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艺
[摘要]现阶段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互利共赢的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战略。该战略是建立在科技全球化、中国开放型大国地位形成等背景之下,其战略目标应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奠定开放型经济强国基础等,其战略重点应为推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以及拓展利用国际创新资本与创新人才资源等问题上,战略实施中则应重视效率、公平、企业优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原则问题。
[关键词]对外开放战略;技术创新;国际技术合作;互利共赢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09)05—0650—0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总体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都不强,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仍长期存在,同它国的技术性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纠纷与日俱增。针对这些情况,中国明确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和合作水平的提高都建立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基础之上,从最初单纯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到后来的“以市场换技术”,再到全方位的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推动国内技术进步一直都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贸易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对全球经济的辐射力也逐步增强,强调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就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作为新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互利共赢的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战略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而且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全面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第3-8页)。
一、对外开放30年中国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30多年来,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再到今天提出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中国走过的是一条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伴随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创新投入强度上,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00亿元。在创新成果取得上2008年全年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82.8万件,授予专利权41.2万件,其中国内授权35.2万件,占85.5%,授予的发明专利权9.4万件。在创新成果交易上,2008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2.6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65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170份,合同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技术费235.5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86.8%,技术引进合同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引进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和众多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首选地,200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已高达6348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9.2%,占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的34%,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中国共设立研发机构1160家。
这些成绩是在中国多年对外开放基础上取得的,下面本文将从成本收益分析的新视角来回顾中国30年对外开放中的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
(一)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设备、生产线引进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也开启了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外国科技资源提升技术能力的新篇章。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会议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了研究和消化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加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和交流等要求。
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主要是通过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引入国际通行的经济运行和管理的体制,建立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通道,而这一时期外国技术设备和生产线的引进就与当时对外开放的阶段性特点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开放试点地区,在产业上相对集中在轻工业,以便对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扩大出口发挥重要作用。1980年到1984年的5年内,我国共引进948项技术,用汇33亿美元(第248页)。由于市场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这种以政府主导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线引进缺乏效率和远见,引进的技术相对落后,盲目、重复引进和引进后不重消化吸收等现象普遍存在,为此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但是,由于当时我国与世界总体科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以引入技术设备和生产线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引进,对我国部分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奠定了此后我国产业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的基础,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二)“市场换技术”战略下的外资利用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陆续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扫除了制约开放的制度障碍。在前一阶段技术设备和生产线引进经验的基础上,政府更为重视通过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进行持续的投资,然后借助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国内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一战略的主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市场换技术”。国际技术合作则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基本形成。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在“市场换技术”战略指导下,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它们的产出能力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都明显高于国内企业,对我国各产业的技术提升虽存在一定的外溢效应,但作用十分有限,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不仅没有缩小,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还在不断加强。一方面跨国公司独资、合资子公司的研发强烈依赖母国研发资源,与中国本地技术资源没有足够的链接,中方几乎没有共同参与的空间,其技术联动效应、知识流动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无从发挥;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资金、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蚕食中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诸如重型机械、日化、饮料等行业形成垄断,导致示范效应、竞争效应、生产网络效应等技术引进效应丧失了实现的基础,给国家经济安全也埋下了隐患。“市场换技术”战略在理论上有成功的可能,但由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失误,导致我们在让出市场的同时,没有得到应有的技术,失去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三)互利共赢的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阶段(2001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