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写作的源泉

2009-11-05 08:54邱纯纯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作文同学

邱纯纯

当今作文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作文教学侧重于单纯的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且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并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增强感性认识,以使学生养成写作素养,实现人格的发展。

一、为学生提供表演平台,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很多课文都适合学生自编自演,如《晏子使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突出,对比鲜明,通过表演,人物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甜甜的泥土》的内容通俗易懂,反映了生活现实,能激发读者的兴趣,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师生在编演的过程中,可以讨论角色的特征,研究并推敲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通过反复地排练,并把过程写下来。通过参与实践,体验情节,观察生活,进行合理想象,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如学习《包公审驴》这一课时,笔者让同学自由组合、自报角色、自己准备道具,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有同学用纸皮做了一顶官帽和套驴头的辔头,用棍子代替衙役手中的棒;甲同学拉着“驴子”来告官,乙同学则表演驴,只见他弯着腰,“四只脚”走路,表演得非常逼真。“包公”那铁面无私的神情也很到位,而“小偷”那贼眉鼠眼的样子则令人叫绝,包公责令打板子以儆效尤,群众大声喝彩,非常生动,有趣。所有细节都是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加进去的,使得表演更生活、更投入,也更精彩。这样,整场表演下来,学生的作文也有话说了,有的同学从包公的角度写《包公断案》,有的从小偷的角度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的从受害者王五的角度写《宝贝驴又回来了》……这种编编、演演、写写的习作指导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记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是一条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感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多数学生都过着小皇帝般的优越生活,日常琐事全由大人代劳,也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苦。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领学生抓住机会,留心观察,细心体验,以及时将感触与发现记录下来。比如,笔者布置学生搓洗衣服,要求他们留心观察劳动场面,当遇到没有完全洗掉衣物上的污垢的学生,笔者就提醒学生: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家长是怎样洗的。学生由此想到了事先浸泡和选用特效肥皂等,这样洗了后,果然干净多了。在之后的作文过程中,一些原来没话可写的孩子们,也都将洗衣服的过程真切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的还有独特的感悟。

生儿养儿今,方知父母心。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养儿、育儿的辛苦,笔者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护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蛋,启发他们:“爸爸、妈妈把我们抚养了这么大了,今天让你们也来当一次爸爸(妈妈),这个鸡蛋就当你们的孩子,要小心地呵护,一个星期下后,看谁是最称职的爸爸(妈妈)。”由于活动内容新颖,学生的好奇心重,都信心满满的。有的拿盒子给“孩子”当摇篮,有的将孩子装扮成洋娃娃、小可爱,还有的取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孩子们”都发生了变故,有的被弄碎了,有的忘了带,但也还有同学在坚持同“孩子”聊天……一星期下来,同学们尝尽酸甜苦辣,个个百感交集:“原来当爸爸这么辛苦,这七天我做事都小心翼翼的,哪儿也没去。”“我以后不敢对爸妈发脾气了。”“护蛋七天,我每天都写护蛋日记呢。”因此,学生的作文题目也都丰富有趣,有《蛋蛋历险记》、《感恩》、《护蛋日记》、《妈妈辛苦了》……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亲情、体验亲情,并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奉献,由此达到了活动目的。

三、与学生心灵对话,触动写作的灵感

陶行知说:“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然而,在课堂这个阵地上迸发出的火花往往被忽视。笔者认为,在北师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值得学生回味,因此,不妨让学生加以整理、提炼、整合、复述和拓展,然后与他们心灵对话,使之把握课文内容,以有效训练书面、口头的表达能力,从而增长见识和主观能动性。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学生就会对生活形成独特的见解,并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如教学《大地的话》这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如果你是大地妈妈的话,对大自然的小草根、小树苗、小石头之类的东西,你会嫌弃他们吗?”接着让学生仿写、小组互动、朗读、修改等,从而陶醉于文质兼美的诗篇中。如,可以从《永生的眼睛》一文中了解到:温迪和爷爷生前有个愿望,死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采访、调查、交流等,并结合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出写作题目——《世间有真情》,一段话、一个事例就让孩子们找到了善良、纯真的定位,并在各自的作文中流露了真情。

另外,我们还借助课堂制定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并结合单元主题,与学生的需要紧密结合,为他们提供写作的情境和平台。如一次,学生正侧耳倾听老师的感恩演讲。

师:人要学会感恩,要感激我们的父母;感激我们的亲人。人难免会犯错误,不管以前你们做过什么对不起父母、老师的事情,现在都请大胆地站起来,说一句感恩的话……

生:我想到平时对父母的不孝敬,不礼貌,觉得实在是不应该啊。(眼睛红了)

生:我想我妈妈上次冒雨带我去看病那着急的神情,我觉得好感动啊。(流下了泪水)

生:我想到老师您批评我,我不服气,就在背后偷偷地骂了您。请您原谅我好吗?(低下头说)

师: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多么纯洁的心灵啊,你们愿意拿起笔来诉说你们此时的心情吗?

同学们个个奋笔疾书。这场感恩讲座宛如一剂良药,抚平了学生受伤的心灵;它又如一面镜子,照亮了学生的良知。就像某作家所说: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有笑有泪,这就是生活。

四、为学生搭建平台,发展语言能力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多种训练表达能力的平台,以弥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十分有限的实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弱是习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开辟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竞争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学会表达自我。如在班级中,可以每周确定一个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辩论,要求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这样,学生为了取胜,就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查找资料,确定小议题,记录有力论据,从而增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议题辩论赛,以训练学生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并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文字,再归纳整理,从而促进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要二者相互促进,在长期的定向训练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作文同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