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涛
摘要 介绍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特点,总结了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同时阐述了制约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因素和应对措施,以期为油菜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机械化;推广情况;技术特点;问题及建议;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65.4;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76-01
安徽省是油菜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和油菜籽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的种植面积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油菜机械化播种、联合收获具有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少、绿色环保等优势,正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1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特点
1.1 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油菜人工移栽和收获需45.0~52.5个工日/hm2,实现油菜机械化直播和收获作业只需15.0~22.5个工日/hm2,节工30个工日/hm2,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解决了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问题,提高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1.2 机直播油菜长势良好
机直播及人工撒播机开沟油菜均长势良好,特别是机直播油菜,苗匀、苗壮。2009年收获前,据居巢区农业技术人员对相关试验田块进行产量测定,机直播的油菜与人工移栽相比产量相当,但高于传统人工撒播产量,增加产量150~375kg/hm2。
1.3 收割损失小
以星光168油菜收获机为例,经测算,机收总损失率平均在6.5%,人工收获损失一般在10%以上,机收较人工收获降低损失4%左右,增收105kg/hm2。
1.4 收割推迟,油菜品质提高
人工收割油菜一般在八成熟期,而机收可保证油菜到九成熟,提高了油菜的结实率和品质,能提高油菜籽出油率。据居巢区农业部油菜项目节本增效调查测算,实现油菜机械化直播和收获作业比人工节本增效1 256.25元/hm2。
2 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情况
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刚刚起步,2008年全省油菜机直播面积1.26万公顷,机收面积3 320hm2,总的面积不大,但与2007年相比,增长迅速。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油菜机直播技术、油菜联合收获技术和配套农艺技术。
2.1 油菜机直播技术
油菜机直播技术是油菜生产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一种新型种植方式。与常规油菜种植方式相比,该技术省去了翻耕、整地、挖穴等工序,显著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并且使油菜抗倒能力增强、病害减轻,单位株数增加,实现稳产、高产。机械播种时,应采用成熟期一致性强、脱落性差的优良品种。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墒情。油菜直播技术的推广,所用化肥尽量采用吸水性差的颗粒肥料,如复合肥等,以防止化肥在肥箱内结块,影响施肥均匀性。其主要技术要点是适时早播、重施基肥、加强管理。
2.2 油菜联合收获技术
油菜联合收获技术是油菜生产机械化的重点,该技术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本增效显著的特点。油菜联合收获技术在油菜适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输送、脱粒、清选等工序。影响损失率大小的因素除收割机性能、农艺配套措施外,重要的是操作技术。在机械收获时,准确把握适收期是降低损失率的关键。应注意选择最佳收获时间,以减少收获损失和防止油菜籽品质的下降。
2.3 配套农艺技术
油菜的机械化直播技术,由于是将油菜种子直接播种,较传统人工种植方式管理有所不同。要根据油菜的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的辅助措施,以适应油菜生长对水肥等营养的需要,使油菜获稳产、高产。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机械化作业对部分品种的不适应性
目前,大部分油菜育种致力于高产优质育种,多以双高和双低为指标,忽略了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以安徽省为例,大面积种植的油菜适合机械作业的性能较差,品种多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株型大,分枝多,枝杈交叉多,给油菜机械收获带来困难。现在的油菜联合收割机虽然有分行竖刀,能够解决枝杈分行问题,但分行损失较大。
建议在培育油菜新品种的同时,要适应轻简化栽培的需要,注重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新品种。并在目前的油菜品种中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选取半矮杆(<1.5m为宜)、抗倒伏、植株紧凑、适于直播密植、花期集中、成熟期一致、不易裂角、收获时落粒少的油菜品种进行推广。
3.2 时序对种植方式的制约性
油菜机直播效率高,机具结构相对简单,农民容易接受。但安徽省地处江淮平原区,油菜前茬多为水稻,水稻收获后,采用机械直播油菜茬口偏紧;加之降雨影响,考虑到土壤墒情,留给油菜直播的时间较短。部分高产品种不能满足直播生长期短的要求。油菜的播期与产量关系密切,如果播期太晚,油菜冬前不能长到足够大的个体,不仅影响产量,还会遭遇冻害。
建议选取耐迟播、早熟的油菜品种进行播期与产量的对比试验研究,探索时序与种植方式的最佳适应性。
3.3 小农业与农机高效作业的矛盾性
当前一家一户的小农业生产和高效的农机作业之间具有天然的矛盾。创新农机服务体系,是现阶段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购机补贴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机大户、油菜种植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利用他们的技术装备优势扩大经营,组建机播、机开沟和机收作业服务队,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市场化路子,提高服务水平,扩大作业面积;二是着重培育油菜机械化作业服务市场,提高机具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建立信息搜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
3.4 油菜标准化生产的不规范性
安徽省各油菜产区种植习惯差异较大,没有统一标准,直接导致了在联合收获机具作业时,有时骑在沟面上作业,有时跨沟作业,使得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油菜直播机具的厂家之间规格尺寸不一致,播种幅宽和收获幅宽不配合,这都导致了机械化的整体效率、效益难以发挥。因此,必须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整地作业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适用的油菜生产农机农艺操作规程,促进油菜的标准化生产。
4 参考文献
[1] 傅廷栋.中国油菜生产和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0(1):3-10.
[2] 管嫦娥.油菜冻害的预防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S2):153.
[3] 杨锦莲.中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4] 孙自铎.安徽省油料产业化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6.
[5] 郑之宽.发展优质油菜产业化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199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