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2009-11-05 08:54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理实验

韩 涛

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抓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密切关系。可以说,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为,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只有当学生养成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习惯,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二、打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一定的应用物理知识的技能,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家知道,物理知识系统性很强,科学思想方法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物理现象的特征,类比和抽象物理现象的本质,概括、总结和归纳出物理概念与规律,并把新的概念和规律纳入知识系统中,使知识点连成知识面,形成知识网络。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系统性的知识之后,思维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创新能力也会提高。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学生物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三、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学的实质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想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引导学生去解决。显然,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其最大的好处是:一堂课从一个有意义和有趣的问题出发,立即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并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这个问题的解会是什么?怎样找出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因此,老师的教学设计任务之一,就是把“是什么”的知识努力转化为“为什么”的问题。教学中,师生应共同探讨问题,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思考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带领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所以,将看似普通的教学内容,巧妙地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在问题情景的刺激下,必然产生思维的火花。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景,将这些问题呈现为各种形式,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创新思维。例如,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首先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待学生明确测量方法后,让学生思考: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是不是真实值?然后再思考,用电流表外接和电流表内接两种方法测量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通过这种老师设疑、学生释疑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3.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更多地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能动交流。切忌课堂气氛沉闷,满堂灌,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教师“满堂问”,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没有主动性。“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必然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的认知过程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己去“捕鱼”,还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别出心裁地解决一个问题,必然锻炼了心智,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创新意识。

4.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对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不仅要爱护学生的这种天性,而且要鼓励支持学生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实践证明,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从理解知识来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验看一看”;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来说,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等。所以,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求老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按学习小组,根据提出的问题,动脑动手,积极主动的探究问题,从中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显现,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得以体验,评价和价值观念得到运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以培养。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物理实验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