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溪
泉溪 评语:
许多乡村诗人呼唤泥土气息的诗歌,但他们的诗句大多在泥土上面游移。他们诗句中泛滥的太阳、月亮、星星、锄头、水车、镰刀、麦子飘在天上,让人觉得他们的诗歌依旧离乡村很遥远。这首诗歌却是用身体和心灵遭遇泥土的,让人丝毫不可怀疑它的真实性。
诗人白连春原先就是一个农民,他和别的农民一样,在庄稼地里松土,发现一小节骨头。他一下子震撼了,觉得自己接近的是一颗久远年代的灵魂,这颗灵魂如今已变成脚下的泥土,在时间那一头,他原来“喘息的声音以及阳光下他额头上闪烁的汗水和我一模一样”。而在时间的那一头,几十年后,同样的地里,也会有一个和自己一样松土的人,发现自己化成的一小节骨头。土地里庄稼一样长出来的人,大家走着同一条路,成为泥土的路。个体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被全体的、时间的生命所湮灭,像被涌来的一大片庄稼地所湮灭。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水泥森林的快速建设,已经逐渐让人淡忘这样的常识——“人,来之于泥土,复归于泥土”。在白连春的这首诗里,这不是一句轻松的话,不是脑子里的一种抽象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一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就发生在眼前的事物。
在乡村诗歌里,我们很少遭遇这样朴素的、真切的、令人震撼的诗歌。正如他所言,每一首诗都应该是心灵的慰藉:一、有独特的的对生活的感受。二、有独特的表现:真诚,简单,干净,直接,深刻。三、不回避世界,也不回避自己。四、自然是最好的形式,爱是最高的形式,美是最持久的形式,我反对一切没有爱的文字。五、可以写得很小,可以写得很低,可以写得很土,可以写得很不像诗。不一定要影响生活不一定要左右人们的思想,更不一定要向谁指出真理。但是,要能够抵达心灵,哪怕是一个人的心灵,哪怕是给一个人的心灵一丁点的慰藉。六、可以写得很叙事,然而,抒情是诗核。七、要有温度和气息在诗中……这里,我们宁愿相信他说的每一个理念都是写诗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