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与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2009-10-27 10:22吴粉庆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吴粉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具体形象与概括抽象的联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是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平台。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是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开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一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利用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经过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状态下探究。

三、创设探索知识的情境,是真实有效课堂教学的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指向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探索知识的情境,才能让个体的探索与情境中的信息不断反馈、交流,解决问题。

四、创设开放的情境,是真实有效课堂的结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见解,我们教师要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机会,善于创设开放的情境,让学生有较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是真实有效课堂的升华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美国数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城西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