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良
列车在黄土高原上飞驰。我的心潮就像车窗外的一道道山梁,此起彼伏、汹涌澎湃。延安,终于见到了你:宝塔山依然是那样巍峨,延河水依然是那样奔流,枣园的泥土依然是那样芬芳,杨家岭清晨的阳光依然是那样温暖……
走进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标语立刻映入眼帘。194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大”在这里胜利召开,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总结我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历次斗争经验作出的正确选择。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有了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引,中国革命从此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站在中央大礼堂内,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的思绪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丰富和创造伟大的理论。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着党的理论。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力量保证。来到延安,走进一座座简朴的窑洞,面对一件件斑驳的历史文物,聆听教员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艰苦,什么是奋斗。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不久,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开始了长达13年的艰苦奋斗历程。1941年,由于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经济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难,解散回家,大家不同意;坐着等死,大家也不同意;那么,出路只有一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陕甘宁边区风风火火的“大生产运动”拉开了帷幕。边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保卫政权一边生产自救。王震领导的359旅成了“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典型,开创了一片“陕北的好江南”。边区军民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气死牛”的生产突击手和劳动模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也在紧张工作之余,在自己的窑洞旁开荒种地,极大地鼓舞着边区军民的大生产热情。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当年的办公桌椅、朱德用过的毛毯、周恩来用过的纺车……虽然时过境迁,但这一件件文物仍然在向人们诠释着中国革命胜利的真谛。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她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永远的传家宝。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这首欢快的拥军歌已传唱了几十年,她正是当年延安军民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在参观中,讲解员给我们讲了许多动人的双拥故事。毛主席当年给驻地老人集体做寿,送给每人一块肥皂、一条毛巾,嘱咐老人要注意卫生,并祝他们健康长寿。边区人民在春节把精心制作的“人民救星”金匾送给毛主席。这一个个感人的情节,深刻地反映出党和人民、军队和人民之间浓浓的深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种情谊在革命中,幻化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形成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把我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让敌人胆战心惊。走在延安的大街上,我们看到,今天的延安人民仍然是那样淳朴、豪爽,从他们的笑脸中,我觉得自己像是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