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2009-10-27 10:22邹致锋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风格模式理念

邹致锋

摘 要:我们的教育,只有当每个教师都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形成一股充分、久远而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促使我们自身在实践中去努力思考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关键词:理念 模式 风格

当前,各种教学方法竞相登台,各类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走进课堂。对此,我们是否应更理性地思考:上好一堂课的根本点在哪,教师自身究竟应具备哪些素质条件?以下为我们的几点看法:

一、教育理念要有大家风范

一个教师越有大教育思想、大教育理念就越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而真正地把握好课堂教学。我们的教育,只有当每个教师都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形成一股充分、久远而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促使我们自身在实践中去努力思考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那么,教师新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呢?

首先,它应是从教师的自身教学实践和与各界广泛交流的结合中来。教师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理念是实践的总结与提升,新的实践环境有利于改进过时的理念,又能为新理念的产生提供条件,而广泛的交流又是理念更新与完善的前提。

其次,它应是从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来。更新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扬弃。比如:古人学语文,重于诵读与书写。“诵”最能营造一种氛围,进入一种境界;“写”特别是使人专注,使人能保持一种理性思考状态,从而人就有了“悟性”。而“悟性”往往使人产生许多“新”的创见。教学中的“读”与“写”现在看来还是不可否定的。当然,我们需要吸收,但不是简单的回归。

再次,注意教学技巧与教育理念的联系与区别。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只讲传授知识,那知识很可能传到学生手里就已过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教学变传授(知识)为交流(方法)。如果教师没有完成教学理念的这一转变,就难于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是:教师还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获取知识和实施教学。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事实上,任何一堂课教学模式的选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基本模式的综合运用与课堂灵活应变的结果。

课堂教学能不能说有模式?个人认为,如果从某种理念与程式来说,基本的模式是有的,具体的模式则无。课堂教学模式大概可以分作三种基本的程式: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属于讲座式的学术性式的教学,这种模式对一些理论与指导方面的传授是必要的。它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性更强,一般而言,此模式适用于较高层次的学生的指导性教学。一种是以学生为主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中,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且教师的教学程序要以学生的目标为动向,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为主,随着课堂的进展教师要不断调整其指导。此模式更适宜于实践性的活动课形式的教学。一种是以新型的现代教学设施为重要辅助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以及教材,包括通过文字、音乐与画面的交互平台,实现师生以教材为触发点的三者互动,教师可能已引退到与学生相同的位置。

一般而言,第一种模式适应于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或课文讲析的第一课时的前半课时的授课方式,单元小结或理论性的大课堂的学术讲座。第二种模式适应于开放性研究性活动课的开展,包括延伸到学生对某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资料的查阅与研究性社会调查。第三种模式则综合性更强,侧重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其实,这三种模式都是人为的划分,在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三者的综合运用。

三、个性化风格是教学的生命

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展示的独创性(唯一性)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任何形式上的教学实践只是个性化教学的起步而不是终结,更不是目标,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并且需要认真对待的。

不同区域的学生,加上教师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性格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能取其长补其短,在自身较为前沿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实现其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个性就是教师的独创性,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从社会需求来看,学校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多元的有个性的人才与多元的管理模式。只有多元的管理,多元的教学风格,才有利于培养有个性的人才。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独立人格,教师首先必须充满人文精神,必须有独立的人格体现,必须有创见与胆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觉得这个教师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可以说,一个成功教师的教学,他(她)的成功的奥秘在于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人格魅力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风格模式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