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为什么能够在德国上台?

2009-11-04 09:23尹国安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凡尔赛法西斯希特勒

尹国安

德国法西斯上台是20世纪人类的一大灾难。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500万以上的犹太人、80万吉卜赛人,200万以上的波兰人、600万的苏联战俘和平民惨遭屠杀。人们很难把这一切与德国相系:一个饱受古典音乐和古典哲学浸淫的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为何走上法西斯这条不归之路呢?

德国有着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在一战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经过200多年的熏陶,德国人形成了这样的性格:“只要皇帝命令他们齐步前进,他们就默默服从!”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下,致力于对外扩张,从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到希特勒无不如此。希特勒曾扬言:“保证德国的生存空间是我们的最高原则。”

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与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一战后,德国受到战胜国制裁,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丧失了13%的领土,丧失所有海外殖民地,赔偿320亿美元,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海军主力战舰不得超过6艘,不得拥有潜艇、飞机、坦克或重炮等攻击性武器。这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正是《凡尔赛和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希特勒纳粹党就迎合德国人民的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号召撕毁《凡尔赛和约》;进行民族复仇战争,以“走出今天的狭隘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史学家丹·洛林说凡尔赛条约的连锁反应引发了二战。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到1932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农业生产下降了30%,600万工人失业,农民破产,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而魏玛政府举措失当,又加剧了危机,使社会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德国人民陷入灾难的深渊。这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创造了条件,其势力趁机发展起来:1930年9月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得到了6409600张选票,107个席位,成为国会第二大党。1932年7月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13745000张选票,230席位,一跃而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3月举行的最后一次民主选举中,纳粹党得到17277180张选票,288个议席。

德国纳粹党的欺骗宣传与垄断资产阶级对其支持。德国“纳粹党”的全称为:“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称为“法西斯党”。20世纪初,德国盛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思潮,希特勒纳粹党打起了这两面大旗进行欺骗宣传:宣扬“社会主义”,向工、农等各阶层大开空头支票,让人们相信他上台后会给德国人民带来工作、面包和幸福;鼓吹民族主义,希特勒对凡尔赛体系大作文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于战争赔款和《凡尔赛和约》的其他限制,把矛头指向法国和其他协约国。其实这些对民众的宣传与许诺,只是欺骗,但在当时,能理解共产党所说的“选择了希特勒就是选择战争”这句话的人太少,人们大多相信的是希特勒的谎言。正是如此纳粹势力在经济危机下才迅速膨胀。其实希特勒纳粹党真正代表的是垄断资本的利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是为了解决德国资源贫乏、市场狭窄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对内叫嚷要实行“托拉斯国有化”,实际上是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利于垄断寡头实现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纳粹党成为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争夺超额利润、发动侵略战争最理想的工具,正是因为如此,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给纳粹党大量的资助,在政治上加强同纳粹的联盟。

1932年11月9日,德国垄断资本的巨头们联名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专政开始建立。1934年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国家总理。希特勒通过政治、经济、对外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巩固、扩大德国法西斯专政。

政治上,纳粹党通过一系列暴力和行政措施,改变内阁的构成,排斥异己、争取对军队的控制权,利用“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对反对派实行恐怖政策,建立起了极权统治。

经济上,一方面,大量扩充公共工程和刺激私营企业来扩大就业,另一方面,扩军备战。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失业人数到1937年已减少到不足100万,国民生产水平到1938年增长了102%,国民的收入增加了一倍。经济奇迹创造了希特勒的神话,德国人陶醉了。

外交上,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军事冒险的成功,使希特勒赢得了军队的支持,也助长了其侵略的野心。

在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上台,并迅速得到巩固、扩大。德国的、也是人类的灾难由此降临了,这成为人类最深刻的悲哀。

[巩固练习]

1、1929~1933年德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的原因有()

①对外赔款依赖美国资本②政府软弱无能

③严重依赖国外市场④国内市场狭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分子肆意践踏民主、法制,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专政表现的是()

①武力夺权②取缔其他政党③文化专制④种族灭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凡尔赛体系本身来讲,《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人的苛刻条件使德国政府,无论是谢尔曼政府,斯特莱斯曼政府,还是希特勒政府,都难以容忍,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是他们的既定政策。”

材料二尽管30年代苏联一贯倡导建立反德大同盟,但英法的软弱使苏联不得不考虑与之结盟的价值,一旦德国占领了波兰而达到苏联边界,它们是向德国宣战还是按兵不动,让苏联独自对付德国的进攻呢?

材料三1939年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在发往柏林的电报中称:“斯大林对英法的讽刺和批评要比对所谓侵略国家,特别是对德国的讽刺和批评尖锐得多,这点很值得注意。”

材料四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向外扩张版图的思想开始在苏抬头,斯大林拒绝马列院院长阿多拉茨基的建议,反对在联共(布)理论刊物上重新发表恩格斯《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一文。“祸水东引”和“祸水西引”是对孪生兄弟,“祸水西引”是苏联对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回报。——《史学集刊》

请回答:

(1)材料一德国历届政府“难以容忍”主要针对的是哪些国家?摆脱《凡尔赛和约》的结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舒伦堡要希特勒注意什么?希特勒采纳他的建议的结果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苏联二战前的对德政策?

(4)综合以上材料,应如何汲取历史教训?

参考答案

1.B 2.B

3.(1)针对国家:英法。结果:德国成为欧洲第二次大战的策源地。(2)注意:利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英法之间的矛盾。结果: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由倡导建立反德大同盟到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首先遭到德国的进攻,为备战赢得时间;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4)无论是“祸水东引”还是“祸水西引”,客观上都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恃强凌弱和牺牲他国,最终只会害人害己。反法西斯力量早日联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大战的爆发。

猜你喜欢
凡尔赛法西斯希特勒
新语
“凡尔赛”的意义与用法
凡尔赛C5X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四)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