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障碍现象试析

2009-10-28 08:10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障碍

饶 雪

[摘 要] 在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感知的肤浅、平庸、迟钝乃至麻木等感知障碍现象。其产生原因虽十分复杂,但至少与割断事物联系、阻断理性思维渗入、艺术感知中缺少形象思维、缺乏情感移入以及感知定势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感知觉;障碍;知觉定势

[中图分类号] G4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4-0109-04

对社会生活感知的肤浅、平庸、迟钝乃至麻木等,被通称为感知障碍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过程中,起着削弱认识、探究事物能力的作用。

造成感知障碍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至少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孤立感知对象,切断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然导致感知障碍

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探索事物奥秘的通道。如果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切割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然导致感知障碍;如果无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无法从已知的此岸跃到未知的彼岸。因为单一事物提供给人们的知觉信息是极其有限的,也往往不具备普遍意义;残缺的知觉,势必丧失其复杂性……因此,孤立感知对象,切断它与其他事物的种种联系,感知将始终停留在某个原点上,所获得的有关事物的表象也会丧失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以致得不到其他信息的丰富滋润而黯然失色,丧失其鲜活的生命色彩。

这里所说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然依赖于其他事物的种种复杂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美学的角度看,美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关系之中的。宋代艺术理论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曾说:“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事物是这样显示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也总是将事物置于最佳的联系中加以表现,以显示出事物的美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是诗人将“孤烟”置于“大漠”,让“落日”悬于“长河”,使“落霞与孤鹜齐飞”,融“秋水共长天”一体,才使笔下之物生气勃勃,诗意昂然。

事物的联系,并非仅仅局限于空间或环境联系,还表现为时间上的历史联系。因为事物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因此,在艺术感知过程中,必须将感知对象不仅要置放于它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中,而且还需将其置放于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历史联系中。倘若仅感知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瞬间,而不去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纵然这种感知十分精细,但所获得的有关表象往往也是贫乏、浅薄的。

一只美丽的蝴蝶,仅仅是其自身运动发展中的一定阶段所呈现的一种形态。如果某位艺术家仅仅只满足于对眼前蝴蝶美丽的感知,那他所获得的信息不过与放牛娃相当。因为从文学艺术必须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一角度看,其感知是缺乏独特性、深刻性的,是迟钝的感觉,其本质就是在主观上拒绝了事物本身最有价值的、最具特色的大量信息。而要想点石成金,使感知具有敏锐、独特、深刻、丰富性,就要把它置放于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观察,以便探索其内在美。

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社会联系在内。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自然万物在人的意识感知中,也是“人化的自然”,故不能将其置之为社会联系之外,即只有在事物同社会发生某种联系时才被感知到。

在这种有机联系中,自然物实际上已经是某种喻体的形式呈现于人的感觉之中。它不再是先前的纯自然物,而是包含着一定社会意义的隐喻体或象征物,人便从这种已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喻体或象征物的自然物中,感知和体验到对象物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红楼梦》开篇所敷衍的“石头的故事”,就可以看作艺术家对自然事物的艺术感知过程中,感知和体验到其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形象化实证:《红楼梦》的“无才石”,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个自然物。由于空空道人把它带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走了一遭——与社会发生了联系,“石头”便成了人,有了人的苦乐悲欢,并显示出丰富的社会内涵来。

由此不难看出,在感知中,若切断事物的种种联系,主观地抽去物之为物的存在条件,事物本身的活力与精神、事物于复杂联系中所呈现的美,都将随其联系的被阻断而丧失。很显然,切断了事物联系的感知是残缺的感知。它拒绝了大量有关信息的进入,也必将影响到大脑的信息加工,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更不用说影响认识的深化了。因此,切断事物的联系,就是拆掉了认识事物的桥梁,使人的认识永远固着于已知的此岸,无法从一粒沙中见大千世界,于半瓣花上感知物之精神,因而是一种迟钝、平庸、浅薄的感知,它只能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蠕动而无法达到敏锐、独到、深刻的境界。

二、阻断理性思维因素的渗透,也会导致感觉迟钝现象的产生

感知活动,并非单纯的感官知觉活动。在人的感知过程中,总是贯穿着人的理性思维因素的介入与渗透。因为严格地说,感知艺术归根到底,是人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并达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互相融合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才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一旦阻断了理性思维因素的参与,仅凭感觉去认识事物,是难以担负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一责任的。由于排斥了理性因素的指导作用,我们的感觉就分不清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也就不能保证认识的深刻性,清晰、准确、全面地把握对象世界。这样的认识,只能是一种朦胧的、混沌的、浅薄、苍白的表面认识。

就感觉而言,它仅仅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形式,只能对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作出表面的认识反映。但就知觉而言,纵然它具有一定的认识上的整体性,能部分地弥补感觉的片面缺陷,但仍无法深入事物内部去认识其内在本质,“只有超过本能直觉,凭借知识和经验,才能进入另一个较深的层次。”[1]因此,感知活动中对理性的拒绝,则知觉的理解性、概括性都将不复存在,也无法摆脱“迟钝”的困惑。

三、在艺术感知中,阻断联想与想象的参与,也会导致感觉的迟钝

人们认识事物时,并非仅是感官知觉的投入,而是整个大脑的全部功能的整体投入。“故遇者物也,动者情也。情动则会,心会则契,神契则音,所谓随寓而发者也。”(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梅月先生诗序》)这里所说的“遇物”、“情动”、“心会”、“神契”,是指认识活动中的感知、情感、联想、想象、领悟等诸种心理活动。

当作家感知事物时,所获取的表象信息在其理性思维的选择、过滤、加工下,被浓缩提炼为某种富有特征的信息材料,从而强烈地刺激着大脑神经系统,激发其情感、驱动其联想和想象,就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因此,联想和想象是人们认识(包括艺术感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

(1)联想和想象能够根据认知的需要,迅速不断地唤起先前储存于大脑中的有关大量表象信息,为大脑加工提供了丰富地认知材料。

(2)联想和想象还能在众多的表象群中,建立起比喻、象征、比拟、借代等种种复杂的有机联想系。这就等于给单个表象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使之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内在联想系,闪射出鲜活的生命光辉。

(3)联想和想象还可以将原有表象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即分解和重铸,使表象融生出某种崭新的、深刻的内在含义来。

联想和想象使人对事物的感知产生某种质的飞跃,大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使人的感觉能力更加敏锐、深刻和独到。倘若阻断了理性因素和联想、想象的参与,其感觉必然迟钝,且导致创作的危机。记得一位当代批评家警告说:“不少人以为有了感觉便有了一切,就可以驰骋文坛了,这种仅理性的创作方法……最终会丧失这项精神劳动所特有的价值。”[2]

四、拒绝情感因素的渗透,同样会导致艺术感觉的迟钝

在艺术感知过程中,情感运动是一种双向回流的情感流程。即“情以物迁”、“物因情变”。由于物对感知者感官的刺激,激发了感知主体的主观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很自然地移注和投射到感知的对象上,使客观的物为之情化。

艺术感知过程中这种情感的双向回流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使感知对象的外在和内在属性发生某种“质变”。由于主观情感的投射,客观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的部分属性为主观情感所化,客观对象实际上就成了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情化物”。感知对象的这种“质变”,并非是事物本身内部结构的变异,而是指事物在知觉呈现中,表象的部分自然属性的消解和感情的主观属性的渗入。同时,由于情感的作用,人们的知觉也因此而受到情感化的影响,而成为一种情感化的知觉,较之日常知觉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信息重组功能。例如“牡丹”在百花丛中人们都说它是“最鲜艳的”,但在女皇武则天令百花一夜开放、充满愤怒表示反抗情绪时,诗人却可写作“满棵空枝怒对强权”;春花秋月人们是赞美的,然而悲伤时,人却感觉“花溅泪”……这些是因为情感的作用,给知觉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的影响下,大脑感官神经细胞处于强烈地兴奋之中,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变得异常敏锐,其感知事物的能力便因情感的作用而获得强化。加之主观上对某类事物的“偏爱”,当这类事物的知觉信息输入大脑时,在情感的作用下,便会通过联想或想象,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和改造,使之更加焕发出美感的光辉。因此,在感知过程中,这种情感双向流程一旦形成,感知对象的客观属性与其在知觉呈现中的主观属性,便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同时,由于情感化知觉的高度选择性和信息重组的作用,所感知到的实际上已不完全是事物自身的客观信息,而是注入主观情感的审美信息了。随着主观情感的这种移注和投射,“我”将深深体验到“物”的内在奥秘,同时“物”也深深的进入到“我”的内心。“物”悲“我”亦“悲”,“物”喜“我”亦“喜”。“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相反,一旦在感知过程中拒绝主观情感的参与,则大脑中的感官神经细胞便无法高度地兴奋,那种良好的知觉心理场也难以建立,作家对客观事物也只能是以一种冷然的态度作冷静的观察。这样,“我”之知觉就不能契入“物”之内部,“物”之表象也无法超越其事物本身客观属性的局限。这样感知对象将得不到主观情感的滋润、补充。也就是说,只能客观的感知到事物的外在客观属性,却无法艺术地改变它,也无法穿透其冷漠的物质外壳,进入其内部去深刻地体验它。譬如看花,则花不过是红黄蓝白、三瓣五瓣,既不会溅泪于秋月,也不会含笑于春风。这种纯客观的感知,纵然可以做到细致入微,但从审美的意义上说,它仍然是迟钝的。

同时,拒绝情感因素对感知过程的渗透,还容易造成感知的疲劳和知觉注意的转移。心理学研究证明,知觉注意的维持与情绪因素紧密相关。而拒绝情感渗透的感知,本身就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活动。它使感知者丧失观察事物的兴趣,从而很容易造成知觉注意的迅速转移。尽管我们可以凭借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来维持对某一事物的知觉注意,但这种苦苦支撑的结果却只能换来知觉组织的疲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种特殊的知觉组织继续存在时,对这种知觉来说,在皮质上就有对这种知觉的生理受饱和过程渐次发生,当达到饱和水平时,在第一种形状的知觉下的神经过程被抑制,这个知觉就渐渐消失。”[3]74-15这种“知觉的生理饱和”现象,即我们所说的知觉疲劳。由于缺乏情感因素的渗透,感知过程只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即并不是处于内在的需要或兴趣,而只是在意志强迫下进行被动消极的感知操作。时间稍长,其知觉疲劳现象便迅速产生,呈现出一种知觉麻木状态,从而严重阻碍了感知活动的渗入。这样,所获得的知觉表象自然是肤浅、平庸的了。

五、知觉定势也是导致感知障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知觉定势是我们在感知过程中的一种“先前的呈现”。“在重复呈现它们的过程中,即已形成了某种内部状态,这种状态使它对知觉以后的呈现有所准备……它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跟随于这些心理现象之后,而是相反,可以说是先于它们,决定着这些现象的成分和过程。”[4]

知觉定势作为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自有其优势的一面,它可以使我们对同类事物的感知更加迅速、更为有效,并“经常使我们撇开不适当的刺激模式,通过预期而达到真实的知觉。”但是,“正像组合原则的作用偶尔也妨碍现实的知觉一样,知觉定势有时也使我们看不见现实的世界。”[3]78

在艺术感知中,知觉定势在某中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是艺术感知活动的枷锁。它禁锢我们的感知能力,使之总是停滞在对事物的先前感知的经验水平上。当我们形成了某种知觉定势,感知水平就很难获得突破性进展。

这里,有必要对定势现象的发生问题作个简单的分析。

心理学实验证明:知觉定势发生了对同一事物的重复感知,这种重复感知是在同一方式、同一角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于感知方式和感知角度的固定,感官知觉所接受到的由同一事物所发生的信息在同一时期内必然是十分相似的。这种无差别的信息在重复感知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人的大脑中迅速建构起某种固定的内部知觉模型。在未有从同一事物中获得某种崭新的、具有浓烈的刺激性信息之前,重复感知便只会造成这一知觉模型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于是知觉定势现象便随着这一知觉模型的建立和强化而得以形成和加强。除了感知方式的固定和感知角度的固定以外,在感知过程中将事物孤立起来,切断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拒绝理性思维、联想和想象、情感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参与,也同样会导致知觉定势现象的产生。因为这种孤立、片面、冷漠、纯客观的感知所获得的知觉信息本身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又得不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加工、组合、提炼、改造,很容易得到同一事物的无差别信息,于是知觉定势现象便在所难免了。

那知觉定势为什么会使人“看不见现实世界”呢?这是因为知觉定势在客观事物呈现于知觉之前,心中早已有了对该事物的“内部状态”的缘故。当人们感知事物时,有关知觉信息必然会受到先前于心中所预存的内部知觉模型的干扰和同化。在这种同化过程中,原内部知觉模型总是排斥与自身不同的新感知信息中的某些因素,同化和吸收与自身相容和相似因素。原内部知觉模型的这种趋同弃异功能,必然导致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所接受的知觉信息的存同弃异的选择。这样,人们就看不到客观事物新的发展变化,更谈不上对现实世界独具慧眼、独到深刻的发现了。

在感知的具体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于自己认为已经熟悉的事物,常常是并不真正了解的。因为人们总是对它们感到习以为常而不愿深究,总是用先前的经验来代替对事物的深刻感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往往视若无睹或充耳不闻,更无须谈及对事物内在蕴涵的探索了。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对感知本身产生怀疑,从而严重地阻碍感知的进一步发展。著名作家茹志鹃就这种感知的麻木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入城以后,产生了一个深入生活的问题。深入到一个点去,往往是深入到一个大队,合作社,一个矿的某部分,铁路局的某一工段,时间一长以后,生活熟悉了以后,开始时还很新鲜,一熟悉以后我就产生了一种麻木,失去了对生活的新鲜感。”[5]这种对事物的感知因熟悉而产生麻木,因习惯而反映淡漠的现象,无疑也是艺术感知的一大障碍。

当然,还有一些,这里叙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发现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改进,就有可能取得较佳的创造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湛秋.诗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9.

[2]王 千.反文化的失败[J].读书, 1988(10):19.

[3] 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下册 [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

[4] 乌兹纳杰.定势心理学的实验基础[M]//心理学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77-278.

[5]茹志鹃.漫谈我的创作经历[M]//文学:回忆与思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369.

On Phenomenon of Perceived Barriers

RAO Xue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of Hubei Province, Danjiangkou 442700, China)

Abstract:Perceived Barriers are common in observ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teaching practice, such as superficialness, mediocreness, dullness and numbness. These can be attributed to one-sided view, irrational thinking of blocking infiltration of the rational, lack of images in artistic perception, lack of emotion transferring, as well as fixed perception mode.

Key words: perception; obstacle; phenomenon; fixed perception mode

猜你喜欢
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扫除电路学习障碍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公立医院“非编制化”还有不少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攻克障碍 资源再下沉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