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虹
每个人要在积累金钱的同时,关键要增加内心的幸福感。
一年赚14万攒下10万,一对80后夫妇在网上晒起了“抠抠族”生活的帖子,引起众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种简朴到极致的生活了无生趣,但也有人力挺这种生活,认为勤俭是种美德。
在我们生活周围,除了“抠抠族”外,也许可以找到另一些身影:一掷千金的购物狂、懂得享受也善于安排的理性消费者等。每个人对财富的价值取向和处理模式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在积累金钱的同时,增加内心的幸福感。
“抠门”背后的心理分析
这对80后夫妇自称,两人年收入为14.27万元,由于苦心经营“抠抠族”的生活,每年两人能攒下10万元,占总收入的70%,这让跟帖者们惊叹不已。
与众多“抠抠族”一样,这对夫妇省钱的最大秘诀是记账,账本详细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两人的全年账单中清楚可见:他们买衣服从不去很贵的商场;早饭、午饭在单位吃,晚饭在家吃,很少出去吃饭;每月水电费不过百,供暖费单位报销;行是“夫妻双双把车骑”,基本不打车。
就这样,这对夫妻每年能存10万元,这个数字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些网友对于这种没有娱乐消遣、简朴到极致的生活提出质疑:“这还是80后的生活吗?”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淡如白开水,了无生趣。但是,还是有些人力挺这种生活,认为勤俭节约是美德。
网上也有不少关于“抠抠族”的“省钱经”,比如积攒折扣券、拼卡等,“抠抠族”的种种表现,引起了心理学专家的兴趣。资深心理咨询师郭铁军谈到,“抠门”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有些人已经习惯节俭,这和他们的财富水平无关;有些人是“怕穷”,他们时刻有危机感;有些人是对自己大方,对别人很抠门,这类人通常比较自私;还有些人是对自己很节俭,对他人很慷慨,他们热心公益,常有帮助他人的想法。一般来说,在金钱方面,人要有正确的消费观,让自己的欲望水平和实际能力相匹配。
财富积累与幸福感受
与“抠抠族”不同,有些年轻人是属于“购物狂”,他们看到心仪的物品便难以自持,他们接受新的消费观念,却又常常做出连自己都预想不到的非理性消费。有心理专家分析,有些人疯狂购物,是源于一种占有欲,他们疯狂购物后有时可能会后悔,演变为罪恶感和焦虑感;而另一种非理性消费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购物成了一些人宣泄压力的通道之一。
除了我们熟悉的“省钱狂”和“花钱狂”,有专家还列举了“送礼狂”和“赚钱狂”。专家认为,对于“省钱狂”和“花钱狂”来说,他们可以列出“愿望清单”,写出他们想做的事,以及想得到的东西。这样一来,对于“花钱狂”来说,他可以明白,自己还有许多愿望未实现,自己要有所节制;而“省钱狂”会从中意识到,为满足生活需要,不能一味地存钱而不花钱。还有,“送礼狂”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内心需求;而“赚钱狂”要减少一点对工作的投入,多考虑家人的感受。
不同个性和生活态度造就了消费理念上的差异,此外,理财专家说过,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来进行投资,这和心理专家的说法暗合。郭铁军认为,人在年轻时要懂得合理投入,年轻人不仅要看重自己现有的储备,还要注意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在中年阶段,人要注意调整目标,认真规划;在老年阶段,人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储备,最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最后,在财富与幸福感的问题上,一位心理学家的话让人回味:“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定义财富,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财富状况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