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信息化陆军和陆军信息化
所谓信息化陆军,就是指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采用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的扁平化模块化编制体制、由具备信息知识和信息素养的军事人员组成、以信息力作为战斗力最重要构成要素,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以地面作战力量为主体、并能与其他军兵种实施联合作战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的质量效能型武装集团。
陆军信息化是指在信息化战争需求的牵引下,利用微电子、计算机,数字通信、激光、微波、红外成像和导航等信息技术建设陆军,使陆军能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传输信息、实时利用信息、实时准确攻击目标,最终建成信息化陆军的过程。
信息化陆军是陆军信息化的最终结果,依此类推,信息化军队和军队信息化,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等概念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如此,只是外延大小有别。
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部队
英语里有“数字化”(digitalization)一词,没有“信息化”这个词,因而美军有“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等术语,没有“信息化战争”,“信息化部队”等术语。但美军有“信息时代的战争”(war inthe age of information)和“信息时代的部队”等概念。“信息化战争”、“信息化部队”等概念是我国专家学者的“独创”,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95年在国防科工委首届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这是中国学术届首次开创性地提出“信息化战争”概念。但“独创”的基本依据还应该是对美军“信息时代的战争”等相关概念的演绎和创新。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战争”即“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部队”即“信息化部队”。不过,“信息化战争”,“信息化部队”不但无形中阐明了和“机械化战争”、“机械化部队”等已有概念的历史演变关系,也更简洁,更符合中国人的用语习惯。
美国陆军的“信息化”建设
美军没有“信息化”概念,我们为什么却说美国陆军一直在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暴露出了各军兵种C41系统不能互联互通的严重“烟囱”问题。战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当时的参谋长沙利文率先提出建设数字化部队,目的是重新设计陆军,“用信息时代的方法创建信息时代的部队”。1994年6月,美国陆军成立了“陆军数字化办公室”。1995年1月,办公室制定了一项数字化总计划,并于2000年底将其第4机步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师。所谓“数字化部队”,是指使用各种数字化装备,以数字化信息为媒介,对兵力兵器实施指挥控制的部队。数字化部队与传统部队的根本区别在于部队的兵力兵器通过通信技术数字化、C41SR系统一体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系统网络化等方式联接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指挥控制实时化、侦察打击一体化,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1999年10月,美国陆军时任参谋长宣布开始实施转型计划——2030年前后建立一支信息时代的陆军,即未来部队。转型计划更加强调全方位的能力建设,即人员、领导艺术及领导者的培训、训练、编制、条令,装备及设施等方面的同步建设。至此,美国陆军的数字化计划“打包”融合到转型计划之中。
随着转型的深入,美国陆军时任参谋长斯库梅克于2004年2月宣布开始实施部队编制模块化计划。模块化编制是相对于当前部队所采用的固定编制体制而言,是一种标准化的以旅为基础的“积木块组合式”编制形式,最初是为装备了未来战斗系统(FCS)的“未来部队”而设计的。然而,伊拉克战争的实践促使美国陆军下决心在当前部队中立即开始推行模块化改制。
从美国陆军海湾战争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计划看,没有明确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信息化,实际上美国陆军一直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且也一直在引领着世界各国陆军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用“信息化”的概念研究美国陆军的发展的话,就可以把美国陆军的数字化计划看作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开始,转型计划则是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转型计划又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将现役部队逐步改编成以装备现役装备为主的模块化旅战斗队,2015~2030年期间再建成15个高度信息化的FCS旅战斗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国陆军从数字化计划到转型计划,从当前部队被改编成模块化旅战斗队,以及FCS旅战斗队建设计划,都是美国陆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之间都是有机关联和逐步深入的关系。
FCS新动向
由于预算严重超支、所需大多数关键技术仍未成熟和应对正在进行的反恐作战的能力受质疑等原因,继2009年4月宣布取消FCS的8种有人驾驶车辆后,美国防部于2009年6月23日公布了《采办决策备忘录》,正式宣布取消整个FCS项目。
有反对者批评盖茨为应对当前反恐作战而忽视了潜在对手的长远威胁,对此盖茨解释说:“把每一个美元用在针对某种遥远或日渐弱化之危险的超额保险上……无助于我们善待人民、改革军队和打赢现在的战争。”盖茨的解释意在说明FCS所要应对的未来大规模作战需求是模糊的,甚至是人为制造的,不能很好地兼顾当前反恐急需,所以就得下马。
然而,FCS的下马并不否定它所体现出来的网络化陆军装备发展思路的正确性和创新性,美国问责办公室(GAO)采办与创新管理部主任说:“FCS发展理念应该继续指导陆军的现代化建设。”所以,《采办决策备忘录》同时决定继续开发已研制出来的FCS阶段性技术成果(网络设备、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配用精确攻击导弹的非直瞄导弹发射系统、排级Block O型微型无人机和小型机器人车辆),用于提高现役旅战斗队的作战能力。不过,美国陆军到2030年建成15个FCS旅战斗队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
基本思路
国外陆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信息化作战理论为指导,以武器平台信息化为先导,以C41SR系统一体化建设及与其他军兵种的互联互通为重点、以编制体制模块化改革为依托、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保障。这五个方面“高度融合”和“无缝衔接”之日也即是信息化陆军最终建成之时。
以信息化作战理论为指导,对陆军信息化进行远景规划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继物质和能量之后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三大战略资源,信息控制物质和能量已不可逆转,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经由高技术战争的洗礼向信息化战争过渡。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力将成为火力和机动力的主宰,火力和机动力的运用及其效果都是以对信息力的掌控程度为基础的,交战双方对制信息权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并将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信息化作战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国家
和地区已初步完成陆军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远景规划。在这些顶层设计和远景规划中,美国陆军最具有代表性。美国陆军于1999年10月颁发的指导陆军转型的纲领性文件《陆军构想》及其后相继颁发的年度转型路线图和年度现代化计划以及于2008年7月25日颁发的《2008年度陆军现代化战略》都是美国陆军转型及装备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据最新版路线图《2004年美国陆军转型路线图》的规划,美国陆军转型总体目标是于2030年前后建立一支“平时能慑服,战时必取胜”的未来部队。类似的顶层设计文件还有英国2004年12月颁布的《未来陆军结构》等。英国计划通过转型将英陆军打造成一支身兼重型部队和轻型部队之长的,更加灵活且能在全世界快速部署的、具备现役部队无法比拟的持续作战能力和战场机动能力的网络化中型部队。
以新型装备研制和现役装备改进为先导,推进陆军装备信息化建设
2015~2030年是各国陆军转型和装备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信息化武器装备将陆续服役,逐步形成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这些新一代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包括美国的“陆战网”、已研制出来的FCS阶段性基础成果,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蓝天勇士”远程/多功能无人机、未来战术卡车系统等;英国的“弓箭手”通信系统、未来快速奏效系统(FRES)、“守望者”无人机等:法国的空地一体作战系统(BOA);法意联合研制的Samp-T陆基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等;俄罗斯的“赫尔墨斯”多用途导弹和1-95主战坦克等。
在新一代装备全面列装前,各国陆军正在对部分具有升级潜力的现役装备进行进一步改进,嵌入新技术提高它们的火力性能和网络化作战能力,延长服役期,以保证转型期新老装备的平稳衔接,实现部队战斗力的均衡发展和持续提高。美国陆军多年来一直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武器装备整个服役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装备开始列装起就根据技术发展对其进行持续改造,这是其很多主干装备“常用常新”的重要原因,并将成为转型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例如,M109榴弹炮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M109A1、A2、A3、A4、A5和A6型改进后,于2007年10月启动的M109A6“帕拉丁”综合管理(PIM)改进计划将使该炮服役到2060年而实现“长命百岁”。美国陆军在《2008年度陆军现代化战略》中将其装备发展战略概括为将“研新”和“改旧”紧密相结合的“四管齐下”——为现役部队快速列装新装备;大力升级改造现役装备;为现役装备插入FCS新技术:大力研制FCS。2005年2月,英国宣布改进“挑战者2”主战坦克和“武士“步兵战车,使服役期延长到2035年。俄罗斯正在建设的侦察打击一体化武器系统是一种运用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将现役先进的侦察器材和远距离、高精度,大威力毁伤兵器融为一体的信息化武器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大型的现役装备改进计划。
为了更好地满足反恐作战需求,主要国家还对现役装备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或整合。例如,美、法、德、以等国分别以现役主战坦克为基础研制了适合城市作战的M1A2 TUSK,“勒克莱尔-城区行动”、“城市豹”、“梅卡瓦4”等主战坦克。再如,为对付伊拉克武装分子的火箭弹,炮弹和追击炮弹袭击,美国陆军将不同军兵种的20毫米“密集阵”舰载高炮、轻型反迫击炮雷达、炮位侦察雷达、“哨兵”防空雷达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研制出了c-RAM系统,并在伊拉克成功地摧毁了来袭炮弹,增强了对间瞄火力的防御能力。
另外,精确制导弹药和无人化装备是陆军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美国陆军已初始列装了采用GPS/惯性导航系统复合制导方式的“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制导火箭弹,还正在研制采用半主动激光,红外成像双模制导方式的精确攻击导弹、中程制导弹药;以色列正在研制300毫米制导火箭弹;意大利和荷兰正在联合研制“火山”155毫米远程制导炮弹。在无人化装备方面,目前美国陆军正在研制小型机器人车辆、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Block0型微型无人机、“蓝天勇士”无人机等。
以发展C4ISR系统为重心,增强陆军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采用先进技术发展数字化、一体化的C4ISR系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使陆军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显著增强。
美军于2003年初步建成了一体化C4ISR系统,大大提高了美军的信息实时共享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目前美军正在进行全球信息栅格(GIG)网的建设,它是美国国防部为实现跨军种信息网络联通的顶层设计,并计划于2020年全面建成。美国陆军目前正在大力建设本军种的GIG——“陆战网”,它将与海军的“部队网”,空军的“星座网”并列成为GIG的军种子网。2020年后,美军还将以GIG为基础进一步发展C4KISR系统,将预警,侦察、监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精确打击联为一体,使分散配置的联合部队能够实施联合目标确定、作战协同,一体化防空,快速战斗毁伤评估和动态后续攻击。美军计划于2030年前后建成C4KISR系统,它的建成将标志着美军目前制订的军事转型计划的最终实现。借助美军的信息技术,台湾当局目前正在实施的“博胜案”完成后,台军的战场管理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台军届时不但可以构建“三军联合C4ISR系统”,还将与美、日军队的作战平台建立一定的小型交流渠道。
以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为依托。构建信息化陆军作战部队
在进行陆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当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C4ISR系统的一体化进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机械化陆军的编制体制进行改革,为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一体化c4ISR系统真正转化为信息化作战能力提供“体制依托”和“组织保障”。因此,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启动了部队编制体制改革。
美国陆军于2004年2月正式启动了建设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模块化部队的编制体制改革。陆军原有的8种机动作战旅正在被改编为重型旅战斗队、步兵旅战斗队和“斯特赖克”旅战斗队三种标准的旅战斗队。根据国防部长盖茨2009年4月6日公布的2010财年预算,美国陆军将组建威45个旅战斗队,而不是原计划的48个。这些旅战斗队将应用已研制出来的FCS阶段性技术成果。
英国陆军于2004年12月开始实施的未来陆军体系(FAS)计划包括从目前轻型,重型部队并存转向轻型、中型和重型部队编配更加合理和平衡的结构,并更加重视旅级部队的作战支援和后勤支援能力。
台湾当局于2001年6月完成“精实案”,其陆军部队已经被改编为40个“联合兵种旅”,目前正在按照”精进案”规划继续对陆军进行进一步整编。
以培养高素质陆军信息化人才为保障,造就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人
只有具有高智能的“信息化士兵”,才能组成信息化的军队。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要求每一个军人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智力水平,具备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结构,具备以信息化战争为基础的系统理论素养,熟悉并能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具备以信息作战为核心的联合作战驾驭能力,真正实现从体能型或技能型军人向智能型军人的转变。
目前各主要国家陆军都正在改革教育训练体制,以造就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智能型军人。智能型军人必须具备如下特点:第一,要具有信息化军事思维,如在装备发展思路上把信息技术看成是最关键的技术,使信息力可严格控制火力和机动力,在编制体制调整上着眼于形成便于信息快速流动和使用的扁平形网状指挥体制,在作战指挥上把信息力看成核心战斗力,把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作为制胜之本;第二,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力求使创新文化深入到人员和机构中,贯穿于陆军各个级别的联合训练,教育和领导者的培养中。
另外,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按照上述基本思路进行陆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纷纷采取加大信息保障系统管理力度、加快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步伐、拓宽信息安全技术研究领域等措施以保障己方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