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09-10-27 10:22相竹娥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骗子创设情境

相竹娥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情境是激发兴趣的条件。通过呈现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指导语的设计,还应该包括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自身的特点,我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

一、导新课联系实际生活

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社会的感受能力和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尤其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学时,如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设计导语,将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保修》一课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尖端的产品不断问世,商业经济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商家们不仅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工夫,推销的手段,售后的保退、保换、保修等服务也日渐增多,然而,这些服务是不是都能保障呢?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与其承诺不符的现象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兴致极高,在此基础上,我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析课文注重学生感受

现代的阅读教学观要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分析骗子的形象特点时,多数同学都认为文中的骗子奸诈、可恶,但有一位同学却觉得骗子很聪明,能够抓住一般人物的心理特点进行欺骗,很有经济头脑,他佩服骗子。当时,有一部分同学笑了,弄得这位同学很尴尬。不过,我马上提高声音开始评论,首先肯定了这一很有个性特点的答案,接着让他具体说明佩服骗子的哪些方面,并和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分析课文时,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受,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解重点借助艺术手段

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样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学中解析重点时,渗透艺术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增强无意识记忆也是大有帮助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素材值得挖掘后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喜爱艺术,好唱两句,所以在分析重点时,经常根据课文内容选几句歌词或戏剧唱段,唱给学生。如分析《岳阳楼记》的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当今的现实意义时,我为学生唱了《焦裕禄》这首歌曲,学生情绪高涨之时,又选唱了蒲剧《书记的家宴》里书记的一段戏词“曾想着为儿女把事办,怎奈是老区的乡亲把人心牵,城乡处处面貌变,他们的温饱未过关,为扶贫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咱不进山谁进山!”教师唱的动情,学生听得入神,在欣赏与熏陶中,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图画的直观性很强,利用图画,也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保修》这篇小说的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突出,分析情节结构时,我画了一幅人物漫画,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很容易就理清了小说的情节。当然,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等设备来贯穿艺术形式,不过,老师是学生熟识和亲近的人,由老师亲自歌唱或绘画,即使水平不高,对学生影响的效果也要比其他手段好得多。另外,很多叙事性的课文都可以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学生在排练、表演与欣赏中的理解和记忆效率都非常高。

总之,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其学习兴致和学习效率都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单位:山西省永济市逸夫中学

猜你喜欢
骗子创设情境
骗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骗子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