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 丹 周 欣 陈亚芳 韩婷慧
摘 要:本研究以武汉大学大学生及武汉武昌地区社会人群为被试, 使用自编《武汉地区大众对各类乞讨者的施舍行为调查问卷》, 探讨了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丐的施舍行为与态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和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丐的施舍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个样本均对老人、残疾、小孩和青壮年四个类型乞讨者的态度有显著差异,并且两者均对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施舍行为频数少于其表示同情的频数,但与大学生相比,社会人群施舍行为与态度更为一致。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人群 乞讨者 施舍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乞讨者的背景研究
乞丐问题是现今我国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城市的繁华街头、学校附近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几乎都有乞丐行讨,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如今人们对那些乞丐越来越无动于衷,甚至避而远之。是什么导致这样难堪的局面?社会大众对乞丐的态度是决定施舍行为的重要依据,施舍行为是一种助人行为,即对有困难的人给与物质上的帮助,并不期望回报,这是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
近年来对乞丐的管理和权利认可问题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思考和调查,他们也提出了很多有关乞丐的分类,部分观点将乞丐分成两大类:一是“原生型乞讨”,这类乞讨人员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个人或家庭遭遇天灾人祸却又缺乏社会救济,只能通过乞讨行为以获取生存资源,此类乞讨者只占总数的4%;二是“职业型乞讨”,还可以分为三类:好逸恶劳型、工具型、幕后操控型。
大学生对乞丐的态度代表着先锋群体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和价值导向。但是,大学生是一个无自主收入的群体,他们虽然即将进入社会,但是毕竟和社会人群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一群体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的施舍行为呢?梅光耀等研究了大学生群体的利他主义与对待乞丐态度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对待乞丐的差异性。那么,大学生整体和社会人群之间是否同样存在着对乞丐施舍行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来源又是什么?这里的社会人群是指有一定自主经济收入,有收入支配权的社会人士。
由于研究对待乞丐态度和施舍行为差异的文献十分缺乏,目前这一领域还很少有研究人员涉足,因此,本次研究在公共场所对流动人群做了一次预调查,通过开放性的访谈获取大量的信息。经调查发现,人们通常将乞丐分为四类:老人、残疾人、小孩、青壮年(健全),对原生型乞丐和职业型乞丐的划分是很不清楚的,因此,本研究决定基于实际,将研究的乞丐类型限定在老人、残疾人、小孩、青壮年(健全)这四类,假设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施舍行为存在差异,同时假设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丐的施舍态度存在差异,据此自行编制《武汉地区大众对各类乞讨者的施舍行为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在武大教学楼内随机选取武汉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大学生60人作为大学生样本,在武大至街道口附近的各商场、街道、居民区等随机选取社会人群60人作为社会人群样本。并自编《大众对对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施舍行为和态度问卷》。问卷共10道“是否”选择题,其中1、2题为测谎题。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武汉大学大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其中男25份,女23份。在武汉大学附近各商场、街道、居民区等处,通过随机发放问卷、与人访谈后代填问卷等方式共完成问卷60份,其中58份有效,女20份,男38份。数据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讨者施舍行为比较
以上数据属于分类相互排斥、观测值相互独立的计数数据,符合χ²检验条件。对其进行分层χ²检验。OR(老人)=1.753,OR(残疾人)=0.813,OR(小孩)=1.220,OR(青壮年)=0.704。从数据看,大学生和社会人群对小孩、残疾人、青壮年的数据十分接近,小孩和残疾人的数据统计意义不大。一致性检验结果χ²=3.097,P=0.337,表明不同层间OR值没有显著差别,层间同质。分层检验χ²=0.094,P=0.759,表明除去乞丐类型的分类,大学生与社会人群间没有显著差异。OR(总)=0.920,即大学生与社会人群的施舍行为比例约为0.92。
(二)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不同类型乞讨者态度比较
对其进行分层χ²检验。OR(老人)=5.833,RR(同情老人)=1.667,OR(残疾人)=1.433,RR(同情残疾人)=1.112,OR(小孩)=2.883,RR(同情小孩)=1.682,OR(青壮年)=0.799,RR(同情青壮年)=0.883。从数据看,大学生和社会人群对老人和小孩的态度数据的可信下区间超过1,具有统计学以意义。一致性检验结果χ²=10.848,P=0.013,表明不同层间OR值有显著差别,层间不同质。即大众对老人、残疾、小孩和青壮年的态度有显著差异。分层检验χ²=13.698,P=0.000,表明除去乞丐类型的分类,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对乞讨者的态度有显著差异。OR(总)=2.188,即大学生与社会人群的同情比例约为2.188。
(三)大学生不同类型乞讨者态度与施舍行为比较
从表1和表2中看出,大学生对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施舍行为频数低于同情频数,分别对四组数据进行四格表χ²检验。大学生对老年乞讨者态度行为比较表如下:
Χ(老人)=9.685,单侧显著值为0.003.Χ(残疾人)=13.023,单侧显著值为0.000.Χ(小孩)=6.749,单侧显著值为0.008.青壮年数据差异太小,不具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在面对老人、残疾人、小孩三类人群乞讨者时,其施舍行为频数都少于其表示同情的频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社会人群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态度和施舍行为比较
从表1、表2中看出,社会人群和大学生对不同类型乞讨者的施舍行为频数都少于或等于其表示同情的频数,分别对四组数据进行四格表χ²检验。Χ(老人)=3.068,单侧显著值为0.07.Χ(残疾人)=1.530,单侧显著值为0.17.Χ(小孩)=27.626,单侧显著值为0.000.青壮年数据显示无差距。
大学生在面对老人、残疾人乞讨者时,其态度与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面对小孩时,其施舍行为频数少于其表示同情的频数,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与图1的比较可以看出,在每一组数据中,社会人群的同情频数与施舍行为频数都较大学生的数据少。χ²检验的结果也能支持社会人群的态度和行为更为一致。
四、讨论
(一)大学生与社会人群相比更同情乞讨者,却不会有更多的施舍行为
有人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会体现更多的助人行为,但本研究显示在情感上,大学生更同情乞讨者,但在施舍行为上,大学生并不会多于社会人群。在预问卷中发现,大学生对同情的理由上解释各异,有些甚至非常地理想化。而社会大众的同情与否评价标准基本都是有无劳动力。在更同情的基础上大学生的施舍行为与社会人群不存在差异。我们分析,主要是由于无自主收入影响大学生施舍乞丐行为。在预问卷中发现,有近1/4的大学生被试在解释施舍乞丐的原因的时候提到“自己无自主收入能力”这个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是有足够的权利将钱随便赠与他人,即使同情乞丐,但是在是否会施舍乞丐的问题上,会考虑除同情以外的因素——自己是否具有经济实力养活自己的同时施舍别人钱财。然而,对社会人群的开放性问答分析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会考虑收入因素是否影响施舍乞丐的行为,可见在社会人群中,自主收入因素并不被作为影响施舍行为的因素。
(二)大众态度:看起来可怜不一定值得同情,同情不一定要施舍
对于一个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比我们差或是突然遇急的人,我们都会产生同情心。但越来越多的对职业乞丐的曝光使得我们对这个群体有了复杂的态度。大家在同情之前都要先判断这个乞丐到底是不是真的乞丐,他是真的可怜还是以此为乐用此赚钱。在判断的过程中,大家有了一些一致的意见,比如我们文章中对乞讨者的分类。由此,同情与施舍行为更为分离。这一点在小孩类型的乞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众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同时又是不受骗不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三)乞讨现象谁负责
在大学生样本中,有近2/5的被试将乞丐存在的原因和救助的责任归因到政府,认为乞丐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后果所致,国家有责任救助乞丐和杜绝乞丐的产生,社会人群样本中只有很少的被试将责任归咎于政府,而有近一半的被试将责任归因于乞讨者个人和其家庭。在对不同的乞丐类型的不施舍行为解释上大学生与社会人群也存在着差异,有绝大部分的被试不会施舍给青壮年(健全),这些被试解释原因时,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可以自己凭劳动力赚取收入,不应该受到资助,只有部分被试认为青壮年多通过行骗手段假装自己受害,不值得可怜,因此不会给予施舍;在对不施舍小孩的解释上,大学生和社会人群基本一致,认为小孩是受大人指控的;然而,在对老年人和残疾人乞丐的解释上,大学生和社会人群态度基本相同的归因统计值较低。认为生理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而言,采样较少,而且社会人群构成复杂,不能保证收集到的样本的同质性。而且由于我们的研究地在武汉,结论的推广也还需验证。
五、总结
综上,大学生和社会人群在施舍行为上无明显差异,而大学生在态度上更多地同情乞讨者。大学生对待乞丐的同情与其施舍行为间有显著差异,相比之下,社会人群行为与态度间差异较小。
影响两者施舍行为发生的因素是多元的,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而现在社会上的欺骗现象,也使得同情变得复杂。大家更倾向于在感情上表示同情,而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欺骗而在行为上不作出表示。本研究将大学生和社会人群进行比较,考察同情性、施助行为与大众对社会欺骗的反应和态度,希望能对该领域内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保庆、徐芳、姜怀忠.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
[2]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梅光耀、吴秀玲、张帆.大学生对乞丐的态度及其与利他主义的相关研究.社会心理学.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