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跨越高中物理的门槛

2009-10-27 10:22肖春林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规律高中物理概念

肖春林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其原因在于初、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梯度,初、高中学生在认识能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

一、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深广度。

三、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以及规律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注意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含义。

四、重视学生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高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使学生领会物理思想;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五、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正确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反复在大脑中呈现什么是好习惯,克服自身的惰性。

1.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重要在于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很难从知识转化为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阅读高中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3.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习惯

这一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虽然同学们都耳熟能详这些规律,但做起来却有众多理由推拖。教师此时及时纠正学习时的惰性、引导鼓励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上,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启发思考多种方法解题;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5.提倡科学记忆

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总之,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处,一个好的物理教师除了能熟练驾驭教材,注意初、高中物理的不同之处,正确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使学生很好跨过高中物理的门槛,只要很好明确以上几点,就能帮助初上高中的学生学好高中物理。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规律高中物理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幾樣概念店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