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视域下的君子人格

2009-11-02 07:21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7期
关键词:圣人社群君子

郭 磊

摘要:儒家一向强调培育君子人格,以此培养有责任的社会成员。国内学者对儒家君子人格的解读,多从经典本身入手去归纳。而海外汉学界则从西方视域出发,更多地站在西方社会思维方式的角度,进行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由此得出一些不同于本土学者的结论,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观点。

关键词:西方视域儒家君子人格

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也称为道德人格。理想人格是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是一定时代精神与判断价值的产物,是真善美的统一。中国传统儒家强调培育君子人格。以此培养有责任的社会成员。海外汉学界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不同于国内的观点。本文主要对西方视域下的儒家君子人格进行探讨。

“君子”一词最初是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并不带有道德意义。在古代,除国君以外,卿与大夫也都可称为君。而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其为君子,往往是包含着对其身份、教养和服饰仪表的赞美。早期“君子”通常指国君、在位者,兼指品行和有位者、丈夫或男子。通常是贵族在位者的尊称。随着氏族贵族的没落,作为贵族专门用语的君子含义逐渐淡化。然而其作为一种美称的语义特征仍被保留下来,后人也就用来称呼其尊敬的人。

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为目标的儒家人格。君子可以普遍称呼于一般有德之士,成为一切人都可追求的完美理想,孔子提出了一种以主体的道德和才能等品质为主要内涵的君子人格概念,确立了以道德理想君子作为孔子塑造出的德行高洁的理想人格典范,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现在。

君子人格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春秋之后,礼崩乐坏。君子经孔子大力阐释后,便定型为儒家崇尚的理想道德人格。简言之,君子就是遵循礼、追求成就仁德的人。儒家君子人格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君子理想人格要靠不断地修习才能实现,儒家揭示了一系列君子人格的内涵。

美国学者安乐哲在《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通过孔子而思》(与郝大维合著)等书中认为,成为儒家君子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模式。

他首先从“君”字的语源意义探讨了这一问题。“君”有“高贵、等级地位及品格”、“尊敬”、“秩序、修养和完善的典范”、“可通过政治责任、有效沟通扩展影响的模范人物”等含义。显然,“君”是处于公共参考框架中的秩序的源泉,他可被看作是体现社会政治法则的特殊个人。“君子”在孔子之前,具有严格的政治意义,它用于指出身等级高贵的人。而非作为人格完善的范畴使用。孔子对此进行改造,将政治参与与个人人格修养内容加入其中。于是,个人修养成为担任官职发挥政治影响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人格的培育和对于社群的责任是相互依存、相互涵衍的。孔子用新的道德条件规定君子的含义,同时保留了官职与政治责任的含义。政治责任和道德修养二者相互关联,通过自我修养,道德内容延伸到社群秩序,从而激发人格成长中的同情心及对他人的关怀。孔子还从反面探讨了社会政治责任心与人格成长的不可分离性。

安乐哲认为,人格培育和对社群的责任感是相互蕴涵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同时,退隐并不表明放弃对社群的责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美其为为政?”

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社群秩序,同样是在参与现实政治。孔子自身被不断“修改”的社会地位表明,儒家观念中,个人的人格完美意味着与之相适应的较高政治才能。

《论语》中,君子与圣人、仁者、善人、贤人、成人、大人等有关人格完善的称号并举,这些称号表现了人格完善的不同程度。陈大齐认为,这些称号大体可区分为三种:圣人、仁者和君子。圣人是最高的标准,仁者排在第二。

子日:“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安乐哲认为,以上几个层次可以解释为。孔子使用以上范畴突出成圣的几个不同方面。对于它们的思索,有助于阐明成圣道路上步伐不同的区别。这些范畴,应该具有一些同心圆模式:仁处在最中心,是个人之间的联系:君子是仁之外的圆圈,是社群的联系:圣人是更加外面的一个圆圈,具有更多的宇宙意义。圣人是范围最广的范畴。全面描绘了人格修养的过程。各个范畴又是相互关联的,都对成圣具有贡献。君子具有重要的社群意义,它必定涵衍了明显的人际范畴:仁。仁者和君子具有很多重合的特点。这表明仁、君子是成圣过程中的两个重点。二者都关联到人格成长这一整体目标,并在学习、修身和自我完善上有相同之处。圣人作为一个范畴,与政治影响、人格价值密切相连。圣人人格具有深刻的宗教意味。

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用来指称坚持不懈致力于人格成长的人,他们通过政治领导来培育和表现人格。孔子强调君子要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要有道德品质和较高的交往能力。君子要在品质上有所成就,要在社群中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创造性、想象力和影响力,参与社会创新。可见,君子人格要存在社会和政治的参考框架,创新活动中要涵衍有效的交往,通过交往,人们既可表达内心的情感思想,又可感召人们参与君子示范的社群秩序。

安乐哲还指出了语言塑造并评价了其重要功能。他从东西方政治理论的差别出发指出。儒家式的人格实现,不主张严格区分伦理学与政治、个人的事情与社会的事情、私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仁者指真正富有精神生命力的人,而君子则是在社会中、政治上发挥作用的人。

美国学者芬格莱特则认为,君子是典范的人格。是一个与他人一道参与到“礼”的关系的个人。“仁”似乎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美德,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态度和情感的复合,一种神秘的统一体。“仁”对于理想的人生至关重要。“礼”和“仁”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各自指向人在其担当的独特的人际角色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某一个方面。“礼”指符合社会身份的独特行为。这种行为是恒常准则的榜样;“仁”则指表达个人取向的行为,表示他对“礼”所规定行为的服膺。随着“礼”的发展,“仁”才会有相应的发展:“仁”也在“礼”中塑造自我。孔子所强调的美德都有“能动性”和社会性。“仁”可以看作各个不同的向量,如忠、信、恕等完全而集中的力量。“仁”就是个人对人道的完美奉献。

芬格莱特还认为,孔子在其言论中,阐释了人格培养过程中对于人性和传统的抉择和处置。共同享有的传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人。对于传统的每一次真正的复活。都意味着人们自我的一次重新统一。孔子揭示了人性的神圣和神奇的一面。这一面存在于人类的社群之中,而社群根植于人类所继承的生活方式中。人类的尊严在于礼仪。在孔子看来,君子就是这样一种人:他绝对摈弃了主观臆想、自私自利、固执己见和唯我独是(“子鲍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道”而不从“利”。这样一个人已经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境界,他是完满圆成之人,是一尊神圣的礼器。君子是一个与他人一道参与道“礼”的关系的个人。在他人看来,这是这种(礼的关系)的模式,才具有实现真正人性的神奇的激发力量。孔子设想出一种理想的人格典范。过着最高尚的人性的生活方式。孔子将君子看作人性圆满实现的典范。君子的存在体现了公共的价值,君子尽善尽美地将公共价值个性化。也正由于君子是人性和人类社群的结晶,因此在其他人中唤起了尊敬、快乐以及分享其生命形式的意愿。

总之,中西不同的研究视角,使得学者对儒家君子人格构成的认识出现了差异。这些认识,对于我们重新解读儒家经典文本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骏:《“君子”与“完人”两种理想人格学说的比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9)。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赫伯特·芬格莱特[美]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安乐哲[美]著,彭国翔编译:《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儒家与道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圣人社群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