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自然、情趣、有效的教学情境

2009-10-27 10:22胡志祥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白纸邮票情趣

胡志祥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对创设教学情境意义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教学情境的价值缺失,甚至出现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笔者窃以为优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以下几种途径。

途径一:追求自然,贴近生活实际

任何情境创设都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彰显“自然”。那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该怎样彰显“自然”呢?一般来说,教学情境创设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有趣的事物作情境或与学生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对象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情境内容,教学情境表现的形式应多样。

教学案例:感知面积概念

师:给学生每人发一张邮票。问: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动手摸一摸这张邮票的背面。

生:观察邮票,动手触摸。

师:拿出你们带的小照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再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

生1:我的照片比邮票大一些,因为邮票放在照片上还有空白。

生2:我的照片比邮票小一些,因为邮票放在照片背面我可以用笔画出和照片一样大的方框,照片旁边还有空白。

师:邮票表面的大小是邮票面的面积,照片表面的大小是照片面的面积。刚才同学们都是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他们大小的,你还能举些例子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生1:黑板表面的面积大,课桌表面的面积小。

生2:我家电脑显示屏平面面积比电视平面面积小。

生2:学校梧桐树的叶面面积比枫树叶面的面积大。

……

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面积概念,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学生在比较、表述面积时思维活跃,并认识到生活中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各不相同。

上述情境真正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状态,创设了自然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数学。

途径二:崇尚情趣,加强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的“情趣”,不仅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兴趣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只有适时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崇尚情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最优化的学习情境,让他们亲历学习过程,才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教学案例:特级教师徐斌执教“9+几”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用好主题图?徐斌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算理直观的事实,将主题图进行了必要的分割。

他先是赋予这幅静止的图片以生动有趣的背景:今天,有一只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只出示小猴的图片)。小猴的妈妈因有事要外出,她给小猴准备了一些吃的(贴出盒子内的9个桃和外面的4个桃),但对小猴说,你要想吃这些桃,就必须先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桃?不难肯定,学生在老师一边讲述一边有目的演示的故事中已完全了解到情境里所涉及的相关信息和问题。有了前期充分直观的铺垫,学生根据老师贴出的图,也就不难回答要算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桃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9+4。“9+4=?”,其实学生本来就有解决与自己能力相近的问题的欲望,因此,在深刻理解了情境图的情况下,直观的算理也就随着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接踵而来。

为什么这个情境能收到如此好的效果?首先是生动有趣的背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对主题图的必要分割,渐次出现,促使学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将数学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途径三:聚焦有效,关注价值追求

情境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考虑教学实际,精心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

教学案例:1亿有多大?

第一步:1亿张白纸叠起来会有多高呢?请同学们把你的估计结果写在纸条(一)上,然后把纸条放进你的文具盒里。

第二步:教师依次呈现1张白纸、10张白纸、100张白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大约多少张白纸的厚度是1厘米呢?

第三步:由此推测,10000张白纸的厚度是多少?

第四步:现在你认为1亿张白纸叠起来会有多高?把你的估计写在纸条(二)上,再把纸条放进文具盒里。

第五步:完成下表,说一说,如果每层楼高以3米计算,1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第六步:拿出文具盒里的两张纸条,将原先的估计结果与现在的结论作比较,你想说些什么?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亿有多大,而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导学生品味数学和做数学,使学生在潜心探究中浸透着思想和情感,实现了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自然”是课堂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情趣”是课堂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有效”是课堂情境创设的价值追求。只有创设自然、情趣、有效的教学情境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精神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猜你喜欢
白纸邮票情趣
独一无二的邮票
白纸变美金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邮票上的“三月三”
白纸的三维空间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