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红
利用外资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以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直接邀请大名鼎鼎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蒙德·哈默访问中国,并亲手敲定了这位外国企业家在中国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此项合作的成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访美的意外收获,结识美国石油巨头哈默
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煤矿,源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博士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
1979年初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一个月之后,邓小平进行了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的特别行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是他访美的第三站。2月2日中午,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炭烤猪排已经飘香。这是一次“野炊式”烤肉晚宴——为邓小平举行的盛大集会正要进行。令人惊诧的是,美国经济界的风云人物、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也步入了宴会大厅。
哈默早已是世界名人了。他经常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到世界各地旅行。他一直关注着世界政治的风云变幻。自尼克松、基辛格到后来的福特等开始的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趋势和一系列对华政策的出台,一直到卡特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哈默为此感到高兴,他知道机会来了。当年世界头号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让他走上了经商之道,并让他成功了;今天,面对世界上另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哈默自然不会放弃。他向往着中国。据哈默后来回忆说:“当中美关系在70年代开始好转并出现了更加开放的贸易前景的时候,我就想成为进入北京的第一批美国商人之一,激励着我的不单是那广阔的新市场和商业机会所具有的诱惑力,我同时还希望能为我们世纪最令人振奋的经济和政治变革之一做出贡献。引导我去敲响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皇宫大门的浪漫主义理想,乃是东西方和平共处与和平贸易的理想。吉米·卡特由于他继续和扩大了由里查德·尼克松、亨利·基辛格和杰拉尔德·福特等人所开始的同中国和解的政策,而应当受到极大的称赞。然而,他的政府却不积极热情地为我打开通向中国的大门。”
让哈默难堪的是,这次宴会美国政府并没有邀请他参加。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哈默来说,他是一定要参加欢迎邓小平的活动的。于是,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专程从加利福尼亚赶来,聪明地略施小技,就较为顺利地进入宴会大厅。他携夫人朝5号桌子走去,坐了下来。
这时,主持人宣布大家起来列队欢迎邓小平和中国代表团。在这个特殊的队列中,共站着50多位总经理,还有他们的夫人。当邓小平带着他的代表团满面春风地走进宴会大厅时,掌声四起。哈默后来是这么回忆他和邓小平第一次见面的——
他身材矮小,脸上一直闪烁着动人的微笑。一名翻译陪着他,依次把每位总经理的名字告诉他,并说几句介绍的话。
当他走到我的面前时,邓小平对翻译说:“你不用给我介绍哈默博士。”然后冲着我笑起来,握着我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
“我非常愿意,”我回答说,“可是据我了解,你们不允许私人飞机进入中国,而我年纪太大,不乘坐商用飞机。”
“噢。”他说着把手一挥,好像把这个问题扔到一边,“这好办。你只要给我一封电报,告诉我你想什么时候来,我可以作出一切必要的安排。”
欢迎仪式结束后,哈默夫妇又回到了“自己的”5号桌。因为每一桌都有一个中国代表团成员。与哈默同坐一桌的是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章文晋(后任驻美国大使)。章文晋说:“哈默博士,您不应当坐在这儿,您应当和邓小平副总理坐在一起。”
于是章文晋拉着哈默的手,将他带到邓小平的桌旁。邓小平就让哈默博士坐在他的身边。而坐在同桌的美国能源部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无可奈何,只能对哈默冷冷地瞟了几眼。可是哈默并不在乎,他知道,当着邓小平这位尊贵的中国客人的面,谁也没有办法再把他这个能骗过特工混进来的人给赶出去。
而总统的特别贸易代表鲍勃·斯特劳斯因为迟到了一会儿,就坐在附近稍远的一桌,用一种揶揄的表情看着哈默,偷偷地笑了。
据哈默后来回忆,在那次晚餐会上,邓小平和他谈得非常愉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一直通过翻译同我谈话。他想知道我同列宁会面的一切情况,以及我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感受。
他非常敏锐,非常明智,而且,正如我以后发现的,他有着很强的记忆力,每次和我见面他总是确切地记得前一次都讲了些什么。他从不需要笔录或问他的助手,他总是什么都知道。
最后邓领我走到他的包厢,让我坐在他的身边,观看为他举行的专场表演。我们相处得非常惬意。在晚上的活动结束的时候,他再一次非常肯定地重申了他的邀请。我告诉他,我一旦拟定好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搭起一个经理班子,我就到北京和他见面。
这第一次相见,给哈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经过多次书信联系,仅仅在短短的两个月后,即1979年5月,哈默博士带着20多位专家就乘坐他的私人飞机越过浩渺无垠的蓝色波涛,从太平洋的东海岸飞到了神秘色彩浓重的北京,开始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计划。
哈默第二次见到邓小平是在1981年7月3日。宾主就中国同西方石油公司在石油、煤炭开发及其他领域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时任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记下了当时邓小平的指示:“哈默愿意帮助我们开发平朔煤矿,两年能出1200万吨,4年达到1500万吨,就说4年,也比我们不晓得快多少。我们过去搞800万吨的煤矿,大体上10年建成,时间很长。像这样的项目,我们应该采取非常热情的态度。应当作为专题拍板,不要一家一家汇报,转圈圈。”
签署协议书第二天,邓小平与哈默第三次见面
1982年3月24日,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所属岛溪煤炭公司关于合作编制开发山西省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协议书正式签订了。
这个项目的合作方式是契约式经营,计划合作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年。由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投资总额为5.5亿美元,这在当年的中国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美方岛溪公司负责3年完成基本建设,计划1985年出煤,年产原煤1500万吨。中方负责解决运输问题。日常生产管理,前10年由美方任正职,中方任副职,随后的10年由中方任正职,美方任副职。如果第一阶段合作成功,再商谈第二阶段的合作。
这个协议书的签署,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意义重大。它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表明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就在协议签署的第二天,3月25日上午10点,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门前,第三次接待了这位比他还要大6岁的美国老人。当时,中国国内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和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这两件工作会不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许多外国人士非常关心的问题。美国政府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动,使中美关系出现了严峻的局面。美国企业家们担心的是,中美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合作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
邓小平与哈默的会见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举行的,因此,引起了驻京的外交界、经济界和新闻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
邓小平神采奕奕地握着哈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满头银发的哈默笑着对邓小平说:“你气色这么好,身体很健康!”
“你年岁那么大,气色也还这样好!”
“等你活到我这个年纪,你的身体一定比我还要健康!”哈默笑着说。
寒暄之后,宾主双方进入了会谈的正题。
“我遵守诺言,又来了。我们与中国合作开发平朔煤矿的协议书已经签订了。”哈默接着补充说,“我非常感谢邓副主席亲自过问,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使协议书得以很快签了字。”
邓小平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是的,”哈默说,“我希望今后能经常来中国,我要常驻在这里督阵,一直到把煤炭开采出来,运到港口装上船为止。”
邓小平说:“这个我可以帮你解决。”
“现在是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我们的合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哈默说。邓小平同意哈默的看法。
会见中,哈默还就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中国应该尽快发展高效的液态肥料,迅速把农业搞上去,这样就可以不再进口粮食,并力争能够有所出口。”他还说:“我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能源问题。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两方面的成功,就能帮助第三世界,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会谈中,他表示愿意在化肥、畜牧业等方面与中国展合作。
哈默还对邓小平说:“对中国的领导我很放心,你们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哈默在随后举行的答谢宴会上,再次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的决定与行动是经过周密考虑的。我们认为中国政治上是稳定的,目前中国正在精减政府机构,起用新人,这必将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更为有效。中国的经济调整,针对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重新安排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顺序,把能源和交通运输放到重要位置,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财政预算以及进出口贸易平衡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总的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政治上稳定、经济上不断发展、能源前景广阔、强大而进步的中国。”
在结束这次中国之行时,哈默就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未来发展等问题,在接受中国《参考消息》报特约记者的采访时说,对中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邓小平第四次会见哈默
哈默自从与中国在平朔煤矿项目上达成协议之后,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对中国市场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与日俱增。因此,哈默与邓小平几乎年年都要见面,无论是礼仪场合还是私下晤谈,都能进行真挚广泛而无拘无束的讨论。随后他迅速同中方签署了关于石油勘探、煤炭开采、杂交稻种和化学肥料等多方面的协议。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哈默在中国的事业也进一步发展壮大。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继1983年8月作为第一家获得在中国南海开发海上石油权的美国公司之后,1984年4月又与中国达成在山西共同开发价值5.8亿美元煤矿的协议。在签订协议之后,邓小平再一次会见了哈默。
会谈时,邓小平对哈默说:“你为这件事来了几次了,辛苦了。”
“感谢邓主席,由于您的关心和支持,现在终于达成了一致,4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运输的问题解决了没有?”邓小平又关切地问。
“解决了,开始时我们很担心运输问题。你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今天,我请来了彼特·基伟工程公司董事长斯科特先生,他们有管理露天煤矿的丰富经验。”哈默认真回答说。
邓小平说:“我们要在这个项目上向你们学习一些东西。”
哈默说:“现在的项目是第一阶段,年产1500万吨标准煤,将来还有第二期、三期工程。”
“第二、第三期工程就不用那么长时间了,问题是国际市场。”邓小平说。
“石油资源逐渐减少,煤将仍然是能源中的骨干。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现在东南亚经济正在发展,中国离这一地区最近,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哈默说。
邓小平说:“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两淮的煤炭储量大。就是投资要多一点。”
“我想投资会来的,会源源而来的。”哈默说。
“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了这次协议,这一点很好。外边感到中国法规不完备,这次我们两家协商达成了协议,解决了这个问题。”邓小平说。
哈默说:“现在做成了一个大项目,我的注意力转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肥料、海洋石油等方面。阿科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了大气田,运到海南岛建立合成氨厂。我将用磷、钾肥同你们交换,进行新的合作。”
说到海南岛,邓小平似乎有些兴奋。他告诉哈默:“我们决定开发海南岛,利用天然气还可带动其他行业。这里铁矿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
哈默表示,他回国后将派化学公司总裁来同中国商谈这些项目。
邓小平笑着说:“祝贺我们合作成功。达成协议后,还会出现问题,我相信可以解决。你们放心,同中国合作,风险最小,因为中国不是缺乏偿付能力的国家。中国的潜力很大,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哈默完全同意邓小平的观点。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指出:中国偿还了其全部债务,并一直非常坚守信用。他认为他的西方石油公司投资中国是明智的。
就这样,1984年,中外合资安太堡露天煤矿在山西北部长城脚下破土动工,总投资额6.5亿美元(哈默出资2亿美元),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
1985年6月,为了与中国合作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工事宜,哈默冒着炎炎烈日,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北京与邓小平再次会见。会见中,哈默把他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第一次会见的情况向邓小平作了详细的介绍。邓小平则就平朔煤矿第一期工程开工向哈默表示了诚挚的祝贺。一个西方石油大亨与一位东方伟人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而他们都已经分别是87岁和81岁的老人了。
在筹建过程中,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全国招聘了一批技术骨干。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的感召力及散发着高效率、高技术魅力的安太堡,吸引了一批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父母妻儿,离开了原有的固定工作,投入到了这个有着浓郁现代气息的煤矿中。
在中美合同正式签定的第三天,即1985年7月1日,安太堡矿如期开工。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大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载重154吨的重型卡车,斗容25立方米的电铲以及许多大型的采矿设备的使用,使得人工大大地减少,劳动效率是井工开采的几十倍。
邓小平称赞哈默是个勇敢的人
1987年9月,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9月13日,邓小平再次会见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89岁的哈默已经是8次访问中国。两位老朋友再次见面,彼此热情握手、拥抱,祝贺中国同西方石油公司的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哈默满面春风,开门见山地对老朋友邓小平说:“中国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建成又一次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子走对了。”
邓小平脸上也浮现灿烂的笑容,接着话题强调说:“中国要发展,离开改革开放是不可能的。今后我们要更加开放,还要加快改革的步子。”
邓小平称赞哈默是个勇敢的人。邓小平说:“同中国合作兴建像平朔安太堡煤矿这样大的项目,有些外国人还缺乏勇气。”
哈默对邓小平说:“8年前你在美国访问时同我谈到:‘你以前曾帮助列宁发展工业,现在为什么不去帮助中国呢?我当时答应了。现在我的承诺终于实现了。平朔安太堡煤矿的建成为外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样板:哈默能做到的,他们也应该能做到。”
邓小平指出:“平朔安太堡煤矿建成投产是双方合作取得的基本成功。要取得完全成功,就要保证合同兑现,解决好煤的销路问题。”邓小平欢迎西方石油公司同中国扩大在煤炭方面的合作,并在石油及其他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哈默说:“我的公司同中国合作有很强的信心。我在对中国的频繁访问中亲眼看到,中国每年都在改变面貌,8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倍。你们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成功,这在将来的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我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还是刚刚开始,今后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家来同你们合作。”
邓小平口气十分坚定地说:“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在合作期间,除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美方还带来了一套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制度规定:职工违规一次记一回备忘录,一年之内得到4个备忘录就会被开除。在这个处处透露着现代化的新建矿里,工人们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熟练地驾驭这些庞然大物。同时他们也很快适应了这里的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一批年轻的管理人员也在合作期间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水平,迅速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1991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退出了合作项目之后,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认真总结中美合作经营期间的经验教训,依靠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融中西方管理之精华的平朔式新路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使生产和经营步入了良性循环。
邓小平对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此,高扬文回忆文章里有这样的记录:“为了安太堡煤矿的对外合作,邓小平先后5次接见哈默博士。”“有一次哈默对我讲,你是平朔之父,我说不对,真正的平朔之父是我们的邓小平同志。他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