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2009-11-05 08:54周彩英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语言作文

周彩英

作文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概括社会生活的能力,要达此目的,就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抽象能力、透视能力、迁移能力和优选能力。因此,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和积学相结合,和教材相结合,和评改相结合。

一、和积学相结合

积学,就是积累知识。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的经验证明,作文好的学生都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除了应要求学生读教材外,还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以保证每天有1000字左右的阅读量。此外,教师还应指定优秀的章节让学生背诵,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背诵20篇文章。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就是获取源头活水,就是知识的输入。学生在作文中尽情表达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作文语言和大脑思维不统一,具体表现在辞不达意,病句多,条理不清等方面。这样,虽然作文内容不错,但是不能够通顺、准确地表达,就会影响作文的整体质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语言的表达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变化,或者思维还没有理清,仍然处于混乱状态。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这一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往往口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如有的学生把电视机遥控器上的按钮、按键写成“摁的”、“那个白色的东西”。有的学生写出了“我经常文质彬彬地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样的句子,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而要想准确地描写人物心理、事物关系,就更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了。因此,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以及时摘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也可用来抒写自己平时的内心感受,老师、家长应定期检查、辅导。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方面也训练了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作文水平。

二、和学生实际相结合

透视能力,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要准确、深刻而独到。也就是语言中的切中肯綮,不人云亦云,能独抒己见。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小问题,以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可评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对某首歌曲的看法。要求学生在谈论时要中心明确,有理有据,议论要切中实质。设计时,可以搜索一些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题目,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表达,从而激起学生内在的驱动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喜好爱憎,都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处于少年儿童时期的学生们尤其如此,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着更直接、更感性的反应。过年、过生日、农村里唱戏,最喜欢的人、最生气的事、最难忘的经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乐于谈论的话题,通过恰当的作文题目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作文的兴趣,引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恰当的题目设计就像一条小船,会把他们的思维带入大海,让他们尽情飞驶。因此,要用兴趣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现他们真实的生活,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他们的表达也许会有些幼稚,但却是作文这片园地里最好的萌芽。“我手写我口”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设计学生作文题目的时候,应抛弃一些重复的题目,搜索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陌生的作文题目,使他们更乐意表达,勇于表达。如“我的秘密”“让我(感动、伤心、高兴、烦恼……)的一件事”、“我的快乐生日”、“我看不惯的行为”、“假如我没有烦恼”,等等。

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克服噙着冰块化不出水的毛病,解决明于心而不名于口的矛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之思维敏捷,方向明确。

三、由形化意、由意化文的能力训练

由形化意、由意化文的能力训练就是抽象能力。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把大大小小深的、浅的、迟钝的、无数的经验选择取舍,重新组织,把它镶到艺术的画框里去。”这个“镶”把抽象能力说得十分形象,从总体上看,也就是意到笔随的能力。

训练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写“日记”。要记“日记”,就得观察,得思考,得记录;天天坚持,锲而不舍,这样意到笔随的能力(抽象能力)自然就会养成。日记的内容,应以个人见识为主,也可以抄录名言警句,以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概括生活的能力,这是提高意到笔随能力的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四、和作文评改相结合

作文评改,除了老师评改以外,还可以学生互评或自评自改,这就要求老师在评改前要把评改的标准定出来。通过这样的评改,学生们就能够大胆地相互评改作文,不但可以从中得到教益,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对评改中的不当、疏漏或失误之处,还要进行充分的申辩和反评。写“写作后记”时,要使“评”和“写”都成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手段。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们就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世界,体会别人的內心情感,从而开阔眼界,为自己的作文指引进步的方向。针对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实际,要多组织学生修改作文,并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或者举办作文展览,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写作当中。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和积学相结合,和教材相结合,和评改相结合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当然还需要更专业的方法指导,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多种多样的作文实践,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去摸索和总结。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语言作文
你眼中的我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