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声明难阻印媒痴狂

2009-10-26 09:56
环球时报 2009-10-26
关键词:阿鲁纳中印关系印度政府

傲慢情绪蔓延印度民间 无理主张得到公开宣扬

●本报驻印度、英国、加拿大记者 廖政军 王晓雄 陶短房●本报记者 刘扬

中国和印度总理在泰国达成“逐步缩小边境问题上的分歧”共识,但这却没有能阻止印度媒体对中国痴狂症似的攻击。《印度时报》25日继续指责中国在印周边搞“反印新战线”,而这一次的证据仅仅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办了一些语言中心和帮尼搞水利工程。印度网站当天还大肆报道“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宣称将迎接达赖到访的消息。印度媒体和一些人这种对“中国威胁”根深蒂固的臆想甚至让印度政府也多次陷入难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中心研究员赵干城对《环球时报》说,中国希望与印度共同友好发展,但也有承受中印关系继续恶化的心理准备。印度应该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承诺,特别是撤销对达赖访问两国争议地区的邀请,否则一定会激起中国人的愤怒。

印媒挖空心思攻击中国

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争论最近成了印度媒体几乎每天必炒的话题,尽管24日参加中印总理会晤的印外交部高官在会后刻意回避印媒提出的争议话题,但印媒仍然能找出对中国进行攻击的新炮弹。《印度时报》25日题为“在印度-尼泊尔边界地区中国的新战线”的文章称,尽管中国和印度总理的会晤被视为冷却双边紧张局势的努力,但中国仍然开启了“另外一个对抗印度的前线”,这一次是在尼泊尔。文章称,中国正在悄无声息但迅速地在尼泊尔这个前印度教王国扩展影响力,散播反印度宣传言论。不过,《印度时报》作出这个判断的证据却显得很荒谬,该报称,“中国人在尼印边境城市开设了语言中心教授中文,但引发人们对中国人意图猜测的是:这些中心仅针对尼泊尔公民开放。”

《印度时报》的另一个证据是,目前有40名中国工程师在尼泊尔班克(音)地区参与兴建斯克塔水坝工程,该水坝离印度边界仅14公里。文章称,“如果斯克塔水坝由于技术原因垮坝,将对印度边境一方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中国似乎在这个工程上有着筹划完备的针对印度的计划。”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媒体这样炒作本身就是出于霸权主义心态,是印度带着敌意与阴暗的心理杯弓蛇影地看待中尼两国的正常交往。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正常合作完全不需要通过印度的允许,因为尼泊尔不是印度的附属国。印度人根本没有权力要求中国和尼泊尔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必须说清楚的一点是,中国没有把和他国的合作针对印度,中国也没有想控制任何小国,看看朝鲜的情况就清楚了。而恰恰是印度在不断通过干涉包括尼泊尔等南亚其他国家内政以实现自身的国家战略。印度想继续控制南亚小国,因此对这些小国与其他任何国家接触都看不顺眼,都疑心重重。

尼泊尔《电讯报》25日称,印度最近无理指责中国政府利用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对印度实施间谍活动,印内政部长奇丹巴拉姆日前宣称印度境内的反政府武装通过尼泊尔获得武器,暗示中国支持该组织。该报称,这是“内外交困的印度开始进行荒谬的指责以掩盖其内部的虚弱。但指责的游戏不会有任何结果。”

印度高官避谈争议问题

实际上,对于一些印度媒体和政客在中印关系问题上不负责任的说法,印度政府也很头疼。在前往泰国参加东盟系列峰会前,印度总理辛格19日就媒体所谓“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坝”的传闻亲自辟谣。此前,印度国防部也曾禁止军官就中印关系胡乱发表评论。

在中印总理24日会晤后,印方负责新闻报道的外交部高官拉维回避了印媒提出的几乎所有争议问题。《印度教徒报》25日称,过去几周内,世界及中印两国民众听了太多有关双边关系的“口水仗”,因而此次两国总理决定驱散有些紧张的气氛,将重点放在积极推动两国关系上。不过,一些匿名的印度高官还是向《印度教徒报》透露,双方就最近两国边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印方质疑中方在雅鲁藏布江修建水坝的问题等。

《印度时报》25日引述印度战略事务分析家巴拉马·切拉尼的话称,“这只不过又是一次仪式化的会谈。我们应该谨慎地称赞此次两国总理的会晤。”《印度时报》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双方没有谈及达赖要访问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问题,不过印度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国政府不会就此向印度政府进行施压。据印度媒体报道,中国驻印度使馆24日晚已经要求印度外交部叫停达赖访问。

印度一些媒体25日还报道了当天刚宣誓就职的“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多杰·坎杜强硬表态。印门户网站sify引述坎杜的话说:“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的领土要求是荒谬的。现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11月8日迎接达赖的到来。”

路透社24日称,中印总理在泰国宣布同意“逐步缩小边境问题上的分歧”,并同意努力确保和平与边境地区的稳定,暂时缓解了近来的紧张局面。但这篇报道同时认为,达赖即将对“阿鲁纳恰尔邦”的访问将加剧这一紧张气氛。《华尔街日报》称,不仅在国防安全领域,中印在经贸领域摩擦也越来越大,印度是在WTO对中国投诉最多的国家,以“安全理由”禁止中国巧克力、儿童玩具和牛奶进口,并不断对来自中国的化学品和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文章称,中印偶尔也有合作,但更多时候是在各领域互相较劲,在贸易、能源、投资等领域无不如此,甚至登月也不例外。一些印度人希望印度政府表现出强硬姿态,并拿出应对中国挑战的系统性战略。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米拉拉表示,中国“试图成为头号强国”,因此“必将导致中印美矛盾的激化”。

中国应针对印度关系有两手准备

赵干城表示,印度媒体这种炒作是居心险恶的。同时要看到,印度政府对印度媒体是没有控制的,因此两国领导人见面可能无法阻止印媒体继续炒作中印关系中的负面因素。中国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印总理之间达成的促进中印关系的共识并非是印度所有人的共识。而且,尽管印度政府方面希望回避双方的争议问题,但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行动,特别是在达赖访问“阿邦”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印度政府刻意为之。

戴旭说,在中印两国领导人会晤承诺增加互信的背景下,印度媒体这样做就印度整体而言,这可以看作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伎俩,显得非常小家子气,缺少大国应有的诚意。中国应该警惕印度媒体这种无视中国善意、越走越远的立场,更要警惕达赖去“阿邦”等争议地区的可能性。戴旭说,一旦印度真用达赖这张牌来对付中国,中国必须在必要时采取一些外交对等的手段,打击印度的政治软肋,让印度为自身的行动付出代价。

印度Tehelka杂志25日也担心地称,“时间正在迅速流逝,但无法回头的一点可能将是达赖11月对阿鲁纳恰尔邦的访问。中国无法对此无动于衷。印度仍然可以赌博式地虚张声势。从军事上来说,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不再容易打败。但即便极小规模的冲突也会带来经济灾难。外资将会撤离,市场将会崩溃,印度的利率将会一飞冲高,经济增长将会停滞,数千万人将失业。”文章称,印度应该将这个危机转化为机会,首先应该劝说达赖喇嘛推迟其访问。“印度承担不起被视为支持达赖的代价”。▲

猜你喜欢
阿鲁纳中印关系印度政府
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
资讯
非洲乒乓球选手希望“击败中国”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印度借15亿美元修建厕所
浅析“莫迪时代”中印关系的机遇与挑
印度警方阻止学生 到中国使馆前闹事