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毕业生创业认知感调查

2009-11-02 02:49凌宏彬杨仕奎
决策 2009年5期
关键词:合肥毕业生大学生

凌宏彬 杨仕奎

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更加雪上加霜,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谋求创业,但是,找不到就业出路就去创业,就好比一个人不会走路就开始学跑步。即便如此,大学生虽拥有创业热情,但是创业道路的沟沟坎坎让他们望而生畏,导致了他们的心热手冷。

杨华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IT菜贩。他“漂”到了上海,开了个网络卖菜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网络卖菜店于2008年11月开张营业,员工都是大学生,现在每天有近100笔订单。有时忙不过来,杨华不得不客串配送员登门为客人送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类似杨华这样的一个个创业案例,刺激了就业大军疲惫不堪的脑神经。他们转念思考:经济危机来了,企业自顾不暇,我们为何不能自己救赎?

那么,高校毕业生是否考虑过自主创业?他们认为创业成败的关键何在?他们想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带着这些问题,2009年3月,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完成了一项抽样调查,问卷针对安徽省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一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大学生创业“心热手冷”

当大学生回答“毕业时是否考虑过自主创业”时,选择“有想法但不愿意直接创业”的比例高达36.4%;其次是“先就业再创业”比例是34.3%;“一直有创业打算”的学生是16.2%;只有13.1%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打算创业”。分析问卷时发现,有60.1%的毕业生支持自主创业,仅有1.5%的学生表示反对,由此可见,大学生有较强创业意愿,他们并不排斥创业。

但是,调查中的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性。2006年,安徽高校毕业生15.2万人,创业人数927人,创业率为0.61%;2007年,高校毕业生18.7万人,创业人数897人,创业率为0.48%;2008年,高校毕业生19.9万人,创业人数915人,创业率为0.46%。

安徽省教育厅的有关数据还显示,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很低,失败率在70%以上。这也导致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呈现“二低”,即创业率低与创业成功率低的显著特点。

大学生有创业的热情,但是创业道路的沟沟坎坎让他们望而生畏,导致了他们的心热手冷。

那么,这些沟沟坎坎是什么呢?当被问及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时,高校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创业者的实际能力,比例占18.9%,其次认为资金条件受限制的比例为16.2% ,市场环境以15.3%的比重居于第三位。由此可见,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业素质是最大的一道坎,而创业所需的资金储备则是能否拿到市场准入证的又一道门槛。他们并不认为政策环境,创业团队,以及专业知识是创业之路上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资金枯竭,创业者何去何从?

合肥吉时快递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07届物流管理专业三名毕业生成立的小公司。

公司以合肥市同城快递业务为主,公司的启动资金为一万元,主要用于购置三辆电动自行车以及经营场地的租赁,共计9000元,剩余的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起初,该公司采取依托合肥几家大的快件公司,搭乘这些公司的快递专线,但利润空间被压缩。随着业务量的提升,公司准备建立自己的“合肥-上海城际快递专线”。新项目需要购置箱式货车、办公用电脑、印制专用快递货单等,大约需要15万元左右的资金。由于这些同学家在农村,家庭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财产做抵押进行贷款,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调查显示,55.6%的受访学生认为,可以承受5万元以内的创业资金投入。

在这方面,安徽省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小额贷款政策,但借贷门槛较高,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在资信等级、生产规模、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很难达到商业银行信贷标准,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提供担保和抵押;许多非本省户籍的高校毕业生,因无法贷款只好放弃了创业项目,这使实际享受到小额贷款政策优惠的高校毕业生少之又少。相关资料显示,安徽2006年申请小额贷款的大学生不足30人,2007年和2008年也都不足100人。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要跨过心理因素的门槛。他们必须先进行失业登记,这遭到创业大学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在于一毕业或一创业就登记失业,心理上难以接受,更主要的是创业本身就分为生存性创业和机遇性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更多的属于机遇性、发展性创业,将其定位为失业人群,他们认为受到了歧视。

针对改进创业环境方面的问题,21.6%的学生希望政府能够放宽贷款政策;19.9%的学生希望税收优惠;17.7%的学生希望拓宽融资渠道,这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

创业需要哪种服务

一位大四学生在博客中写到:“我很想创业,但是十几年来的应试教育让我的创造性已经接近零界,现在找不到就业出路的我如果去创业,就好比一个人不会走路就开始学跑步。为什么在大学里关于创业的教育是一片苍白呢?”

也许,这是广大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当被问及“你希望学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要做何努力”方面,有31.6%的回答者希望提供学习基地,纳入大学科技园区建设,这是他们最需要的支持;29.3%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创业指导和后续服务;22.8%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支持和配套资金;16.3%的学生希望学校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

但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是,由于资金、土地等原因,大学生创业园的孵化效果并不明显。首先,安徽省的创业园区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和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专业孵化基地很少。其次,现有的创业园区多数门槛较高,如合肥软件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大学产业园、合肥民营科技园等,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方向和创业项目不易进入园区。三是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滞后,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前难以得到实践锻炼,不能将创业理念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提升,导致自主创业的失败率较高。

结合问卷相关情况,当被问及“我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服务体系和创业环境如何?”有91.9%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者不完善。有54.3%的受访学生认为国家和安徽出台的有关自主创业政策落实情况不好或者很差,仅有3.0%的回答者认为很好。两组数据反映了学生对于现行状况的不满意。

联系安徽实际,当大学生被问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安徽的崛起将有什么作用?”多数人表示了认同。有25.7%的人认为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22.8%的人觉得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全民创业行动;20.6%的人表示有利于创造社会价值,增加社会财富;18.8%的人认为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这一新兴产物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何影响?有24.5%的大学生表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服务平台;另有21.4%的人认为提供了政策支撑;还有21.1%的大学生看到了创业的机遇,他们认为此举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基地和孵化器。

(王春艳刘素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合肥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最“叛逆”的毕业生
生态合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