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信息的正偏离:论网络熟语的语义变异现象

2009-10-28 07:01刘旭琴
现代语文 2009年9期
关键词:修辞

摘 要:网络熟语在网络流行语当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虽然它们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短语,但在网络世界里,其所指已经发生了变异。这种语义的变异已不再是语境赋予的临时义,而是对它的认同已经规模化。对这种现象进行修辞解读,有助于探讨网络熟语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熟语 正偏离 语境义 语义变异 修辞

2008年11月19日,腾讯网公布了“2008十大网络流行语”,依次是“打酱油”“很黄很暴力”“宅男、宅女”“做人不要太CNN”“做俯卧撑”“叉腰肌”“囧、槑”“雷到、雷人”“山寨”“霹雳”。在这十大网络流行语中,符合语言规范并为我们熟悉的短语包括“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三个。像这样在网络上风行的短语,我们称之为网络熟语。它们因网民的想象而发生了能指和所指上的不对称,表面上虽然符合规范,实际在网络世界里其所指已经转向。

网络熟语在网络流行语当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正常使用的短语,在网络世界里会发生语义的变异,而且对这种变异的认同会形成相当的规模,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熟语的语义生成

像“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等在网络上流行的短语,我们界定为网络熟语。因为它们是符合规范并为人们理解的短语,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歧义。这些语词的能指和所指是固定的对应关系。我们以这三个语词为例试对其进行解释:

打酱油:以前卖酱油都是零售的,自己拿瓶子去商店,买多少,就打多少。

做俯卧撑:一种四肢撑地,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连续平起平落的体育运动。

叉腰肌:顾名思义,手掌面向身体内测或外侧,单手或双手叉腰。

上述短语的意义都是其理性义的体现。“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这些短语形式的所指只有一个。因为作为一个短语,其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上下文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语境。整体的意义受到了上下文语境的牵制,所指非常明确。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语词的能指和所指能够呈现出整齐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不会超出它们所指的范畴。

然而,一个语词不仅仅是依靠其理性义来构建它的意义体系的。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非理性义。我们把语词的非理性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还有一类是笔者认为的语境赋予的临时意义。之所以把语境赋予的临时意义纳入到非理性义当中,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语词在语境需要的情况下,都会因时因地的出现语义变异的情况,相对于语词本身来说,也是一种非理性义。所以,大部分语词的意义体系是这样构成的。

语境义是临时的,它不同于色彩义。虽然色彩义附着在理性义上,也是一种非理性义,但它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理性成分。因为色彩义虽然不是语词本身固有的,但它作为附着在语词理性义之外的色彩成分其实已经被大众约定俗成。而语境义相对于语词本身来说是毫无道理的,语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已经全然成为一种脱离了原来所指的能指。语境需要这种能指指向什么样的所指,那它就指向什么样的所指。此时,这样的语词就是一种荒谬信息的正偏离。它表面上负载了荒谬的信息,其实在特定的语境下,却包含着深刻的意蕴。

网络熟语最初更多地属于这种语境义。我们以“打酱油”为例。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艳照门”事件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后来,广州电视台将这句话直接播了出来,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打酱油”三个字不是引起轰动的原因,关键是前半句话,十分具有震撼力。在这种语境下,“打酱油”一语经过网民修辞化的处理,转喻出“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做俯卧撑”“叉腰肌”这些短语都是因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而被网民们转喻出了它们特有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这些短语的意义产生变异,并不是发生在表达层面,而是发生在接受层面。当初被表达者正常使用,意义并未发生变化。这些信息被作为接受者的网民获得,其中的词语也并未发生歧义。但是,信息被正确获得并不代表一次表达活动和接受活动的顺利完成。网民是使用网络语言的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有强烈的语言感知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话题,更是如此。他们尊重语言事实,但他们更具有创新意识。于是,“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等短语就被网民超常发挥,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也就是说,这些短语在接受层面发生了别解性改值接受,是网民的有意为之。由对言语信息的正确理解到超常发挥,实际上是经过了网民的两道接受程序:“第一次接受活动旨在把握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并且达到接受信息与表达信息的大致等值;第二次接受活动旨在超越表达信息,达到别具一格的改值接受。”

由此我们认为,网络熟语的语义生成有赖于语境。它跟色彩义不一样,它是一种完全人为的现象,跟语境关系密切。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语境义,它是发生在接受层面的语境义,是网民在尊重表达原意基础上的超常发挥。

二、网络熟语规模化的修辞思考

在2008十大网络流行语中,网络熟语占了三个。可见,在网络语言中,网络熟语占了相当一部分。不仅如此,对于网络熟语的使用,很快出现了规模化现象,即网络熟语的语义在网络世界里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认同。我们知道,网络熟语的语义变异源于个体行为,然而这种个体行为却造就了语言声势,从而引发了我们对网络语言规模化的深刻思考。

言语在一般情况下,其能指和所指是固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已被人们约定俗成。而言语的语境义只是临时赋予的,是一种个人行为。相对于原来的理性义来说,这种语境义与言语的能指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短暂而脆弱的,因为它们之间并不协调,甚至相互排斥。但是,这个理论并不适用于网络熟语的语义分析。相反,网络熟语的语义在网络世界里迅速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响应。

祝敏青认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需要约定俗成的规律,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在具体运用中发展的语言现象,如何看待特定语境中语符的临时解构。一味地在规则的束缚下来完善语言,犹如将语言这条活生生的鱼与相依存的水源隔绝,只能导致语言的僵化。当然,面对语符的“狂欢”,关键是如何在超规则的表层现象之下,重新建构可资理解的另一规则———具有审美意味的读解中的语符的重建。”网民作为最具语言感知力的群体,对于一些敏感话题,他们更能在语境中找到关键语词的审美关联,从而颠覆语词原来的意义,根据审美关联重建语词的意义。

网络熟语的语义生成其实就具有深刻的审美关联。“叉腰肌”一词源于谢亚龙在女足奥运赛后总结的一句经验交流。谢亚龙在使用“叉腰肌”一语时当然是依据这个词的理性意义。但广大听众,特别是网民们在获得这个信息时对其中的意蕴却百思不解。于是,网民们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叉腰肌”具体的动作应怎样?为什么叫“叉腰肌”?“叉腰肌”原来是按摩业的行话?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兴趣。后来,“叉腰肌”成了许多球迷戏谑国足、表达不满的一个载体。

网络熟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并不协调,但包含在语境当中的审美蕴含消解了其中的矛盾。在语境的调控下,言语的变异形式与可接受性之间的不平衡得到了协调,……不平衡转化为平衡,也就具有了深层的合理性,并具有了审美内涵。这种审美蕴含能够被广大网友细加揣摩,这是众多的网络熟语走向规模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审美蕴含,像“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这样的网络熟语就很难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现在,这些网络熟语的网络意义基本上已固定了下来,提及这些网络熟语时,网民们都能够自然地体味到它们的审美蕴含。在此基础上,网络的普及进一步使得这些网络熟语走向规模化。

观察上述几个网络熟语都毫无例外地带上了某种感情色彩,这种色彩更多地包含着一种讽刺、戏谑。其实绝大多数的网络熟语都含有戏谑的味道。这是网络语言的一个共性。这也反映出了当下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使用网络语言的网民普遍具有调侃心理。

调侃心理也是网络熟语走向规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初言语在接受的层面产生语义变异其实就应归咎于网民的调侃心理。网民认为某种言语形式值得玩味,就着意变换该言语形式的所指。“做俯卧撑”源于“瓮安事件”,贵州省公安厅某发言人在介绍李树芬死因时说,“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但众多网民认为该发言人的发言没有说服力。在民间,俯卧撑暗指性行为,据推测,李树芬的死因实际上可能与性侵害有关。网民认为该发言人关于俯卧撑的发言只是一种搪塞。所以,后来“做俯卧撑”被网民调侃成“此事与我无关(我只是来做俯卧撑的)”的意思,表明了网民对该发言人的不满态度。

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的三个网络熟语虽然都有强烈的调侃口吻,但它们都是基于新闻事实的调侃,表达了网民对该新闻事实某种程度上的不满和愤懑。像这样的网络熟语还有很多,如“裸体做官”“我是北京派来的”等等。网民正是想通过具有强烈调侃意味的网络熟语,引发大众对现实的关注。其效果毫无疑问是显著的,它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促使相关网络熟语走向了规模化。

众多的原因导致了网络熟语的规模化,甚至可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在网络世界里已经被约定俗成。它们已不再是网民赋予的临时语境义,而是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被网民约定俗成的网络义。

三、结语

网络熟语生成新的意义,并迅速走向了规模化,在网络世界里被约定俗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固有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通过语境被合理地解构,并依靠旧有的能指形式迅速地建构起新的形义关系,使这种新的形义关系具有了深刻的审美内涵,令我们不得不感叹语言的能动性和网民的创造力。这种现象,也许正印证了广义修辞学的观点——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1]

注 释:

[1]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59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祝敏青.荒谬信息的正偏离效应[J].修辞学习,1999,(1).

[3]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4]祝敏青.解构中重新建构的文学语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祝敏青.变格修辞与语境[J].修辞学习,2001,(1).

(刘旭琴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猜你喜欢
修辞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报告
浅析在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