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孟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1957年2月1日,黑龙江省省长欧阳钦聘任宋老云桐为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3月22日,为加强文史研究馆工作的领导,又聘请我的祖父丹阶公广庭任省文史研究馆首任副馆长。宋老与丹阶公同为爱国志士,民国年间即是至交。宋老的干部履历表记载,从1905年黑龙江省将军衙门内文案书启委员,直到1926年直隶省(今河北省)政务厅长兼代理省长,民国年间宦海浮沉,证明人皆是丹阶公。我读小学时曾随祖父去过几次文史馆,见到宋老与他的外孙女马嘉芙小姐。宋老中等身材,四方大脸,黑面白发,留小背头,体态健壮,微显将军肚,背略有弓驼,但精神矍铄,和蔼可亲。
文史馆是一座欧洲古典复兴“巴洛克”建筑风格的黄色二楼,位于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面吉林街130号。楼前挂着两块白底黑字条型牌匾,左题“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右题“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中间乃带扶手的十二级石阶,被缓台分成上下两层。当时,拾级而上,行至缓台向北眺望,尚可见古川大河松花江。文史馆后花园长着许多艳美的西红柿,我欲摘之,被丹阶公喝止。宋老挑选熟透的数枚,微笑着送至我手中。2006年9月12日我被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故地重游,睹物思人,宋老音容笑貌,皆历历在目,不由得感慨万千。我追思亲闻、目睹往事,多方搜集史料,寻访知者核实,始乃敢不惧文拙,秉笔直书宋老小传如下。
坎坷为官,百姓为之立碑
宋云桐,别名云同,字梓樵,又字子樵,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汉族。
1879年4月25日宋云桐出生于石头河子屯,13岁时随家迁至呼兰府五站(现肇东市辖)。1901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师范学校(校长王福同)。1904年春投效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衙门内文案处充任书启委员。1906年4月派充黑龙江巡防军中路马前营营务处任书记兼带右哨。1908年任黑龙江省墨尔根副都统衙门文案处总办,兼戒烟所总办、筹款总办、巡警总办、两等学堂总办、统计处总办、税务帮办。
1910年9月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黑龙江省活动主办人之一。1912年调黑龙江省巡防八路统领部任执事官。1915年任陆军第七混成旅司令部参谋长。
1917年赴俄国后,他在东海滨阿穆尔省任华侨总会会长。当时俄币贬值,加之帝俄残酷剥削,旅俄华侨生活不能维持,宋云桐多方设法加以保护。十月革命后,沙皇势力退到西伯利亚一带,加紧迫害华侨。1919年宋云桐率10万华侨由海参崴回国。孙中山得悉立发贺电,并盛情邀请他赴广东会商革命。从此宋云桐在黑龙江威望日高,影响渐大。
1920年他任中东护路军哈满司令部少校参谋。1921年任黑龙江省呼伦贝尔交涉署科长,同年3月赴苏俄,参与中东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接线”谈判,12日达成协议后正式通车。4月调任吉林督军署中校参谋。1923年5月,调署吉林省富锦县知事。当时富锦“土地荒芜,芦苇满地,匪患天灾使人民无法生存”。宋云桐到任,扩充商团200名,增加城乡民团1800名,以求自卫,使富锦一带恢复安宁。之后又开辟集贤镇、七星屯镇两处街基,以兴商业,繁荣经济。宋云桐在富锦县虽不足五月,但治理有方,政声甚佳。宋尚与曹霈恩合著《富锦县史录》,为后人留下了珍贵文献资料。
1923年10月,宋云桐调署吉林省宾县知事。当时宾县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宋书赠乐善好施者《惠我灾黎》、《急公好义》匾额;亲率队伍扫除大青山~带匪患;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兴办中等教育(初中),主修《宾县县志》。
1925年宋云桐调署吉林省榆树县知事,宾县民众为之立碑,缅怀其功绩。碑文云:
宋监督去思碑
天生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才;有非常之才,乃建非常之功。循名核实,事半功倍,历历有可考焉。我县长梓樵宋公,来守是邦,励精图治,百废俱兴。适直奉战事,万方多难,防军调转,盗贼滋炽,地方自卫之责,仔肩独任。整顿警团,分扎驻防,步武井井,地方赖之久安。惟有我八区,地偏壤微,区南连老黑顶子,西接大青山,盗贼扰害,民不聊生。监督视民如伤,保民为念,即调遣保卫第一队驻轨靶草沟。当此绿林啸聚为患,犹兴六月之师,将将将兵,亲履其境。暑不张盖,露宿风餐。以县长而兼军长之职,乃裹糇粮。日与士卒同甘苦,枕戈待旦,一夕数惊。大青山捣毁贼巢,督饬合围,杀敌致果。数十日靖息盗氛,千百户保完生命,东南半壁,倚畀长城。不意功成则退,卧辙难留,德被民生,情深爱戴。公虽去宾,遗爱在民,勒碑刻铭,民不能忘。
1926年,宋云桐任直隶省公署政务厅长兼代理省长、官产处总办、私产处总办、天津市政公署总办。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宋云桐于1928年春愤而辞职。1929年在天津、广州等地参加“倒蒋”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得悉宋云桐在黑龙江各地的影响,以高官厚禄诱宋出任伪职,宋不愿当亡国奴,断然拒绝,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是年,宋云桐与张勘等人组织民族生存会,宋被推举为理事长。1933年夏,为拯救民族危亡,去广东等地呼吁抗日救国,当年被推为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参议。1935年秋回到天津。1936年3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专门委员。1937年2月辞职。是年秋“七七”事变,乃赴西南。
1938年5月宋云桐到陕北哈拉寨马占山将军处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奔走各地,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42年夏到陕坝务农。1943年冬到重庆,经同盟会故旧国民党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介绍,去会见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但因故未能见到,后与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面晤,戴笠游说他准备为国府接收东北出力。1944年7月,宋云桐再返天津,居永丰西里50号。1946年回沈阳,12月任国民政府东北生产管理局辽北分局新台子制油厂厂长。1947年代表合江省鹤立县竞选国民政府国大代表。1948年11月1日沈阳解放,6日,宋云桐交代工作,赋闲家中,因属寄居性质,寓所除被褥外别无他物。宋云桐出身贫农家庭,青年时代于哈尔滨当过铁路工人,颇能吃苦耐劳。1949年2月为生活计,始于西门外大街摆卦摊卖卜,并赋诗自嘲:
生平不愿受人怜,卖卜图谋糊口钱;
日坐街头成小道,无风无雨也消闲。
老而弥坚,爱党爱国献余生
建国后,1950年春至北京,借寓西城学院胡同30号友人聂家,又徙居张国胡同甲11号,日晨练武术。由于宋云桐在旧社会为政清廉,没有任何积
蓄,乃于市街为人代写书信谋生,并请隆福寺带经堂代卖其藏书,但仍生活拮据,朝不保夕。夫人任佛贤女士因此到东四公安分局第五派出所起执照,获准每日至北新小市摆摊变卖杂物。北京当铺取消,宋云桐略有微辞:“不如有当铺,小市东西无人买时,也好方便救急。”对当时土改运动,他也认为:“东北的地主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剥削起家,有的是劳动起家。东北原先地广人稀,有的山东人带着孩子老婆讨饭至此,他们省吃俭用,苦干数载方买下一小块地成为小康之家,几代后成为大地主,这样你能说他们是剥削起家的资产阶级?”
1951年4月3日,宋云桐迁鼓楼草厂甲60号。是年秋,他被举为鼓楼草厂街道治安保卫委员。他经常在里弄间宣传敬老:“孝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优美德行,近来的社会青年只重视第二代,爱孩子如珍宝,视父母若路人,这是人伦的退化,应当提倡孝的优秀传统,以重党的美德。”
1952年他参加东四区政府政治讲习班第四班学习。
1953年他给毛泽东去函,要求为新中国工作,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支持。4月他被聘为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195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还鼓励别人要相信党:“我不是共产党员,我是民革成员,但我所以拥护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得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所以我们跟着党走没有错。”
1957年黑龙江省副省长李延禄在北京开会与宋云桐相会。宋于民国年间与李共事多年,即致函陈言:“我除了头发白了之外,其他体力与器官,和我们在广东省见面时一样,都没有改变。”表示“思还故土,报效桑梓”之愿望。2月经李延禄介绍,宋云桐被聘为黑龙江省首任文史研究馆馆长。5月,政协黑龙江省一届三次会议增补宋云桐为省政协委员,宋云桐在会上建议:政府及省内各界人士对文史工作给予各种支持,改变现时人力、财力、物力不充裕的现象。
宋云桐在文史馆工作期间,工作积极,要求进步,深受群众拥护。多次当选为民革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市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宋云桐兼任黑龙江省历史学学会理事会理事,著有30万字《江东六十四屯的悲惨》及《黑龙江省政纪要》等书和大量文史资料。
宋云桐对抗日名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省体委主任、省政府参事苏炳文被打成右派有想法,因而对苏炳文的批判不积极,1961年受到大会批评。他不满而赌气说:“统战部批评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不信任。国家拿钱养了一些废物,我不能干这个玩艺了(指文史馆长),我要退职,饿死拉倒!”
宋云桐曾两次给周总理写信,介绍并请为伪满专卖署长赵俊伯等安排工作。他在致省委中共黑龙江统战部长信中云:
张瑞麟部长同志:
请您允许接受我的这封商榷信,我的出发点是:(一)是我对国家的贡献,(二)合乎条件,(三)不违背政府政策,也可以说合乎政策的。
是什么呢,就是赵震,又名东凡,现年七十五岁,巴彦县东五里大房身汉族。原先他家有三十垧地,是自耕农。他十岁入私塾读书,二十岁考取秀才,己酉科优贡,朝考二等分发吉林候补,历任巡检,县知事,京奉铁路局处长,交通部司长,吉长、吉敦铁路局长。伪满营口渔业局长、哈尔滨市长、银行董事长等职。
解放后曾经被捕入狱,由哈市法院判徒刑三年,期满释放,恢复公权,经过两次选举。
他前半段,读书、出仕,我都知道他很洁身自爱。“九一八”后伪满这半段我不清楚,可是经过判刑期满释放,这就证明他不是坏分子。现在他住长春,他虽有儿子工作,但是仅能维持自己家室生活,无力照顾他,几年来东挪西借,精疲力竭,转瞬冬季来临,有冻饿之忧。这个老人对黑龙江来说,科甲中仅剩他一人(丹阶公于1959年病故,故如此云),对国家来说是可宝贵,对本馆来说,本馆馆长、馆员共有八人,死了两人,现在共有六人,照原定额相差甚远,可否把他加入,请您同志酌之,如果可行,一则救了他的困难,二则他将最后的力量贡献出来,这也是一个收获。
我毫无私意,我对他必负完全责任,我出发点如上所述,是商榷性的,能行与否,请
同志卓裁。此致
敬礼
宋云桐拜启
九月二十八日
总体看来,他对待自我改造的态度,比较明确,并鼓励别人要很好改造。比如他说:“当前形势非常复杂,我们在这个时候,自我改造,思想意识形态,立场问题,更显得重要,我们墙上贴着(指宣传画——永远跟着党走),嘴里也说着,要跟着党走,喊口号不行,要实际行动不能动摇,在原则问题上,不能马马乎乎,我们要坚定地跟着党走!”
1959年5月宋云桐分别上书黑龙江省长与省委统战部部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表示出要求进步之热忱,“年虽八十心尚不死”,“保证严格认真遵守党的纪律和一切政策法令”。
1964年8月19日,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对宋云桐鉴定:
宋是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旧知识分子,为人比较正直,因而对我党坚决反帝、反修表示赞成。几年来在政治上表现尚好。对国际国内的大是大非问题,一般还有些认识,同意国际形势发展有利于我们,不利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看法。对我外交政策总路线表示拥护,说:“这条总路线正确,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对反对修正主义比较积极。但他是从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认为苏联过去侵占了我们的土地,拉了我国机器,应当反。把反修、反苏混为一谈。对党在国内的方针政策,一般表示拥护。但对某些重大政策有过不满情绪,如对统购统销、粮食定量等,感到不自由、受限制。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表现尚好。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表示钦佩,特别是对三年灾害的年代里,人们情绪安定,这是古今中外所罕见,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的伟大功绩。在三个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中,对阶级、阶级斗争,和进一步加强自我改造,有一定的认识,也鼓励别人要很好的改造自己。但该人敌我界限不清,感情用事,曾数次写信介绍一些汉奸老朋友到政府工作(被拒绝)。
在工作和学习上比较积极,前几年撰写不少文史资料。近两年来,由于年老体衰,没做工作。
1965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瑞麟与宋云桐去宾县视察工作,见到40年前宾县各界人士所立之“宋监督去思碑”,张部长动情地慨叹道:“宋老,你为宾县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人民为你立的碑,可以立住了!”
1967年4月,宋云桐在哈尔滨逝世,终年89岁。
责任编辑秦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