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1.解放头脑、丰富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跳绳接力比赛时,采用多种跳法的比赛形式,让学生自由结伴,采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快能达到终点的跳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一节简单、乏味的跳绳练习,变的丰富多彩,学生练得热火朝天,是老师的开放性教育让孩子们的想象真正“飞”了起来。
2.解放双手,创造思维。“解放孩子的双手”就是要让孩子有动手“做”的机会。“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才能得到反馈。同时,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体现,思维才能得到拓宽。如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在学习安全常识时,要让学生认识红绿灯,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彩笔描绘一幅“交通图”;在学习个人卫生时,不妨让学生去查阅有关“细菌”的一些资料;在学习测量学生身高时,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进行相互测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真正做到了“动手有动脑”,他们的创造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3.解放眼睛,发展思维。陶行知说:“人身生理之结构,关系心理作用至切。”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所占的地位更特殊,作用更显著。“两只眼睛,便是一对天文镜”。孩子的眼睛解放了,就能看到他们所爱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创造”提供了一个润泽的“温床”。由此可见,观察是创造的起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扬起创造的风帆。
4.解放嘴巴,拓宽思维。陶行知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要鼓励孩子们“有话直接和先生说,并且高兴心甘情愿地说”。只有解放了嘴,“孩子得到言论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孩子想说就说,才能尽情舒展其活泼的心智和自由的天性,才能发表其独立的见解。如在教《立定跳远》时,根据学生爱动物、爱模仿、喜爱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创编“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青蛙和害虫两种角色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学生自己想办法,相互之间讨论,再动手摆成各种形状的“荷叶”,让小青蛙跳着能很快的捉到害虫。在摆放荷叶的方法上,有的小朋友是单个的,有的小朋友是两个并排放的,还有的是一长条,五花八门,各有妙招。练习形式上,有的小朋友就用单脚跳的形式,有的小朋友则用双脚跳的形式,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学生在相互讨论协商活动中,个个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锻炼了身体,活跃了身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上给了孩子充足的说话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学到本课以外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拓宽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5.解放空间,创造能力。“将教育送到大自然、大社会、大森林中去”,“解放空间,把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这是陶行知关于解放空间的疏义。他坚信,“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才能各尽所能”,解放了儿童的空间,才能“使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
如一年级学生做“平衡凳游戏”,老师让学生进行创新练习,学生尽情地创造出匍匐、双足跳、仰卧双手拉凳侧背向移行等多种方法,还能将凳拼成各种图案。更妙的是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将凳越减越少,直减到一条,要求全体学生都能上凳。教师不急于让他们练习,而是让他们想一想,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年级学生的脑筋可真聪明,他们先多数人侧身站上凳,紧紧贴住;剩下的学生,用一足踏上凳侧,另一足悬着,手拉上面的小朋友的手,整个班级真象“孔雀开屏”,简直不可思议。通过交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快乐,体验到了合作的魅力。
6.解放时间,发展个性。陶行知认为,“时间的解放是顶急需的解放”,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给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让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的天才”。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与反思能力也需要在时间的解放中陶冶、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