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兵
50年代初期,海南只有35家小工厂,工业总产值仅仅4200万元;而60年后的今天,仅仅2009年7月一个月,全省就完成工业总产值91亿元!
如今,海南已经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岛屿,海南的雄心已经跨越神州,走向海外,而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为海南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50年代初期,海南只有35家小工厂,工业总产值仅仅4200万元;而60年后的今天,仅仅2009年7月一个月,全省就完成工业总产值91亿元!
海口从一个滨海小城发展成为一个初步现代化外向型的中等省会城市,三亚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了初具规模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博鳌亚洲论坛、粤海铁路、东环铁路、文昌航天基地,海南洋浦保税港区、航权开放、“9十2”区域合作、规划中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国际旅游岛建设……如今,海南已经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岛屿,海南的雄心已经跨越神州,走向海外,而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为海南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见证——火柴厂见证现代化工业的起步
一盒小小的火柴,一个时代的象征。如今,火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同昏黄的油灯一样,悄然退出市场。然而,海南现代化工业就从这里起步。
海口火柴厂从1955年诞生到1993年全面停产,留下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轨迹,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衰亡。海口火柴厂的厂房,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昌茂清华园商品楼。但是,曾在这里留下汗水和青春的老人们回忆起那个火红的年代,尤如一根火柴被擦亮,使他们可以重新看到那曾经多么耀眼的光芒,折射出那段曾经辉煌如今已泛黄的历史轨迹。
今年已是82岁高龄的曾亚三老人,已经记不起是1955年的哪一天进入刚建厂不久的海口火柴厂了。就从那一天起,她成为了一名地方国营工厂的工人。从1955年进厂当工人到1985年退休的30年,是她脑海里永不磨灭的一段记忆。
虽然当时只有31.5元的工资,但国家工人身份的光环,还是让曾亚三的心里有着几分自豪和骄傲。在那个年代,能成为国家工人的,只有城里人和退伍军人,他们的身份都很受尊重。“当时,只要进了工厂有了工人的身份都不愁嫁娶。”曾亚三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那年曾亚三才25岁。当时工厂向社会招工,已有家庭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且非常顺利的成了火柴厂的一名工人,“没有考试也没有找关系。”
全国上下热火朝天的大力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每天早上7时,伴着大喇叭中传来的激奋人心的全国各地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消息和革命歌曲,工厂的钟声响起,曾亚三就和工友们忙碌起来。那时候一天基本上要工作八九个小时,加上火药的味道很大,有时候曾亚三会感到有点吃不消,但“国营工人”和建设新中国的自豪和激情,压倒了一切困难。
“在我们工人心里,工厂比家还重要。”有一次,海口刮台风,为了保护工厂的财产不受破坏,没有任何通知,晚上8时,她匆匆赶到工厂,却发现已经有二三十人在那里了。“那时候,大家的思想都很单纯,也很统一,都是一门心思为了国家,为了工厂。”曾亚三说,那时候工厂很少放假,没有周末,没有假期,还要经常加班加点,但工人们毫无怨言,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时刻激荡在内心。有一年大年三十的下午她还在上班,听到厂外鞭炮声响起,那时真的是归心似箭,但她还是坚持到最后一班岗。
希望——农民可以吃到肉了
“当初真没想到,自己家能分到那么多田。”回忆起60年前的往事,已经83岁的邱阿婆兴奋地搓着因长年劳作而骨节突兀的双手。海口解放那天,时年24岁的她没有来得及穿鞋,便从自家的田埂上(当时的海口市城西路并不存在,还是一片农田。)跑进了欢庆解放的人群中,看着解放军的队伍向城市开进。从17岁披上嫁衣,这个土生土长的海南农妇家的稻田旁,曾经留下过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也曾经留下过“国军”惊慌失措的足迹,但这一次,人民解放军带来的是战争结束的消息。
解放之初,海南土改和社会主义改造搞得风风火火,邱阿婆家分到了30亩农田,半水半旱,这让她高兴得煮了一锅白米饭。她盘算着去借一头牛,赶在播种季节来之前,好好把家里的田翻一下,希望来年秋天能让全家人吃上饱饭。但难题随之也来了,她的丈夫为避战事长年在外,当时生死未卜,一家老小6口人只有她一个劳动力,解决“肚子问题”自然成了她一个人的责任。但不管有多艰难,自己有了农田,今后的日子就有了盼头。那时候,邱阿婆最大的梦想就是全家人吃顿饱饭。
邱阿婆说,当时带着全家老小去吃“大锅饭”是心酸的。纯朴的农民们总相信公社里有吃不完的粮食,然而即使是赶上好年景,大家也只能在秋收之后喝两个月没多少米粒的稀粥,更多的时候,人们都不得不吃地瓜根、米糠、玉米梗和高粱梗。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邱阿婆最感慨的就是没有一顿饭能吃饱。“家里种的几株香蕉树救了我们好几次。”邱阿婆回忆说,那时家里的老人饿得没力气走路,她便把香蕉树的树心煮来吃。
由于难见荤腥,百姓普遍营养不良,时不时就会听说谁开始浮肿了,谁家的小孩、老人肚子鼓起来了,而往往肚子肿大就意味着,这个人时日不多了。
1958年,邱阿婆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丰收,她家的稻田亩产突破了400斤,双季稻更是达到每亩近700斤的水平,那年,全家人吃了3个月的饱饭,一日三餐都是干的,家里养大的鸡鸭交到队上,不但能换到工分,还拿到了4.5元钱,逢年过节,她家的餐桌上终于看到肉了。
信念——种橡胶就是做贡献
1951年初,在海南军政委员会橡胶垦殖处领导下,建立了坡塘、南太、南桥、美文4个橡胶垦殖场和木排育种站。这是海南岛历史上建立最早的国营橡胶生产单位。1952年,华南垦殖局接管了这5个单位。
后来经多次整合,在今琼海境内的坡塘和南太,与其它垦殖场一道合并为南太农场,后为东太农场;在文昌境内的美文合并到文昌,后为东昌农场;在陵水境内的南桥,合并了其它单位后,改为今天的南林农场。木排育种站后来合并为西流农场,现在又合并到西联农场。
今年80岁的胡观连,是在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被动员和选拔参加垦荒种胶大会战的。他在1951年8月被选中,分配来到位于儋县的木排育种站。
胡观连记得很清楚,他们从那大到木排,是步行去的,走了3个多小时。
他们到时,已有临高县政府动员的农民工先期到达,并开始了开荒建苗圃的战斗。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茅草屋。没有床,用木头搭起架子,床板也是用木棍排起来的,人就在上面睡。开荒时没有路,用刀开路。
育种育苗的同时,开荒和挖穴植胶的任务越来越紧。
那时的原始森林里,野猪、狼有很多。有时候它们来偷吃橡胶苗,大家轮番看护苗圃,还时常捕捉些野猪来改善生活。
最可怕的是毒蛇和大黄蜂,会致人死地。有一次胡观连和几位战友被一群大黄蜂追赶,仓皇逃窜。最后他们想出办法,点起火反攻,才得以脱险。
后来,胡观连又先后被派往二场(今西庆一带)、四场(今西联农场)和六场(今新盈一带),继续带队开荒。从先期的测量,到砍树,再到定标、挖穴和定植,他都参加。一亩地一般定植25到30株胶苗,一个林段100亩左右,中间还要空出防风林。
胡观连不能忘怀一件事,就是走路太累了,他曾向一位琼崖纵队过来的干部,借马来骑。借了好几次,很过瘾。
“那年月,艰苦是艰苦,也很累,但大家的心是热的,干起活来劲头十足。”胡观连说,腰被压弯了不喊累,手磨出老茧不叫苦,大家谁都不甘心落后,因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发展橡胶是在为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