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09-10-27 10:22赵文清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作文指导评语想象

赵文清

摘 要:作文教学要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生活中学写作,在想象中学写作,在探究中学写作。

关键词:作文指导 生活 想象 探究 评语

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下列几种情况:一是下笔难不知写什么,怎么写;二是难感人,不会以情动人;三是缺少应有的视角,没有求异思维。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体验和认识。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认识与表达的统一体。作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说话和阅读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在作文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作一些简单介绍:

一、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学会观察生活,触幽探微,注意采撷生活中闪光的细节,使学生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我年级多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等。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

二、在想象中学习写作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再创造,是人脑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要指导学生积累表象。主要方法有:(1)开设固定的阅读课,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采用卡片摘记法和剪报法收集资料;(2)表象默记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3)绘画法和照相法,将自己看到的最有特色的情景人物用笔将其特征勾画出来,或者拍下来,并配以必要的文字,为以后的读书和作文用。

其次,要引导学生感知情景。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还必须训练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要训练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务求做到两点:(1)感知事物前蓄情于意;(2)感知事物时融情于物。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感想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情景美。

三、在探究中学习写作

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它作为语言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作文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提供探究素材,在探究中学习写作。

四、利用评语进行作文教学

评语是习作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延续,通过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热情,使习作更趋于完美。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评语以激励为主,赏识一个优美的片段,甚至一个贴切的词汇,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你某次鼓励而改变一生。

要根据作文内容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结合学生年龄段和心理特点,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学生。评语,不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舞台,而是一个师生自由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引起心灵的共鸣。

评语要采用多种形式,文中的眉批,文末的总批,适当的面批,可以一段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同时评语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好的评语要赏心悦目,文采斐然,可尝试抒情式、言论式、哲理式。好的评语都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只要教师有效地利用评语进行作文教学,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摆脱写作的困扰,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投身自然,体验、辨别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写作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职成教育总校

猜你喜欢
作文指导评语想象
快乐的想象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小学作文指导中的想象和观察研究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作文评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