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泰峰
对我来说,这几年冲过去也就过去了,冲不过去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贷了那么多款,如果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不可想象。
文化是吃不穷用不尽的
《瞭望东方周刊》:从灵石一路走来,为什么你总从恢复古城和打造文化产业下手?
耿彦波:我们从“五四”开始,就认为中国文化有劣根性,打倒孔家店;解放后批判《红楼梦》、《水浒》,拆城墙,破四旧,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大规模推倒重来,建设性破坏。至今我们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把文化当做产业来考虑。不少地方把文化遗产当做负担,道路这么窄,就把旧的拆了弄宽点;平房那么多,拆了建高楼。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式。回过头来看看,今天很痛心。我们忘了,文化是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财富和未来的希望。
第二个,我们的很多文物是砖木结构,跟西方不一样,受到自然侵蚀,逐渐残破,唐代的到了宋代不修复,宋代的到明代不修复,就没有了。现在还留存的如果不修,很快也就没有了。
老说我们有5000年文化,可是传统文化在哪里?不能光存在于典籍,还应该体现在文物上,所以保护文物是我们的使命。而且文物有价值,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可以共享的。物质的东西我给了你我就没有了,文化是吃不穷用不尽的。是美美与共,而不是各美其美的。所以,保护不好我们就是不肖子孙。
《瞭望东方周刊》:山西城市的转型,除了搞旅游文化,是否有其他出路?
耿彦波:山西城市转型的路子很多,大同就要打造制造之都,医药产业、化工产业我们都在做。大同最大的投入其实还不在古城,而是在装备制造业园区、化工业园区、循环生态园区。它们与古城修复多项并举。如果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不可想象
《瞭望东方周刊》:一些人评价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上太急,过多地体觋了个人意志。
耿彦波:我没有过高估计自己的价值,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个人没什么了不起,不能扭转乾坤。但是根据大同这个古城的现实情况,它没有替代性,必须有一代人把他完成。靠几代人努力,恐怕做不成,大家文化认识不一样,而且后任一般都不愿意在前任的阴影下生活:
人生苦短。对我来说,这几年冲过去也就过去了,冲不过去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贷了那么多款,如果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不可想象!
其实我是从文的,弄城建搞得性格都变了,就跟带兵打仗一样,说骂就得骂,由不得你。我为什么爱看《亮剑》,他那种精神,逃走了就枪毙了你,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那是生与死的关系,没有那么多选择,哪有那么多思想工作可以做。城建也一样,工程你不弄好,不打不骂就不过关。
我从来不做甩手长官,那是聪明人玩的游戏。人家会当官,抓大放小,就把事情做好了。但是我坚持一分辛苦一分财。“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主人的审美,情怀,决定你建筑水平的高低。江南园林不都是古代文人自己参与的吗?
《瞭望东方周刊》:这么多年来,你收获了很多赞许,但也挨了不少骂,你怎么看待这些骂声?
耿彦波:从骂声中我总结了人生的很多东西。你不要想着一干好事大家都说你好,一说不好不敢干了。很多干部过不了这个关——我替你们干好事,你凭什么骂我,想不通,就不干了。
我觉得城市建设是春天挨骂,夏天就好一点,秋天就有收获。但是你能不能熬过春天和夏天呢?你不能光等着秋天收获,有因有果啊。
我担当这个责任,所以我走到哪里都在漩涡中。就是这样我才一直不接受媒体采访,我做事太高调了,做人必须要低调点。大家都说你好,恰恰是危险的时候,大家都骂你的时候,也许好日子就快来了。所以我如临深渊。都说你好,对你的期望值也高了,你不能出一点问题,另一些人会说你为什么就这么好,开始找你毛病。
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
《瞭望东方周刊》:抓了十多年的城建,你如何总结得失?
耿彦波:我有几个总结:一是留遗产还是留遗憾。搞城建,为什么这么多拆迁,那是纠正错误,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政府不能搞短期行为,一定要有长远规划。
第二是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我不在乎一时的得失和骂声,骂我我沉得住气。我们有很多能干的人,一看挨骂就说,算了,我不干了,跟他们相比,我像“二百五”。
作为一个官员,你不干事,你走了以后呢?老百姓骂你懒官、庸官,甚至贪官,那就得挨千秋骂。逃得了一时骂,逃不了千秋骂。
第三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有多少事找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我的观点是,按照计划经济眼光看,城建是个无底洞。按市场经济眼光看,城市是个产业。
再一个体会是做官还是做事。
《瞭望东方周刊》:做官还是做事,听起来并不矛盾。
耿彦波:这不是个官话。为什么呢?因为有个规律在里边,多说话难免说错话,多做事难免做错事。所以从官场的定律来讲,做事就是给自己找压力。
《瞭望东方周刊》:但你还是干了。
耿彦波:我的想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只要在这个舞台上我就拼了命地干,我当县长就要当最好的县长,当市长就要当最好的市长,这是我的职责。而且,我的运气也很好,一路上碰到了很多好领导。
《瞭望东方周刊》:也就是说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耿彦波:最起码是个选择的问题。我一路遇到很多风波,有人说,看,这下可栽了吧,其实我一点压力没有。很多规划都是我定的。包括云冈石窟,都是按我的意思定的,我完全承担责任。
让大多数人满意就抓住了执政的核心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大同城建,从规划到施工,大部分是外地单位,有人批评你为什么不把机会留给当地人,对此你怎么看?
耿彦波:这涉及力争上游还是甘居下游的问题。现在有人说,我们落后,不如人。他们能办到我们就不能办到吗?我们站在他们肩膀上,不能为我所用吗?不但可以,而且还可以创造一流。一流是个国际标准,不能关起门来搞一流。所以我们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师、一流的工程队。
对工程队,必须严格,不能被官商勾结一脚踩住你。打倒自己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瞭望东方周刊》:民间的很多声音现在对政府搞城建抱另一种态度,认为官员大搞建设才能有更多机会腐败。你要打破官商勾结,如何才能做到?
耿彦波:任何时候都要有这种勇气。什么给你力量呢?首要的一条,是保住自己立身的原则。我跟干部说,你们一定要理解。一些干部上门来,送点礼,我说你尊重我就要尊重我的理想,尊重我的追求。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合理的拒绝是很难的。你要跟大家打成一片,你拒绝他,他会说领导不信任我,真是挺难的。我在榆次,一个乡镇书记来看我,带两三千块钱,我说对不起,大环境我改不了,但是榆次要创造清明的政治环境。
我在榆次,虽然做了一点事,但是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最年轻的乡镇长28岁,是我用的。我看见优秀干部,非常高兴。所以我说我不想走,好不容易带出来一个队伍,那指挥调动简直是一个声音,生龙活虎。所以大同未来也还是要靠改变人,要有一个好的团队。
话说回来,最后大家还是会理解你。你看我在哪个地方,干部不能说没有意见,但是90%的干部和群众肯定欢迎我,因为我从来没有害过任何一个人。
《瞭望东方周刊》:大同现在是勒紧裤腰带搞城建,不少人因此感受了改革的阵痛,你如何理解这种阵痛?
耿彦波: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者,只能坚持大多数原则,人有各种各样的,有善良的,不善良的,有好人,有不太好的人,有讲道理的,有不那么讲道理的,所以不可能百分百拥护你。让大多数人满意就抓住了执政的基本核心问题,当然目标是让大家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