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立 吴金椿
摘要: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许多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立法力度,通过发展逆向物流来达到资源再生、物料增值和成本节约的目的。但目前我国在家电产品逆向物流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所以发展家电产品回收物流、构建家电产品逆向物流体系已是刻不容缓。文章从家电产品回收的重要性谈起,分析我国家电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如何建立有效地回收物流体系。
关键词:家电回收;逆向物流;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people are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reuse of the disposal items. Many countries have enhanced legislative efforts in this fiel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to achieve the resources renewable, materials value-added and cost savings objective. Nevertheless, in our country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recycling logistics is rather backwardness, it is imperative to set up the appliance recycling system. After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waste recycl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recycling proces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establish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is brought forward.
Key words: home electric appliance recycling;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establish
1构建我国旧家电回收体系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对家电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如表1所示),家电消费已经从单纯地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转变成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志。
中国各种家电产品及电子产品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拥有量将在未来几年内急剧膨胀,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推广到全国,各地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连续4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这一政策出台,必然会加速农村家电的淘汰速度,从而废旧家电的垃圾量也将对国内市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废旧家电回收方面,还没有正式出台相关具有强制性的法律。
2逆向物流理论简述
Stock最早提出了“逆向物流”这个名词。他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在此之后很多学者对逆向物流做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De Koster(2000)等人进行了白色物品和棕色物品的再制造研究。Fleischmann M(2001)从供应链绩效的角度出发,从三个管理层面指出了闭环型逆向物流网络系统设计与传统“前向”供应链设计的区别:逆向物流系统需要对回收物品进行集中检测、分级,逆向物流系统对高度不确定性的逆向物流缺乏控制,逆向物流系统要将逆向物流与“前向”物流有机整合。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逆向物流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与设计;(2)逆向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相结合的问题;(3)研究逆向物流的运作机制和运营方式。
3发达国家旧家电回收体系和运营模式
发达国家对废旧家电的处理不仅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而且在回收技术,拆解技术,以及对废弃物的无害处理技术均比我国先进。
美国:注重对电子产品的循环利用,在开发循环可再生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施乐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可以回收、再生的打印机,而柯达公司也对其一次性相机做出改进,使其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其运营模式是以企业联营和第三方企业为主。IBM和HP公司也制定了相关的回收计划,主要的物流运营服务是由FedEx和UPS提供。
欧盟国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立法严格,处理技术先进。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商店里,每件电子产品,都会单独表明回收处置的费用,明码标价,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丢弃废旧电器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德国的FAPS一直在研究废弃电路板的自动拆卸方法,采取与电路板自动装配的方式相反的原则进行拆卸。
日本:制造企业承担废旧家电物流回收的主要责任。自2001年4月《家电再生利用法》实施以后,规定了零售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等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形成了自主回收和再资源化的结构路线。日本废旧家电处理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拆解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最大限度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总结发达国家的处理模式发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完备的法律和政策是建立起回收体系首要一环,其次回收体系以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最后构成回收渠道是多元化的。还有在这些国家的处理模式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也称为制造者负责制,这就是发达国家成熟的做法。
4目前我国家电回收体系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从技术或者立法层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上还存在巨大差距。从我国家电逆向物流供应链系统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层次的问题:
(1)废旧家电的实物流动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我国的家电回收相当分散,以个体从业人员走街穿巷回收为主,还包括废旧物资回收和旧货经营企业直接回收、生产厂家以旧换新回收、环保部门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等。整体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流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当金属、塑料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大部分的废旧的电器就会流向一些地下拆解窝点。为了获取利润他们把原来可以不经拆解就可再利用的电子元件,用酸蚀或者火烧的方法提取金属,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污染。
(2)支撑废旧家电移动的信息流和信息系统还没建立起来
家电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很难掌握和预测顾客的需求,废旧家电何时、在什么地方出现,出现的数量,回收处理的成本都是很难确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了废旧家电的信息,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回收活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关废旧家电回收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信息的渠道也相当缺乏。
在发达国家,商家在售出产品时,就向顾客明确说明换退货和回收物品的条件、地点、流程、责任等,即为顾客指明回收物品的流动方向,这种做法可以说是逆向物流和顾客的交界面。
(3)没有一个正规的能够控制家电逆向物流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现有的家电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运营主体是传统物资企业、新兴废弃物处理企业、个体和民营回收企业,以及电子产品专业回收企业,而作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最大受益者电子产品制造商,却处于缺位状态。制造商只是逆向物流链的次要环节,并没有成为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主要承担者。其次缺乏管理的机构,包括法律和环保部门的约束,造成回收企业的短期行为。
5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电回收物流体系
从供应链系统的角度而言,完整的物流系统包含正向物流系统和逆向物流,它们构成了闭环的系统。从逆向物流的定义分析,回收物流应该与正向物流一样,包含着信息处理、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子系统。本文在参考了Shad Dowlatshahi(2000)提出的逆向物流战略和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处理,因而笔者认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电回收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系统层面、运作层面、战略层面,以及五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处理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供应管理系统、再造系统。
每个子系统下面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运作流程,每个运作流程都服从一定的战略。归纳起来有以下的三大块战略:信息处理环节的快速反应和高效率、物流活动的成本节约和及时性战略,生产设计流程的柔性化,以及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战略(如图1所示)。
(1)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和信息反馈两个方面。废旧家电逆向流程对返馈信息管理具有依赖性。对回收信息的采集、归类和分别处理,是回收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来加强对逆向物流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其次简化回收订单处理流程,尽快把分散的回收物品种类,所在地区,回收价格等信息进行确认,输入系统,指派相关人员进行取货。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回收物流的不确定性,提高回收效率。通过对回收物流信息的发掘分析,可以帮助制造商了解产品的属性——产品设计的怎么样,产品的耐用性如何,零部件具有怎样的特性,从而逐步的改善产品的设计,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2)运输系统。包括运输模式的选择和路径选择的两个方面。由于废旧电器自身的价值较低,它们的回收是不可预知的,而且经常是非经济批量回收,甚至是单件产品回收。因此回收过程中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在整个逆向物流成本中占较大比例。所以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实际操作中,如何合理地运输回收品,减少运输配送成本是关键。回收企业可以选择与其他家电制造企业或者经销商联合在一起,用卡车进行联合运输,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借助回收信息处理平台,回收企业可以充分了解顾客的地区分布,回收家电的体积、重量、包装等信息,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安排回收作业的日程表以及车辆的调度,提高车辆的满载率,降低运输成本。
(3)仓储系统。回收企业在回收废旧家电之前,必须要合理地评估回收部件需要的面积和空间,考虑物件不同分拆方式对仓库面积占用的影响,尽量降低仓储和搬运成本。回收企业定期地检测各个收集点所回收的废旧家电库存情况。利用获得的数据对整个收集系统的库存信息更新,以此来进行收集品的运输决策,当库存达到一定量时,就进行配送。在仓库选择方面,Andel(1995)、stock(1992)指出由于私营仓库的便利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租赁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因此回收企业可以选择租赁私营的仓库作为废旧家电的存储点。
(4)供应管理系统。在这个子系统里面主要涉及回收部件的再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投入。电器制造商可以重构产品的物料清单,通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就加强产品的可重构性,把回收的可用部件直接加入到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中,以控制家电回收部件的流动,把生产物流和回收物流系统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两个系统相互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法对回收产品进行处理,这些回收物品就必须在垃圾场进行掩埋处理,或者进行焚化等无害化处理。
(5)再制造和再循环系统。这是整个家电回收系统的核心部分。生产企业对现有生产流程的改进,零部件的标准化,面向回收再造的产品设计DFR(Design for Recycling or Remanufacturing)是家电回收物流能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提高产品的可再造性,要求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除了考虑功能要求外,还要考虑产品的可再循环性(recyclability)。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增强家电产品的可在造性:一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正确合理的模块划分可简化设备结构,便于模块的组织与管理以及设备可重构的实施,优化重构操作过程,提高模块之间的匹配精度。可重构功能模块的标准化有助于组织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实现不同厂家零部件的互换。二是可拆卸创新设计。进行回收的产品通常要进行拆卸,所以在设计时最好采用拆卸方便的设计,减少不可拆连接。其次,企业必须评估现有的生产运作流程、能力和技术能否支持产品再造,在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基础上对现有生产流程的改造,以达到废旧家电再制造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6)系统之间协调与整合。在运作层面上,回收企业可以利用废旧零部件的应用信息档案,提高回收过程中产品和零件的库存管理水平,对产生返还情况和原因进行记录,有利于企业计划和管理逆向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在战略层,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理解顾客的消费模式,制定产品开发战略。通过详细的了解产品特性,制造商可以改善产品设计,逐步提高质量。
在系统协调方面,通过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运作流程间业务配合,各子系统在各自战略目标的指导的下既要充分发挥各系统的优势,又要达到整体供应链绩效的最优化。这就需要从事家电回收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系统思想和全局观,还要具备很好的协调能力和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6结束语
废弃家电的回收再利用是关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回收物流已经成为众多优秀企业的竞争利器,尤其在家用电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文主要从供应链系统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家电回收系统。文章只是对这个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描述,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海晨. 对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管理的探讨[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8):49-52.
[2] 田宇. 创新型产品逆向物流中的回购定价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5(1):72-74.
[3] 周道全. 对我国旧家用电器“绿色回收”问题的探讨[J]. 技术经济,2003(9):32-33.
[4] 吕庆华,杨永超. 论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新模式[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44-50.
[5] 王科. 从电子产品回收立法看逆向物流[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4):12-15.
[6] 徐剑,张云里,金玉然.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研究[J]. 物流科技,2005(3):56-59.
[7] 李勇建. 供应链上的新元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实践[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8] 龚英,靳俊喜. 循环经济下的回收物流[M]. 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6.
[9] 唐纳德 J. 鲍尔索克斯(美),等. 物流管理[M]. 林国龙,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Stock J R. Reverse Logistics[M]. Oak Brook I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2.
[11]Moritz Fleischman.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M]. Springer_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2001.
[12]Waltha, Surendra M. Gupta. Optimizing the Supply Chain in Reverse Logistics[R]. IBM Global Services Supply Chain Planning-Business Innovation Services Laboratory for Responsible Manufacturing, 2001.
[13]Fleischmann, M.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s and Design[R]. 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 ERS-2001-52-LIS,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2001.
[14]Andel, T. There's power in numbers[J].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1995,36(8):67-68.
[15]Shad Dowlatshahi. Developing a reverse logistics theory Interfaces[J]. Sustainable Business, 2000,30(3):1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