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华
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以生为本,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应该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为指导,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综合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和教材文本的特点开发利用好自身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一、英语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英语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做学生的“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陪伴者、情感的培育者”。新课程的英语教材文本要求教师不断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积累文化底蕴。新教材倡导任务型教学,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所体现的不同。这种要求有利于达到务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目标。
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应注意语言现象的变迁和发展,以发展的思维模式去容纳吸收新的语言现象。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必须广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先进成果,教学中善于设计各种教学情景,运用各种先进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学会制作各种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资源。我们更应该注重语言文化的学习与教学。作为一种语言的传播者,必须尽可能地去学习和了解该西方国家的文化、风格、历史等背景知识,注意对比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习惯性的语言知识,努力做到“求真、求善、求美”。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的模式,采用模块式的教学结构,每个教学单元包括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能,目的就是要培养听得见、说得出、读得懂、写得来的外语人才。对此,我们应该重视语言功能或内容,讲求应用性;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本领的培养;重视语言能力的习惯靠反复地使用,强调在使用中学习语言。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创新。
二、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扮演了演员的角色,学生成了观众。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应变成导演,即教师应设计出学习的各个环节,由学生去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学生去归纳、总结知识规律。教师只又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时进行有效地点拨、启发。学生是“演员”,教师变成“导演”,其实,学生还可以挤进“导演”的行列,让他们自编自导节目。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应该是“民主型”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生命,创造性地建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以仁爱之心、赏识的眼光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能大胆地发挥创造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其实,新课程英语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的知识融汇、情感碰撞的过程。教师则应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爱其师,亲其道”。
三、英语教师应学会合作,激发自身的教学潜能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合作是教师教学业务提高的需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范围之限,从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学生和文本,服务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的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特别是在新课程中一些学生感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而又超越教材的学习内容,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实践、探讨、交流、合作。另外,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教师群体的相互借鉴、合作以及自身系统理论学习的交融过程。
新课下的老师合作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把学生看成是只管接收知识的容器,注重的是教师给了学生多少,而较少考虑学生实际学到了多少。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才是施教的前提,这种兴趣的了解、情况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合作。随着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增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教师也只有加强合作,才能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也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新课程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海安县墩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