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2009-11-02 07:21刘传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刘传德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古到今,无论哪一所学校,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都极为重视,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今天,两者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合理依托现有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促进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绿化、设施等硬环境及文明友善、严谨笃学、勤奋好学的软环境两方面。优美人文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诗似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过道走廊,赏心悦目的教室布置,健康活泼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硬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无聊的文化及各种消极厌学现象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论述中,既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制约作用,环境是人的思想影响的来源;又强调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种改变不是通过天才人物的头脑与理性,而是通过人们的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说明了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双向作用的功能:即社会实践改变环境,使得改变了的环境对人产生新的影响作用,同时社会实践又在改变主体自身。在实践活动中,人发展了智力,不断改变着主观世界,并使他们对环境的作用力日益加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这两种改变是“同时性”的,硬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硬环境是辩证统一的。

从我校近十年来的发展来看,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倾注了巨大的人力、财力,通过绿化、净化、香化、园林化、知识化,使校园的一景一物,一墙一壁,每个角落都无声地“说话”。校园建筑面目一新,景观硬件建设的布局结构和造型在和谐、特色、寓意深远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为保护古树另辟新路;返修老校门、河埠头;新修风华园;以校庆为契机,建造校史馆,收集大量有本校特色的纪念物,修建意义深远的腾飞校标等;专门派人到外校取经,调整教学楼绿化和各种墙面文化的布局,多媒体设施班班齐全,学生自行车棚、400米塑胶跑道、体艺馆、教学楼、宿舍、食堂井然有序,校园内设置了激励性的“表扬与批评公告栏”及“三项”竞赛、先进人物宣传窗等,到现在已形成了一个整洁优美的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乐园。环境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神怡,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现在很少有人会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学校近几年来连续被评为市环保学校、市绿色学校,整个校园已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人与自然达成了无言的默契,彼此和谐相处。

创造人性的校园制度文化,激励领导与群众的和谐

校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我们在管理中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一个整体,他们相互之间需要沟通,通过沟通达到和谐、一致,这样才能良好地进行运转。某些情况中,领导与群众往往会形成一组矛盾的对立体,要想建立一个齐心协力、蒸蒸日上的师资队伍,单纯地让教师畏惧权力,遇见领导避而远之,这绝不是一个好领导,也办不好一所学校。如果下级既畏上级。又能与上级促膝谈心,共同交流,那整个学校肯定充满生机。要让全体教师都能向着学校,努力为学校着想,那必定要有一些人性化的,顺从民意的又有激励性的各种制度。在制订各种制度时,学校工会应组织全校教职工,多次加以讨论,不断修改完善,做到让每一个教职工知晓各种制度的制订原则,让每一位教职工的意见充分表达,在方案通过的同时做好有异议教师的思想工作。领导与群众之间,相互信任、彼此了解,即使制度仍有欠缺,不能做到绝对公平,群众也会谅解,不会有更多的指责和矛盾出现。

如果学校在管理上有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来保障,同时也必须要有好的运行机制来实施。制度的制订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并产生效果。如果制度很多很完善,但始终让它晾在一边不用,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我行我素,领导说了算,专断独行,那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但得不到群众的信任,更会引起众人的反感。

在制度制订和实施过程中,领导班子内部不但要团结一致,还要以身作责,率先执行。特别是一些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考核制度、奖金分配制度、评先评优等,领导好让则让,使更多站在工作第一线的群众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到劳有所得。

当然,制度是主观的、人为的,在实施过程中,领导更要人性化操作,多体察民情,深入群众,多了解教师的思想,包括教师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苦恼。这样领导对待教师生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就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及时地送上温暖,采取相应对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最难建设的一个环节,和谐程度如何?它可比一面镜子,能照出一所学校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

积淀深厚的校园观念文化,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度

校园观念文化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逐渐累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的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精神产物,它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魂等形式上。它的形成将通过“精神影响”产生长远的、巨大的熏陶效果。

比如,我校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把几十年来所积淀的校园观念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修建校史馆,编写校史册,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魂:“明德、启智、健体”,并分别作为三幢主楼的楼名,体现了我校是一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学校;校训“求真、求知、求新、求美”,要求全体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但要学到新知识,也要懂得真善美,辩别善恶丑,更要有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校风“团结、勤奋、务实、创新”,说明了全体师生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有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着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和谐氛围。在学校长期办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理念:“天生我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近几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全校师生努力奋

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学校的高中美术特色教育成绩越来越显著,学校的选修型校园活动开展热烈,引入了宁波市唯一的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等。

校园的观念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形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可改变得了的,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一所学校有了正确的办学理念和长久的传统历史,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比如,我们学校长久以来已形成了传统的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升国旗仪式、入团仪式,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系列。经常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活动。重视社团文化建设,成立文学社、爱心社、书画协会、合唱队、舞蹈学习班等组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于娱乐,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品格,更使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一种默契,这种师生同乐的状态可以蔓延到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以生为本,努力发掘学生的特长,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以学到知识为荣。以展示特长为骄傲,活动中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在整个校园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文化,延伸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进一步实现了校园文化的社会化。

目前,校园网已经得到普及并被广泛地应用,有些学校的校园网络更是做得精妙绝纶,校园网络文化能促进师生文化视野的多元化,校园网络文化的信息传播特性决定了承载多元文化的可能和便利。网络传播的虚拟、即时、多元等特性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如网络传播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优于传统的“言传笔授”教育方式,这不仅增添了教育的感染力,而且也提高了各种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扩大了覆盖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网络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工作空间,不同地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进行学习和思想交流。

现在,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网络文化的出现为学生学习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天地,因为网络快捷性、便利性、广泛性及“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不得不让人佩服,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之广,社会经验之丰富,已经让我们为师者感到汗颜,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校园网络使得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学校的各种信息更为公开化,向社会发布通知、招聘广告、上下级之间的文件传达,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等等,既快捷又方便,资源也更节约,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同时也得到了全社会和家长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总之,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影响更为强大,关系更为和谐。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环境清洁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