥员临危不乱的情景。以及科考人员建设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事迹。并提供了珍贵的图片。
当然还有许多欧美、非洲、澳洲以及亚洲各国的游记及风景介绍。
与时俱进
一本好的刊物必然紧跟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每当有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重大事件发生《风景名胜》总会找到最好的切入点在适合的时机介入。
香港回归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2D07年第7期,正当香港回归十周年,我刊用50页篇幅刊出“特别策划”《香港十年》。本刊记者撰文综述“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五十年不变”的第一个十年,繁荣稳定。又以一组文章既回顾香港近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又生动具体地介绍今天的“动感之都”包括海洋公园、九龙半岛和新界、大屿山、迪斯尼乐园。再配上旅游咨询。这期特别策划得到有关领导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2008年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北京奥运会和四川地震。在这年的第一期里除了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准备状况介绍,更是带着读者作一次“奥运时空的穿越之旅”,对28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城市逐一展示。追溯112年奥运史,漫游全球22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让人爱不释手。
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杂志在第一时间内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联合推出了“援手青城山一都江堰大型公益活动”,得到了全国12个省、市的近20处风景名胜区的响应,为受灾景区的干部职工带去了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的爱心和支持。杂志2008年第6、第7两期对该活动进行了40多页的系列报道,包括及时刊发协会向全国风景名胜区发出的倡议书《“众志成城团结互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专项捐助倡议书》、公益活动纪实报道《7省知名景区爱心联动16万门票捐助情意无价》、深度报道《汶川!汶川!》等。
一年之后,也就在今年第5期。我们的记者满怀深情重返震区,写出了“爱与希望”一组感人的文章。对都江堰、青城山以及麦积山景区劫后重生的状况进行报道,并号召人们到这些景区去旅游,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受灾景区重建。
至于在2005年12月“中国风景名胜区护牌会议”召开后,我刊推出177个国家风景名胜区全记录加强版255页的《国家最美的形象》,发行后立即被抢购一空。为纪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我刊2007年第9、10、11期连续刊发148页加厚版、精华版,上中下《江山多娇》、《中华名湖》《天地大美》,我社库存售完,还不断有人来电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